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物体的运动(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物体的运动(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6 19: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物体的运动(一)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科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在马路上的许多风景,相对于地面在运动的是( )。
A.马路上的天桥 B.行驶中的公交车 C.路边的行道树
2.下列哪一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小风车的运动形式是一样的?( )
A.推拉抽屉 B.钟面上的指针 C.医院注射器的活塞
3.在描述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描述小球离起点的距离
B.只描述小球的方向
C.要描述小球的方向和离起点距离
4.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是在向后退,这是和( )相比较的结果。
A.大树 B.汽车 C.公交站牌。
5.与汽车车轮运动方式相似的是( )。
A. B. C.
6.下列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B.用更加光滑的轨道做过山车
C.减少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7.两名同学如图静止站立,女同学的位置是,在方向盘中心的( )。
A.偏北方向约100厘米处 B.偏东方向约100厘米处 C.东北方向约1米处
8.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9.如图所示钢尺在做( )运动。
A.圆周运动 B.左右振动 C.上下振动
10.一只蜗牛先在一片树叶的叶尖上。过了一会儿,这只蜗牛靠近了这片叶子的叶柄部分。你判断蜗牛静止还是运动的依据是( )。
A.蜗牛在树叶上的位置移动了
B.蜗牛在树叶上的位置没有移动
C.时间变化了
11.描述“过山车”设计要求,正确的是( )。
A.轨道总长可以无限
B.轨道坡度没有变化
C.应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12.打开电风扇的开关,扇叶的运动方式是( )。
A.转动 B.滚动 C.摆动
二、填空题
1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如果( )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 ),如果没有发生变化,这个物体就是( )。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__________两种运动方式。
15.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轨迹)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 )运动和( )运动两种方式。例如:乒乓球冲出平整的桌面后所做的运动是( )运动。树上掉落下来的苹果所做的运动是( )运动。
16.在玩滑梯时,我们能感觉到:当滑梯越陡时,滑下去的速度越( ),而且在平面上冲出去的距离越( )。
17.车轮在路面上的运动是_________,小明从滑梯上滑下来是_________。(两空选填“滚动”或“滑动”)。
18.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钟摆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圆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
19.测量小球运动所用的时间时至少测量______次。
20.我们可以用________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判断题
21.在制作“过山车”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轨道的坡度来控制小球运动的快慢和距离。( )
22.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
23.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取另一物体作对比,作对比的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
2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只需要测量一次即可。( )
25.描述所处的位置时,不仅要用到方位,还需要描述距离。( )
四、连线题
26.把下列运动的物体及其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车轮 平动
滑雪 摆动
荡秋千 滚动
弹拨后的钢尺 振动
抽奖转盘 转动
五、简答题
27.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或经历,请你列举三个能体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例子。
28.设计“过山车”要注意哪五点?
六、实验题
探究题。
如图,A、B两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止走动,比较他们走动的快慢。
29.在这个比赛中,需要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出发和停止的时间相同,即时间长短一致 B.运动的距离相同 C.两位同学步伐的长度相同
30.这个实验能比较两个同学的运动快慢吗? ( )
A.能 B.不能
31.这个实验一定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
32.在这个实验中,判断两个同学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步伐快
B.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步伐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走动的距离长
33.如果两位同学沿着直线走,但出发的地点和出发的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比较精准的方法是( )。
A.统一走10步,测量走的时间 B.统一走10秒,测量走的距离 C.统一数10个数,测量走的距离
34.按照最精准的方法进行测量,将数据记录如下:
相同的时间里A、B同学运动距离记录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A同学 60米 72米 69米 _______
B同学 81米 75米 66米 _______
35.时间相同时,行走的距离越长,表示运动的___________;行走的距离越短,表示运动的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同学走得快。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B
6.C
7.C
8.B
9.C
10.A
11.C
12.A
13. 位置 运动的 静止的
14.滑动
15. 直线 曲线 曲线 直线
16. 快 远
17. 滚动 滑动
18. 转动 摆动 滚动
19.3
20.方向
21.√
22.√
23.√
24.×
25.√
26.
27.(1)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的人,以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人是静止的;以车外的树木为参照物,人的位置有发生了变化,人是运动的。(2)人在飞机上,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上的人是运动的,以座椅为参照物,飞机上的人是静止的。(3)坐在轮船上的人,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轮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28.(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29.A 30.A 31.秒表、卷尺 32.C 33.A 34. 67 74 35. 越快 越慢 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