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4.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7 12: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学 习 目 标
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其重要应用。
认识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认识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在定量实验中的作用。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认识“滴定”
滴定是一种分析溶液浓度的方法。
通过将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逐滴加入到待测溶液(未知浓度)中,用颜色变化或电导率变化等来确定反应的终点。
电位滴定仪
滴定玻璃仪器
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标准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酸(待测液)的浓度。
原理:H+ + OH- === H2O
恰好完全中和时,n(H+)=n(OH-)
即c(H+)·V(H+) = c(OH-)·V(OH-)
待测液的浓度计算:c待测=
1.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两个关键问题:
1、如何准确确定两溶液体积:V待测 V标准?
2、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成,即达到滴定终点?
思路:
1.量取待测液V待测
2.用标准液c标准滴定待测液,消耗V标准
酸式滴定管 (A) 碱式滴定管
(B)
相同点 不同点
①标有规格(25ml、50ml)、温度、“0”刻度线在上方,“50”以下至尖嘴均无刻度
②最小刻度为0.1 mL,可估读到0.01 mL
①玻璃活塞
②装酸性、强氧化性溶液
①带有玻璃球的乳胶管
②只能装碱性溶液
其他溶液
准确量取溶液体积的量器——滴定管
例1、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选用仪器( )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例2、50ml的滴定管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0处,若把滴定管中溶液全部排出,则体积( )
A、等于30ml B、等于20ml
C、大于30 ml D、小于30ml
C
C
如何通过明显的现象告诉实验者要停下来了 —— 指示剂
常见酸碱指示剂 变色pH范围 颜色变化
酚酞 8.2-10.0 无色-粉红-红色
甲基橙 3.1-4.4 红色-橙色-黄色
石蕊 5-8 红色-紫色-蓝色
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成,即达到滴定终点
★石蕊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辨析:恰好完全反应 与 滴定终点
恰好完全反应(中和点):酸与碱按照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恰好完全反应,酸和碱都不剩余。
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恰好变化的点。
强酸+强碱:HCl + NaOH === NaCl + H2O
弱酸+强碱: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强酸+弱碱:HCl + NH3 ·H2O=== NH4Cl + H2O
中性
酸性
碱性
常见酸碱指示剂 变色pH范围 颜色变化
酚酞 8.2-10.0 无色-粉红-红色
甲基橙 3.1-4.4 红色-橙色-黄色
选择标准:滴定终点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接近,在一般科学研究中不会造成大的误差。
酚酞
甲基橙
滴定终点不恰好呈中性
滴定终点只要在突变范围就行
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
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盐酸
以0.100 0 mol·L-1 盐酸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NaOH溶液
溶液的pH在接近恰好完全反应(中和)时有一个突变。
强酸与强碱反应
中和情况 指示剂 变色情况
碱滴定酸 酚酞
酸滴定碱
碱滴定酸 甲基橙
酸滴定碱
滴定终点答题模板: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
滴定类型 恰好中和时溶液酸碱性 选择指示剂
强酸与强碱反应 中性
强酸与弱碱反应 酸性
弱酸与强碱反应 碱性
甲基橙 酚酞
甲基橙
酚酞
无色—浅红色
红色—无色
红色—橙色
黄色—橙色
1.量取待测NaOH溶液V待测
2.用标准盐酸溶液c标准滴定待测液,消耗V标准
2.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以0.100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
V待测=25.00mL
准确指示滴定终点——指示剂:
c标准=0.1000 mol·L-1
甲基橙 酚酞
思路:
(1)仪器
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铁架台
滴定管夹
锥形瓶
烧杯(装废液)
装置
待测NaOH溶液(25.00mL)+指示剂(酚酞)
标准盐酸
待测NaOH溶液
①检漏(检查酸式/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洗涤(准确测定的保障)
滴定管——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所装溶液润洗2~3次
锥形瓶——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禁止润洗,无需烘干)③装液
装液(溶液装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0刻度上方2~3cm)
④调液
赶气泡(调节活塞或挤压玻璃球,赶走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管内液面处于“0”或“0”以下某刻度→记下起始读数(记录到0.01)
(2) 滴定前的准备
酸式(标准盐酸)
碱式(待测NaOH溶液)
避免所装溶液稀释 c↓
用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待测液,确保n(待测)准确
滴定管检漏
洗涤滴定管
润洗滴定管
加入反应液
酸式滴定管
快速放液排气泡
碱式滴定管
乳胶管尖嘴朝上排气泡
(3) 滴定
①取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溶液。
待测NaOH溶液
+指示剂(酚酞)
标准盐酸
V待测=25.00mL
②滴定:左手控制活塞(滴速先快后慢),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垫一张白纸)。
③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标准液,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视为滴定终点。
④记录刻度读数
加入滴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重复2~3次
待测NaOH溶液
1.滴定开始时溶液
为红色
2.接近滴定终点改为滴加半滴酸
3.到达滴定终点时
颜色保持无色
控制旋塞使溶液悬而未滴(半滴),滴定管的尖嘴接触锥形瓶内壁,用锥形瓶内壁“刮”下半滴标准液,
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将这半滴冲进溶液里。
滴定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21 26.21
第二次 25.00 1.66 30.46 28.80
第三次 25.00 0.12 26.31 26.19
数据偏差较大,舍去
c(NaOH) = 0.1048mol·L-1
(4)数据处理
为减少实验误差,重复实验2~3次,求所用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
c(H+)V标
V待
=
c(OH-)
0.1000mol·L-1×26.20mL
25.00mL
=
V标=26.20mL
误差来源
仪器
锥形瓶
滴定管
读数
滴定管是否正确读数
指示剂
指示剂颜色判断

依据
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V待与c标均为确定值,只有V标影响着c待的计算结果。
故在误差分析时应最终归结为对V标的影响:
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小,c待偏低。
V待测=25.00mL
c(H+)标准=0.1000mol·L-1
读数问题
① 装标准液的滴定管
滴定前
滴定后
平视
平视
仰视
俯视
仰视
俯视
V标偏大
V标偏小
前平后仰
前平后俯
V标准

② 装待测液的滴定管
V标准偏低
V标准偏高
前平后仰
前平后俯
0 mL
25.00mL
量取的液体不够25.00mL
0 mL
25.00mL
量取的液体超过25.00mL
V待测→n待测 →V标准
n待测偏小
n待测偏大
V待测=25.00mL
常见的误差分析
用标准HCl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步骤 操作 分析 V标
洗涤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未用待测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滴定 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
c标↓
标n(H+) = n(OH-)待
c(H+)·V(H+) = c(OH-)·V(OH-)
V标↑
n待↑
V标↑
c待↓ n待↓
V标↓
n待无影响
V标无影响
V标↓
V标↑
n待↓
V标↓
n待无影响
V标无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步骤
1.滴定管的准备
洗涤 →注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 →加指示剂
2.锥形瓶的准备
检漏 →洗涤 →润洗 →装液 →排气泡 →调液面 →记录数据V始
3.滴定
逐滴滴加,边滴定边振荡 →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读数,记录V终 →清洗锥形瓶,重复操作2-3次
4.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