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2. 桑丘是15世纪生活在西班牙的一位绅士。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 )
A.读《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富庶非常艳羡
B.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组织人对非洲西海岸进行了探险
C.里斯本的居民聚集在港口,热情地欢迎远航归来的哥伦布
D.在他小时候,一两黄金能买一两胡椒;在他老年的时候,十两黄金才能买一两胡椒
3. 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4.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殖民霸权的角逐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5.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
6. 右图是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的书影。书中讲到
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
被贩卖到美洲。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有发生的是
( )
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
B.黑奴贸易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7.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8. 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
9. 阅读下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0.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
( )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11.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建设占用了绝大多数农业用地
B.众多妇女被工厂雇佣,成为女工
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D.妇女地位提高,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12.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动力分别是( )
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内燃机和电动机
1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地位在逐渐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重大发展
D.电力工业发展最为突出
14.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那么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会 ( )
①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最新赛况 ②穿着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 ③用电话询问比赛情况 ④乘坐轮船去法国参赛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二、非选择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料
1773年的秋天,瓦特遭遇了一次家庭的变故……但是英国,这片让瓦特先生沮丧的故土,此时也许会让一个不成功的商人离开,却不会让一个将会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走出自己的视野,因为,它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一种措施。
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178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瓦特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史观
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开展起来。“从那时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材料三 史论
威廉·布莱克这样表达他对机械年代带来的影响和恐慌:满目皆是无情工作的机器,车轮飞转,齿轮暴虐相迫,此非伊甸美景。布莱克所看到的只是“齿轮专制”冷酷无情的一面,有的人则把工厂看做辉煌与繁荣的未来先驱。约翰·海德博士1835年在利兹旅行时,把一家机械化服装厂描写成“人们敬仰的神庙,人们感激驱动工厂运转的内部的伟大力量,就是这股神力建造了宇宙”。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万能蒸汽机”发明的社会因素。(10分)
(2)材料二中各言论分别体现何种史观?(3分)
(3)评述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7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6分)
(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8分)
答案
1.D 2.D 3.B 4.B 5.A 6.B 7.A 8.C 9.B 10.C
11.B 12.C 13.A 14.C 15.D
16.(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扩大的要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专利法等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牛顿力学的普及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
(2)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3)两人的观点既有合理性,又有片面性。工业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如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丰富了人们生活、推动了社会革命和改革。同时工业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原料消耗、健康问题、贫富分化、金钱关系盛行等问题。
17.(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2)原因:白银外流;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信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