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
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会聚光束
B.一定是发散光束
C.可能是会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不可能是发散光束
D.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平行光束或发散光束
3.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透镜( )
A.表面越凸,焦距越长 B.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C.表面凸的程度与焦距长短无关 D.无法判定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由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5.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那么,该凸透镜的焦(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C.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一定有发散作用
B.凹透镜对光可能有汇聚作用
C.一束平行光线穿过凸透镜后一定能汇聚到焦点上
D.利用放大镜不能成实像
二、填空题
8.有以下器具:①远视镜②潜望镜③幻灯机④穿衣镜⑤放大镜⑥牙医内窥镜,请将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其特征是 ;
二类包括: ,其特征是 .
9.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是 (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 作用。
10.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的一个物理量,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4cm和6cm,那么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对光线会聚的能力强一些。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了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是 透镜.
12.叶子同学戴的近视镜的中间的厚度为1.8mm,则镜片的边缘的厚度将 1.8mm.
13.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
14.凸透镜有 个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同一个凸透镜两侧的焦距 ,焦距短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选填“强”或“弱”).
三、画图题
15.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16.在图中画出通过凸透镜光线.
17.请将图中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凸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 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华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1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华在验证猜想1后,又选用直径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来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请评价:小华他们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
(3)点燃火柴的快慢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你的猜想:点燃火柴的快慢还可能与 有关,你的依据是 。
答案
1-7 B D B B D A A
8.②④⑥;平面镜;①③⑤;凸透镜
9.c;会聚
10.4
11.发散;凹
12.大于
13.凸透;焦点
14.两;焦距;相等;强
15.解:如图所示:
16.解:如图所示:
17.解:如图所示:
18.(1)错误
(2)能
(3)光照强度;光照越强,凸透镜会聚的能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