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26 17: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课型 新授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二章。本节是学生在了解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基础上来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章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本章是在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基础上学习,所以学生对生物种类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总体认识比较肤浅,而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专业,特别是基因多样性。应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教材 ,PPT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播放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的视频。 提出: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为本节知识做引领和铺垫。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教师讲解: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 107 页“资料分析”,并完成讨论。 (1)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2)在上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的物种数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哪一类相对较少 学生分析表格,小组讨论资料上的思考题,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情况。回答: (1)动物还有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植物还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还知道细菌、真菌和病毒。 (2)裸子植物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爬行动物相对较少。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07 页相关内容,认识我国生物丰富程度。 学生阅读小资料,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许多特有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 教师总结:(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2)展示我国珍稀裸子植物的图片:银杏、银杉、金钱松、水杉等。 (3)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设计意图:用典型的生物种类说明 我国生物的多样性,我 国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06页“想一想,议一议”教师提问:为什么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呢? 学生分析思考,交流作答: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就越强。 (二)基因的多样性 1.阅读教材第 108 页相关内容,提出问题: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繁多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生物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师总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决定生物的各种特征。 2.教师展示:猫、狗与猴的图片,以及不同品种狗的图片,提出问题: (1)猫、猴和狗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 (2)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它们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呢 小组讨论,回答: (1)不相同。 (2)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 总结:基因决定生物性状,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不同,基因肯定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不尽相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08 页的抗萎黄病杂交大豆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例子。指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学生:分析案例,得出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杂交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不同。 教师总结: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我们的地球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通过观察,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 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说出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自主探究: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交流讨论,分析生态系统之间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知道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教师总结: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和其他生物种类相联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 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环境条件。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具有哪三个层次的含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往往又引起基因的变化。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教师提问: 1.辣椒有朝天椒、灯笼椒、螺丝椒等不同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 2.科学家用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 学生思考回答: 1.基因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知识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