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学习任务五:写作练习》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学习任务五:写作练习》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6 12: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五:写作练习》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经过7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经典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都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作品中的疑点和难点有了一定的探究。经过重重积累和铺垫,学生即将要完成本单元的终极学习任务,当堂写作练习——“站在当代读经典”。这一写作练习是对本单元学习成果的检验,旨在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经典在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学习文化经典对青年人的意义等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有条理的文字。这也是对学生学习复杂议论文写作的一次练兵,教师需要在写作前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建议使用连堂课)。
设计意图
本学习任务旨在落实“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要求。学生要学习如何多角度恩考、如何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观点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复杂议论文的立意、构篇方法。
2.训练写作复杂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复杂议论文的多角度立意。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作文题目:
经典传承千年,当我们步入当代社会,又将如何安放这历经千年沧桑的文化经典作品?请以“站在当代读经典”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2.学习活动一:学习复杂议论文的多角度立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作文题目进行探讨。
主题:站在当代读经典
①价值判断:当代人要不要读经典?
②归因分析:当代人为什么要读经典?
③做法讨论:当代人应该如何读经典?
教师提示:第一,在一篇文章当中未必每个角度都要均匀论述,应该有所侧重和取舍;第二,在文章中应适当结合相关素材,避免空洞论述;第三,可以尝试学习、模仿本单元文章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学习活动二;当堂练习写作。
学生当堂完成完整的议论文写作,限时30分钟。
设计意图
对于复杂议论文的写作,建议先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的写作实践更有方向性和价值。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与交流中,了解自身写作的优势与不足。
2.学习经典篇章,指导自身写作实践。
教学重难点
转化阅读经验,指导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再次出示作文题目
经典传承千年,当我们步入当代社会,又将如何安放这历经千年沧桑的文化经典作品?请以“站在当代读经典”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2.学习活动一:展示和交流同学作品。
(1)教师选出两至三篇学生作文,请作者本人朗读,学生之间互评打分,并明确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写作片段示例】
今天我们阅读《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经典,能够让我们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学习《左传》与《史记》,不仅能让我们重温当年的历史,而且还能让我们认识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烛之武、刘邦、项羽、张良等。我们还能学习史书中的文言知识和写作方法,这些都对我们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当代人阅读经典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修改片段示例】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我想除了其知识性和工具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论语》那精练传神、字字珠玑的表达,《孟子》那汪洋恣肆、酣畅淋漓的论辩技巧,《左传》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史记》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有这些都将我们这些千年之后的当代人引领至美不胜收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徜徉其中,不能自拔。而这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也是当代人依然沉醉于经典的原因所在。
(2)教师总结本次写作情况。
预设:
①绝大部分同学主题明确,条理清楚。
②大部分同学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经典作品来加以论述。
③观点大同小异,更多的是将课堂学习内容加以照搬,缺少自己个性化的思考。
④大部分同学行文比较单调,没能学习并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手法。
3.学习活动二:参考并学习经典文章。
教师朗读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特点。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涵养出拒绝诱感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純中,庄子是一裸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①有理有据——结合《庄子》原著分析庄子精神品格。
②比喻论证,形象优美。
③主题突出,一针见血。
4.作业。
根据个人作文的不同情况,从立意角度、行文结构、论证方法,素材使用等方面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
写作之后的反馈和学习,是写作课的重要一环。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加上必要的指正,才能让学生逐步增强自己的写作兴趣、提开写作能力。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