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王戎不取道旁李》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2.结构特点
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如,“竞走取之”写出了众孩童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与众孩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此必苦李”中的“必”,表现出王戎的自信。
3.写作特色
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如,“诸”是“众”的意思,“竞”指“争着”,“必”是“一定”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
4.插图说明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了因结满果子而低垂的李树枝,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李树多子折枝”的意思。
5.习题运用
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王戎善于思考的形象特点。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推理: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所知,道边的李子如果成熟,自然会有人去试吃,如果好吃,必然很快被人们吃掉。再回到课文,说说为什么只有王戎知道“此必苦李”,引导学生感受王戎善于思考,并能进行推理判断的特点。还可以设计较开放的话题,如:读了这个故事,你联想到了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或类似故事进行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认字:一是读准“戎、诸、竞”这几个字的音,根据“戎”的字理知道字义,会区别“竞”“竟”两个形近字;二是根据语境读准“折”这个多音字的音。
写字:提倡学生自主识记。对重点字进行点拨、指导:“戎”是半包围结构,部首为“戈”,笔顺为横、横、撇、斜钩、撇、点;“竞”部首为“立”,上下结构,中间部分是“口”,要与“竟”区分开来。
2.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读音,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区分不同读音。
(2)正确停顿。四年级学生对正确停顿已经有了初步感悟,本文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语意停顿。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可采用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主练读、学伴互读、全班展示评读的方式,读好节奏,培养语感,最后熟读成诵。
3.阅读理解,学习复述
(1)理解字词。文中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可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
(2)读懂故事。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自读课文,串联词义理解句子意思。通过交流课后习题“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隐含的道理。
(3)学习复述。读懂故事是复述的基础。注意要把文言文的词汇转化为现代语言,并且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完整地复述。可以按照学生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对讲述有困难的学生,重在练习把故事讲完整,可参考注释、结合情节,在组内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指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想人物的对话、动作,练习把故事讲生动,
4.积累运用
从词句积累、语言表达等角度进行口语交际或练笔指导,突出语言运用。
(1)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推理:好的东西,一定会为人所知道→李子在道边,成熟后一定会有人去吃→如果好吃,必然会被人吃掉→如果不好吃,一定还在树上。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角色,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王戎,你会怎样思考呢?通过推理,拓展学生的思维。
(2)小组交流王戎为什么不吃?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回忆学过的课文或自己知道的故事,说一说:还有哪些人物有善于思考、推理判断的品质?如,曹冲、司马光等,讲讲这些人物的故事。
(3)拓展阅读《王戎观虎》,感受王戎的勇敢。
5.类文迁移
在学生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之后,可迁移阅读文言文《曹冲称象》。指导学生运用本课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同时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学习,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文学魅力。
备教学资源
1.王戎简介
王戎,字濬沖,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侯。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2.《世说新语》简介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集。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著有《徐州先贤传赞》九卷及《典叙》、志怪小说《幽明录》等。刘义庆以前的志人(轶事)小说有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世说新语》虽被保存了下来,但近代学者根据唐写本残卷考证,亦经后人删改,与原貌已有很大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