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 (2)(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 (2)(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5: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
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庄重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不期而遇,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体验。
B. 多些好高骛远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
C. 他不仅在“写什么”上殚精竭虑地运筹,而且在“怎么写”上苦心孤诣地经营,这使他的散文作品别具韵致和气象。
D. 实践充分证明,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期而遇: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形容“庄重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相遇”合适。使用恰当;
B.好高骛远:意思是脱离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含贬义,不能修饰“执着”。使用不恰当;
C.殚精竭虑:褒义词,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形容“运筹”合适。使用恰当;
D.惊涛骇浪:意思是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符合“巨舰才能顶住险恶的环境和大风险”语境。使用恰当;
故选B。
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
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
B. 面对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政策,看到农村旧貌换新颜,我们内心怎能无动于衷?
C. 春阳映花蕊,春风摇动花枝,蜜蜂留恋花间。置身于此景中,怎能不让人叹服大自然的别具匠心。
D. 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耀武扬威地走上2021年感动中国领奖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风云变幻:如风云般变幻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句中形容无论什么样的情境,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符合语境;
B.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句中应指我们看到农村旧貌换新颜内心感到惊喜,不符合语境;
C.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技艺等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不能用于形容大自然的景色,不符合语境;
D.耀武扬威:炫耀武力,夸示威风,形容得意夸张的样子,含贬义。褒贬不当,不符合语境;
故选A。
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
3. 下列各项语法知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陈述语气。
B. “游击队员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这句话的主干是“游击队员穿过树林和青纱帐”。
C. “我确实亲眼看到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一句中的“还”是介词。
D. “互相挑逗”“春红已谢”“活泼热闹”“争取民主”,这四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答案】C
【解析】
【详解】C.句中的“还”是副词,不是“介词”。故选C。
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以熊猫、灯笼为原形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在赛会期间赢得了海内外众多粉丝的喜爱。
B. 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C. 袁隆平的心中装着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也装着十几亿的炎黄子孙,而他称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那一个。
D. 明珠湖、文萃湖、汇智湖三个自然生态湖相映成趣,锦绣川、未来畔、风尚洲、同乐溪等多个主题公园引人入胜。
【答案】A
【解析】
【详解】A.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句中指的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原型,没有贬义的感彩。故与语境不相符;
B.附丽:依附,附着。“意象”和“意旨”依附于“语言”。与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C.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句中用来形容“神州大地”。与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D.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句中形容三个自然生态湖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与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故选A。
2022·广东·中考真题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
B. 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C. 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D. 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镌刻:雕刻的意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谨慎:细心慎重,以免发生有害或不幸的事情。用来修饰人的慎重的心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演员,适用对象错误。
故选D。
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
6.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长才思敏捷,他精彩的发言哗众取宠,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 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积累,对各种典故才能信手拈来。
C. 教育脱贫的最美践行者张桂梅殚精竭虑,让当地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实现了读书梦。
D. 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求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我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哗众取宠: 用浮夸的言词或做作的行动去迎合群众,以博取好感和支持。不符合句中“他才思敏捷,发言精彩”的语境,使用错误;
B.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使用正确;
C.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
D.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使用正确;
故选A。
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
7. 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留言,其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中,我们收获欢乐,可歌可泣。同学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哪怕结果牵强附会,也问心无愧。
A. 吹毛求疵 B. 可歌可泣 C.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 牵强附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此处形容我们勤学好问的精神,使用不当;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形容同学们的快乐,使用不当;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顶着水流行船。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被其他竞争者超过,从而相对位移会往后退,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此处比喻学习的艰难,使用正确;
D.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此处形容努力的结果,使用不当;
故选C。
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强国兴邦、建功立业的______,要有生龙活虎、昂扬向上的______,要有攻坚克难、敢闯敢拼的______,要有不卑不亢、自立自强的______。
A. 志气 锐气 朝气 骨气 B. 志气 朝气 锐气 骨气
