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6 17: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亭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
1. 单选题(3分)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2. 单选题(1.5分)
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牦牛―东北平原
3. 单选题(1.5分)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单选题(4.5分)
读右图回答5~7题。
(5)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6) 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7)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5. 单选题(1.5分)
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
A.东北、华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6. 单选题(3分)
2006年8月15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生产了商品性木材50多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从8.6%上升到目前的18.21%,人工林的保存率超过了8亿亩。根据我们现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但人均木材占有量和消费量还远远落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此回答第9~10题。
(9)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 )
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②品种质量较差③分布不均④人均占有量偏低
A.①② B.①③ C.④③ D.①④
(10) 下列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
①在青藏高原地区营造用材林②在塔里木盆地种植经济林
③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④在城郊营造生态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7. 单选题(3分)
读我国四地日平均气温≥10°C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 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12) 若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 )
A.四川盆地 B.渭河平原 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
8. 单选题(4.5分)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 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锥
(14) 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15) 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9. 单选题(3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10年2月2日向新疆各地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北疆防御冰凌及融雪型洪水和南疆抗旱工作准备。据此完成8~9题。
(16) 南疆与北疆之间的山脉为( )
A.阿尔泰山 B.天山 C.昆仑山 D.秦岭
(17) 南疆与北疆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
A.海陆位置 B.地形差异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10. 单选题(4.5分)
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 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
A.a(19) 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河流 B.湖泊 C.山脉 D.城市
(20) 甲地比乙地( )
A.纬度高地势高 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11. 单选题(4.5分)
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 A地与B地降水量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地势 C.下势面性质 D.海陆位置
(22) 有关图中Ⅰ区和Ⅱ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草原②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③Ⅱ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④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河流洪涝和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 关于年等降水量线的正确叙述是( )
A.年等降水量线①的数值为800毫米
B.年等降水量线②的数值为800毫米
C.年等降水量线③的数值为800毫米
D.年等降水量线②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大致吻合
12. 单选题(3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4~25题。
(24) 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25) 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13. 单选题(3分)
读下图,回答26-27题
(26) 图中①地降水大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地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27) ②地降水量:( )
A.<100mm B.<200mm C.<50mm D.>50mm
14. 单选题(4.5分)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8-30题。
(28)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9)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10℃ B.20℃ C.30℃ D.40℃
(30)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15. 综合题(15分)
云贵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日较差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
16. 综合题(1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而渠间洼地则积水成湖。
材料二:右图为宁夏平原局部灌渠及湖泊分布示意图材料三:凭借广阔的河湖湿地资源,宁夏平原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养殖方式比较粗放,渔业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鱿鱼、鳙鱼四种淡水鱼为主,鲜鱼销往甘肃、内蒙等地。近些年,渔业发展遭遇瓶颈,产品滞销严重,发展止步不前。
(1)请分别阐述A山脉与B河流为宁夏平原成为气候适宜、河湖众多、农业发达的“塞上江南”起到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当地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17. 综合题(2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专家曾断言,乌江流域因为处在喀斯特地貌区而不适合修建水库,但是在流域内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近些年来,贵州省政府大力开发乌江流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1)分析乌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乌江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生存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水库的不利条件。
(4)针对乌江流域的现实情况,请您为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1)B (2)D
【解析】
(1) 略 (2) 图中等温线分布一是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受地形影响;二是沿海岸线延伸,受海洋影响。此时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
2. 【答案】B
【解析】
赛龙舟应在水面上上进行,A错;赛骆驼为沙漠区的一种竞技体育,C错;赛牦牛为青藏地区的项目,D错;藏北高原以畜牧业为主,赛马、飞马拾银为其竞争项目,B对。
3. 【答案】D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产粮多的自然优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一年两熟或三熟,作物单产高,复种指数高;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其社会经济优势:本区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4. 【答案】
