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长春版6.20《五柳先生传》课件7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长春版6.20《五柳先生传》课件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9 19: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说说你所知道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归隐生活。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不为五斗米折腰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  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邀请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遮不住风雨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句话大概说的应该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1、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五柳先生思想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生活状况:环堵萧然, 晏如也安贫乐道志趣爱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求精神愉悦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率真放达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自得其乐,淡泊名利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一、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字为一篇眼目9 “不”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这一人物,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率真洒脱、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想感情。 总结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不汲汲于富贵达标测评 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