C. 骨气 朝气 锐气 志气 D. 骨气 锐气 朝气 志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志气:古意指心志气力,今意指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锐气:旺盛的气势;勇往直前的气势;
朝气: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第一空,“强国兴邦、建功立业”是决心和勇气,因此要用“志气”;
第二空,“生龙活虎、昂扬向上”形容力求进取的气概,因此要用“朝气”;
第三空,“攻坚克难、敢闯敢拼”形容旺盛、勇往直前的气势,因此要用“锐气”;
第四空,“不卑不亢、自立自强”形容刚强不屈的气概,因此要用“骨气”;
故选B。
2022·广西·中考真题
根据下列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虎年春节到来之际,改造后的梧州市西堤( )公园重新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甲】运动健身的好去处。公园着力打造亚热带风情景观特色,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在公园中心广场前的巨石上,雕刻着古苍梧郡的历史文述和辖图。特别是长堤护栏上80首(幅)历代名人政要对梧州咏赞的题诗,契( )合了梧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底yùn( )。梧州的辉煌历史,是梧州的基石与精神财富。如今,梧州人在【乙】海纳百川,力争上游【乙】精神的熏táo( )下,埋头苦干,奋发图强,重塑梧州辉煌。
9. 下列依次填入括号里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tí qiè 韵 陶 B. dī qì 蕴 陶
C. tí qiè 蕴 淘 D. dī qì 韵 淘
10. 在上面语段中【甲】【乙】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1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游客:在西堤公园临江步道漫步,一步一景皆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B. 市民:晚上,公园里华灯闪烁,流光溢彩,与波光粼粼的西江相映成趣。
C. 学生:每当吟诵长堤护栏上那些咏赞梧州的题诗时,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D. 设计者:公园的设计栩栩如生,“堤、路、园”完美融合,提升了城市品位。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西堤”的“堤”,读音是dī,指地点;
“契合”的“契”,读音是qì ,意思是:符合,合得来;
“底蕴”的读音是dǐ yùn,意思是:内心蕴藏,底细,事情的内涵,文化的涵养;
“熏陶”的读音是xūn táo,意思是: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故选B。
【10题详解】
“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顿号(、);
“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是引用的句子,要用双引号(“”);
故选A。
【11题详解】
A.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这里形容“公园的设计”,使用有误;
故选D。
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总是不禁想起那些年轻的面容,他们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奋斗成就了“最可爱的中国”。
一百多年前,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民族危难之际,五四运动【甲】,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zūn yán、【乙】民族力量,掀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在革命征程上,青年的英勇战斗事迹举不胜举。他们为人民的江山打下了最滚tàng、最壮美的底色。
在新中国的大地上,青春的汗水,汇入巩固人民政权【丙】打造zhǎn新江山的时代大潮。
改革开放中,广大青年发出“我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强音,一张张亮丽的青年名片印刻在时代画卷上。
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前辈先贤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12.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13. 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发生 【乙】凝聚 B. 【甲】爆发 【乙】凝结
C. 【甲】爆发 【乙】凝聚 D. 【甲】发生 【乙】凝结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结构上说,“红日初升”是主谓短语,“革命征程”是偏正短语。
B. 加点词“举不胜举”,在文中是数量很多的意思。
C. 【丙】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D. “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一句有语病,应将“增强”改为“扩大”。
【答案】12. 尊严、烫、崭 13. C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尊严:zūn yán,可尊敬的或者不容侵犯的身份或地位。
滚烫:gǔn tàng ,温度极热、极烫。
崭新:zhǎn xīn,极新;簇新。
【13题详解】
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发生: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这里用“爆发”更能表示“五四运动”发生的突然性,更符合实际情况。
凝聚:聚集、积聚。
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句中表现民族力量的聚焦,用“凝聚”更为恰当。
【14题详解】
D.“增强”与“志气、骨气、义气”搭配恰当,没有语病。
故选D。
2022·福建·中考真题
15. 下面是小语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元旦京港① (ào)天宫对话”,将远隔千里的三地青年学子和身处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聚”在一起。他们谈梦想、说奋斗、② (liáo)青春、话未来,( )一堂别开生面的新年第一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太空画展”中航天员们展示的《太空旅行》《美丽的太空家园》等画作。一幅幅( )的作品,描绘的是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 )。
青少年最有朝气,最富梦想,未来有无限可能。九年前聆听宇航员王亚平第一次太空③ (shòu)课的学生,很多人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甚至有人已成为与航天员们并肩战斗的航天工作者。当年看着电视种下的“航天梦”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这次展览的“太空画展”,我心中也播下探索未知、学习科学的梦想种子。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称作 富丽堂皇 愿望 B. 堪称 绚丽多彩 憧憬
C. 称作 绚丽多彩 愿望 D. 堪称 富丽堂皇 憧憬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次展示的“太空画展”,我心中也播下探索未知、学习科学的梦想种子。
B. 这次展览的“太空画展”,我心中也播下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梦想种子。
C. 这次展示的“太空画展”,在我心中也播下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梦想种子。
D. 这次展览的“太空画展”,在我心中也播下探索未知、学习科学的梦想种子。
【答案】(1)①澳 ②聊 ③授 (2)B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澳(ào):澳门的简称。
聊(liáo):闲谈。
授课(shòu kè):教课。
【小问2详解】
第一空。称作:叫做。堪称:称得上,一般表示赞叹的意思。本空是对新年第一课意义的赞叹,因此要用“堪称”;
第二空。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本空是形容画作,因此要用“绚丽多彩”;
第三空。愿望: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憧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本空形容青少年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因此要用“憧憬”;
故选B。
【小问3详解】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我心中”前可加“在”;二是语序不当,“探索未知”“学习科学”位置要互换;
故选C。
2022·河北·中考真题
1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阻挡着南侵的凤沙,是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百花烂漫,林海滴翠;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 ,三代育林人的青春与汗水抹去了(huāng mò)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塞罕坝是一座书写人力奇迹的丰碑,镌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huāng mò)______ ②逾越__________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答案】(1) ①. 荒漠 ②. yú yuè