(5)B (6)D (7)A
【解析】
(5) 图示区域为我国的西北新疆及其周围地区,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位置,使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从而形成温带荒漠,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 (6) 图中A地区位于天山以北,该地受大西洋的西风的影响以及北冰洋水汽的影响而有较多的降水,气候相对湿润。印度洋、太平洋水汽受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而难以到达; (7)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长绒棉产地之一。水源是其发展棉花种植的必要条件,但与其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最有关的仍是光照,新疆最具有优势的自然条件是太阳能资源丰富。
5. 【答案】A
【解析】
东部雨带移至海河流域时,华北、东北降水,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6. 【答案】
(9)D (10)C
【解析】
(9) 材料只反映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均占有量偏少,不能说明森林品质数量较差; (10) 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不易营造用材林,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有利于水土保持,在城市郊区营造生态林,有利于美化环境。
7. 【答案】
(11)B (12)C
【解析】
(11) 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地势等,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中积温由高到低为:④②③①,那么四地的纬度由高到低:①③②④, (12) ③地的纬度低,但积温却低于纬度较高的④地,则③地最有可能是我国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
8. 【答案】
(13)B (14)A (15)D
【解析】
(13) 由图中经纬度及地形特征可以判断此区域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甲地为河流泥沙堆积的洪积扇。 (14) 略 (15) 此地的自然植被是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9. 【答案】
(16)B (17)B
【解析】
(16) 天山以北称为北疆,以南称为南疆; (17) 由于天山北部为来自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10. 【答案】
(18)D (19)C (20)D
【解析】
(18) 该图为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中两条b线之间区域数值应小于b,a城处于天山山地,故a>b。 (19) 酒泉位于祁连山北麓,受地形影响,年降水量线发生弯曲。 (20) 甲处比乙处纬度高,但不一定地势高,甲地深居内陆,大陆性特征比乙地更显著,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11. 【答案】
(21)D (22)C (23)C
【解析】
(21) 该图是我国北方中东部地区,A地位于内陆,降水较少,B地位于沿海,降水较多。 (22) Ⅱ区位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3) 图中年等降水量线③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2. 【答案】
(24)B (25)A
【解析】
(24) 该组题通过区域图分析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西北地区降水东西差异显著与距海远近有关。 (25) 由于该区域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质多,加上风力大,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
13. 【答案】
(26)B (27)C
【解析】
(26) 略 (27) 略
14. 【答案】
(28)B (29)C (30)D
【解析】
(28) 略 (29) 略 (30) 略
15. 【答案】
(1)地形、地势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高东低,地势崎岖(中部较平坦,四周崎岖)。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成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石灰岩广泛分布,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2)差异:昆明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贵阳的年较差大,日较差小。原因:昆明降水日数少,降水量小,气候相对较干旱,则气温日较差大(或贵阳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则气温日较差小);昆明海拔高夏季凉爽,冬季在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控制一侧气温较高,所以气温的年较差较小。
【解析】

16. 【答案】
(1)贺兰山的阻挡削弱了冬季风和风沙的侵袭,并抬升东南季风,在山脉东坡产生降水;黄河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平原,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名优特品种的养殖比重;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投人,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发展绿色生态渔业,提高产品品质;发展观光、垂钓渔业和农家乐项目等。
【解析】
第(1)题,A山脉为贺兰山,该山地对当地气候影响明显,贺兰山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冬春季节盛行强劲的西北季风,贺兰山阻挡削弱冬季风、风沙对宁夏平原的侵袭,对“塞上江南”景观形成极其重要,夏季较弱东南季风也可到此,直接带来的水汽有限,但因贺兰山的抬升产生较丰富的降水,对“塞上江南”提供较丰富的水源。B河为黄河,黄河直接给宁夏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同时在地质历史时期因沉积作用塑造了宁夏平原。
第(2)题,材料三中表明:近些年,渔业发展遭遇瓶颈,产品滞销严重,发展止步不前,这说明当地渔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了问题,因此应从提高当地渔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提出建议。
17. 【答案】
(1)乌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河流流量大;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
(2)流域内工农业发展排放污水,污染河流(或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水库截流蓄水,加重污染程度,严重影响鱼类生存;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洄游繁衍(或改变鱼类的生存环境)。
(3)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水库区容易渗漏,导致水库区水量减少,水库存水作用减弱;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
(4)合理开发水能和火电资源;并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建设乌江流域综合性工业基地;通过水库区建设,治理洪水灾害,大力发展航运;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第三产业比例;植树造林,加强乌江流域生态建设。
【解析】
整体分析:水能丰富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降水多,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流域开发,可能导致河流水质恶化,影响鱼类洄游生存等。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1)水能丰富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乌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河流流量大。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
(2)乌江流域的开发,流域内工农业生产活动增加,排放污水增多,污染河流,导致河流水质恶化。水库截流蓄水,河流径流量减少,加重污染程度,严重影响鱼类生存。流域内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洞游,改变鱼类的生存环境,影响鱼类繁殖。
(3)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修建水库的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修建水库,库区容易渗漏,导致水库存水作用减弱。库区渗漏也导致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
(4)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应合理开发水能和火电资源。当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足的电力能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建设乌江流域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水库建设,有利于治理洪水灾害,大力发展航运。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第三产业比例。植树造林,加强乌江流域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