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盒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初步树立设计意识,培养简单的设计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动手的活动。在这节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纸盒的收集、观察、研究、制作等教学活动,了解有关盒子的相关知识,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在动手实践中了解盒子的特征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难点: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的盒子随处可见,他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硬,有的软。
出示课题:盒子
出示盒子图片和盒子实物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个盒子,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做什么用?
师:请哪位同学来摸一摸,敲一敲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打开看一看这个盒子是做什么用的呢?——纸质糖盒、铁质文具盒、纸质礼物盒、金属首饰盒
师:同学们,那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实用美观
教师总结:根据盒子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造型、材料、使其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
2、探究新知(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盒子,感受盒子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师:如果上面这些盒子还不够新奇的话,那么这几个盒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播放介绍中国古代传世佳作的盒子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师:这三个盒子都是中国古代的传世佳作,教材上面这样描述他们,你能辨析出这些文字评述的是哪一件宝贝吗?
这件砚盒装饰精美,做工精细,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第三件宝贝,银镏金嵌珐琅砚盒 清代
象牙圆雕造型新颖,设计精巧,形象生动传神。——第一件宝贝,象牙雕鹌鹑盒 清代
盒身雕满如意云纹,漆色光亮温润,器型古朴高雅。——第二件宝贝,云纹剔犀盒 元代
3、通过变魔术补充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着是什么盒子?——药盒!
师:同学们可不要被他普通的外表所蒙蔽了,他可是有魔法的,同学们,相信吗?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大声说,一二三变!一二三变
师:同学们大家一起说,变成了什么——大海帆船和小熊!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会变的盒子。
补充课题:会变得盒子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个小小的纸盒除了变成大海帆船小熊,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看到大海你们还能想到什么?(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
出示课件:海面上飘着可口可乐瓶、海面上飘着灯泡、远处的灯塔、海面海豚。。。。
4、拆纸盒小游戏,分组探究(感受盒子的体、面关系,初步了解创作方法)
师:课前请大家搜集身边的小纸盒,你们拿出来看一看一个长方体纸盒有几个面?——6个
师:同学们,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从一张纸变成一个小纸盒的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拆开一个小纸盒,看看它的构造。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还能从图纸中找出纸盒的六个面吗?哪位同学上前面找一找?
师:同学们请看,纸盒上的其他部分起到什么作用呢?——拼接,加固的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动手拆开了一个纸盒,也清楚了纸盒每个面的作用了,同学们想不想试试能不能反折成一个“新”盒子?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拆纸盒和折纸盒)
5、教师演示(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纸盒小船和小熊的诞生过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原来这演示的是他的制作过程,老师为此制作了一个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带着问题思考,视频中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制作方法
板书——拆、画、剪、折、粘
6、重难点巩固加深
师:提问:数一数、这个图案用到了纸盒的几个面? 两个
想想怎样设计能用上纸盒更多的面?——添加上船帆和望远镜
师:(强调怎样剪)在我们制作时要注意,留一个面上的图案不要剪,其他面上的图案沿着轮廓线剪开,不要剪掉。
师:同学们请看同样的纸盒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效果。一个纸盒可以和横设计还可以竖着设计。
7、欣赏学生作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8、艺术实践(学生结合新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完成艺术构想,体会制作的乐趣)
师:艺术实践——小组合作,把盒子变成美观、有趣新形象,制作结束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
9、展示交流(互相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
10、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