(2)银装素裹(其他意思对也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与注音。
①荒漠:拼音为 huāng mò,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
②逾越:拼音为 yú yuè,超过、超越。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词语。
结合“冬天,白雪皑皑”可知,横线要补充的词语是用来形容冬季特点的词语,如“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又如“冰雪严寒”,形容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
17.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____________,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hào)____________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lì)____________ 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xiè)____________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内(hán)____________ (hào)____________然正气
③激(lì)____________ 不(xiè)____________奋斗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B. 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
C. 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D. 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
【答案】(1) ①. 涵 ②. 浩 ③. 励 ④. 懈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hán——涵,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hào——浩,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lì——励,激励:激发鼓励。
xiè——懈,不懈:不松懈。
【小问2详解】
感受:受到(影响);接受。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丰富:使(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根据甲处后面的“审美熏陶”可知应用“接受”。
根据乙处后面的“道德精髓”可知应用“领略”。
根据丙处后面的“国家情怀”可知应用“感受”。
根据丁处后面的“人生经验”可知应用“丰富”。
故选D。
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
18. 4.23全民阅读日,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
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ɡ( )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人生因阅读而______。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 )烈的家国情怀。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______;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加点词“镜鉴”中“鉴”的意思是( )
A. 铜镜 B. 借鉴 C. 鉴察 D. 鉴别
(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 B. 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C. 包罗万象 博观约取 D. 气象万千 博大精深
(4)关于全民阅读的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
倡导全民阅读,____________
(5)上文中提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任选一本书,说说其中某一人物给你的精神力量。
【答案】(1)惘 炽 (2)A (3)D
(4)示例:①构建书香社会②提升综合素养③培养高雅情操④掀起学习热潮
(5)示例:①小萝卜头,在监狱长大,大脑袋细身子,却以无瑕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让我读懂了坚强和勇敢的精神,我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积极进取,拼搏奋斗。②江姐,面对刑讯威逼坚贞不屈,坚毅自信、勇敢冷静,让我明白了坚忍和忠诚的精神,我会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坚定信念,奋斗不止。③保尔,饱受底层折磨和侮辱,历经四次死亡威胁却保持乐观,让我领悟了乐观和拼搏的精神,我会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风雨。④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然以笔代枪,为理想而献身,让我明白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迷惘:意为“因为分辨不清楚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办”,读音为“mí wǎng”;炽烈:意为“火势旺盛猛烈”,读音为“chì liè”。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含义。
镜鉴:照镜子;警戒;光亮。鉴: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事物变化多姿,非常壮观。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两者形容的对象是不同的,形容的对象的特点也不同。我们根据文段的语境进行选择:“人生因阅读而”怎么样,这是应该选择形容人生的词语;根据“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可知,阅读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生,“闪耀不一样的气质”,故选择“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由此可知,这两个词前者形容的是一个动作;后者形容的是一个状态;根据文段“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可知应该表达的是“感悟这种思想的深刻”,所以选择“博大精深”;
故选D。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书写。宣传标语要注意对仗工整。“倡导全民阅读”的结构是动宾短语;所以需要模仿该结构;
示例:净化美好心灵。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分析。
示例一: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从许云峰的身上我们学到的是确定好目标之后要有坚定的信念。
示例二:朱赫来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同时善于结交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富有魅力,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他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作为中学生应该对于自己的朋友友善,对于自己的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对于自己的任务应该认真负责。
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
19. 于光远先生曾制作过一种特别的字谜,其特点是通过两个汉字偏旁部首的差异,来暗示一个成语。例如:“奏”→“春”,谜底是“偷天换日”;“波”→“破”,谜底是“水落石出”;“湍”→“而”,谜底是“山穷水尽”……请你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两组猜一猜分别暗示了哪个成语。
A.杞→休( ) B.忽→吻( ) C.做→文( ) D.痛→捅( )
【答案】 ①. A.舍己为人 ②. B.口是心非(或有口无心) ③. C.前无古人 ④. D.手到病除
【解析】
【详解】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猜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A.杞→休,“杞”与“休”都有共同的“木”,“杞”字舍去“己”,再加上“亻”,为“休”,即舍去了“己”,添加了“人”,可推断出成语“舍己为人”:意思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B.忽→吻,“忽”与“吻”都有共同的“勿”,“忽”字下边是“心”,“吻”左边是“口”,“忽”字去掉“心”,添加“口”,成为“吻”,可见“忽”与“吻”字,“口”的位置不同,可推断出成语“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忽”变“吻”,是从心变成口了,也可用成语“有口无心”:意思是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也可以是随口说说,毫不放在心上。
或者用成语“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C.做→文,将“做”字“文”字根前面的“估”字去掉,“估”字可以拆分为“古人”二字,由此可以推断出成语“前无古人”:指前所未有的。
D.痛→捅,相当于把“病”字旁变成“提手”旁,因此可推断出成语“手到病除”来形容。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