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3.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初步了解人物的品质。
4.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不怕苦累、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感悟革命领袖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以及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无比敬爱之情。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在茅坪村八角楼上辛苦工作的毛主席。(PPT1)1927年,咱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带着一支队伍上了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同志带着另一支队伍也上了井冈山。这两支队伍会合在一起,队伍越发的壮大了(PPT)(鼠标放在朱德身上)。
2、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伟人“朱德元帅”。出示朱德的简介,主要介绍朱德元帅是十大元帅之首。(ppt2)
3、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篇课文的背景介绍。(ppt3-3分27秒)
4、(多媒体出示博物馆扁担的图片ppt4)你们看,这就是视频中刻有“朱德名字”的扁担。
5、出示课题:朱德的扁担。指名读,齐读。认读“扁担”,biǎn dɑn。),指导学习“扁”字。
二、认读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字词。
2、去掉拼音认读字词。
3、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
A、4个词语“同志、敌人、队伍、打仗”利用加一加、形声字来认识“志、敌、伍、仗”,再把词语连城一句话。
B借用图片理解“陡”的意思,“疼的意思”和“泽”的意思。
C区分多音字“难”不同读音的用法。
4、完成识字小游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完成自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标注自然段序号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
⑴全文共4个自然段。
⑵朱德经常和战士们( )。战士们把他的扁担( )。后来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 )”五个字。大家看到后,越发敬爱他了,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朗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a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1)出示井冈山的图片,介绍地理位置。
(2)交流:“会师”指的是谁和谁会师?(朱德同志带领队伍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会师”不久就成立了红军,朱德就是红军的总司令。
(3)出示井冈山会师图片。指导朗读:会师,多开心啊!队伍壮大了,力量变强了,你们为他们高兴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话。(齐读第1自然段第一句)
b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二句,思考: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补充资料)
理解:敌人距离不远,非常危险。形式很严峻。
过渡语:是啊,井冈山会师后,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敌人仗着人多,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封锁了各个路口,把红军团团围住,此时红军需要什么啊?请大家跟随老师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寻找答案。
2、朗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
a思考红军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b井冈山上粮食多不多?不多。怎么解决? “挑粮”
c那挑粮容易么?我们在往下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找出“上高路陡”“五六十里” 两个词
借助图片理解山高路陡。借助数字理解“五六十里路”
d就是这么一条艰难的路,红军战士是怎么做的?品味“争”字,体会红军精神。
e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重读本自然段中加红的词语,带着感受读,读出挑粮的艰难和大家的团结、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学习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根据结构进行归类。
2知道学学习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担、伍、师、战”
3.指导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生字。
4.指导按笔顺描红,提示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5.学生练习书写,展评。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后,同学们们可以把《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读给家人听。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让学生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复习课文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了解到为了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就需要——粮食——粮食不多——挑粮——大家争着去。
二、朗读第3、4自然段,引导交流:
(1)战士们都争着去挑粮,朱德同志是怎样做的呢?
(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出示图片
(2)画出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谁来说说,朱德同志是怎么挑粮的?你在第3自然段中,用三角符号标出动词?
生:我标了“穿着”“戴着”“挑起”。
师:(在课件上标出相应动词)他圈了三个词。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德同志穿着的是-
生:草鞋。
师:知道什么是草鞋吗?
生:用草做成的鞋子。
师:是的,草鞋现在早就没有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草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草鞋图)你们想象一下,这样的草鞋穿着舒服不舒服?
生预设:不舒服,脚会磨破的。
生预设:不舒服,踩到地上肯定很疼。
生预设:我们爬山都穿运动鞋。穿草鞋,爬山也不方便。
师:是呀,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打仗、挑粮都只能穿这样的草鞋。再看,朱德同志戴着的是-
生:斗笠。
师:(出示朱德头戴斗笠挑粮图)
师:是的,这就是斗笠,可用来遮阳挡雨。他挑起的是
生:粮食。
师:然后朱德同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想想看,还有没有漏圈的动词。
生:(恍然大悟)还有“爬山”。
师:有漏圈的同学赶快圈上去。(漏圈的学生补圈词语)
师:好,让我们一起一边读一边想象朱德同志挑粮的画面。
(生齐读朱德同志挑粮的句子,想象画面。)
师:你刚才一边读一边想象,仿佛看到才怎样的画面?
师:此时42岁的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挑着满满的粮食,艰难的行走了8个小时,你仿佛能听到了?
生预设: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呼-呼-”粗重的喘气声。
师:水喝完了,路程遥远,且山高路陡,战士们穿着草鞋,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预设:朱德同志和战士们的嘴唇干裂了,脚也磨破了,鲜血直流。
师:仔细听,老师仿像还听到了他们说“加油!加油!”的声音。
师:是啊,当我们读书的时候,把自己放进去,和书中的人一起做事,一起呼吸,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聆听到他们的心声朱德同志作为军长,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带头走在群众前面,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同甘共苦”(出示)。
(3)朱德同志跟大家一块儿挑粮,为什么大家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生:大家觉得朱德同志太辛苦了,所以藏起了他的扁担。
师:你从哪里看出了朱德的辛苦。
生:白天、晚上、整夜整夜。
师:是的,朱德同志白天、晚上、整夜整夜都在研究怎样和敌人打仗。
请大家展开想象,师生配合读。
生:夜深了,朱德同志在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师:凌晨了,朱德同志还在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生:天亮了,朱德同志仍然在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师:同学们,如果白天让你参加体育训练,晚上让你整夜整夜写作业,你觉得你会怎么样?
师:可是你们看,朱德同志这样的日子只是一天两天吗?
师:同学们,朱德同志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可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白天、晚上、整夜整夜,这叫做“夜以继日“(出示:夜以继日)
师:补充资料,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军事指挥官。白天,他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查看地图、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
师:看到这样的朱德同志,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预设:抒发感受生:朱德同志,您要保重身体啊!生:朱德同志,您要注意休息啊!
师:指导朗读:就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担忧、心疼之情:
(4)后来为什么大家又不藏朱德的扁担了呢,用“﹋”画出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a指导学习词语“不料”
b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拿走。因为他知道战士们心疼他,不让他去挑粮,故意让他没有扁担可用,先前的扁担会失踪,这一根一定也会失踪,所以他写上自己的名字,用这样一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们不要再藏他的扁担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b战士们看到朱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心里会怎么想?
大家见了,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指导朗读
d小结朱德同志身上的优秀品质。
(5)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战士们会越发尊敬、爱戴朱德同志?
(因为他们被朱德同志的品格和精神感动了,越发尊敬和爱戴他。)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填空,完成课文小结。
2、完成课后习题。
3、指导书写“志、军、士”。
4、拓展朱德同志的生活照和朱德同志的名言。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