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综合能力拔高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出现白色浑浊,该气体是( )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做法存在事故隐患的是(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D.点燃CO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
3.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4、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B.石墨烯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C.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碳原子大小不同
D.等质量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所含原子数不相同
5.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创新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实验过程中装置内会出现大量沉淀
C.上下移动的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6.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可用( )
A.水 B.肥皂水 C.稀硫酸 D.稀盐酸
8.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较软 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9. 下列四个装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非选择题
11.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微型实验装置“W”形玻璃管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a处放碳酸钙固体,b处放适量紫色石蕊溶液,“W”形玻璃管左端连接注射器注入少量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2.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描述: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固体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固体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质软、滑腻
不导电
易导电
其中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的有 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的有 。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用金刚石修瓷器是利用金刚石 的性质。
人们用石墨制铅笔是因为它在纸上划过能 。
13.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14.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 D.①③④
15.2019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纯碳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回答: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16. (1)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2)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如图(F~J)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测定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应选用 装置.
③若用J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植物油的作用是 .
④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 装置.请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回答向下列问题:
(1)甲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
(2)乙同学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图B)并轻轻摇晃试管, ;有关化学方程式: 。
(3)丙同学挤压装置C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试液滴入烧瓶,并振荡烧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能力提升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B.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C.气体是否与水反应 D.气体的密度
2.今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和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下面有关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60个碳原子 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4.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含有紫色石蕊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C.利用该装置不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C.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D.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6.现有下列仪器:①锥形瓶;②酒精灯;③长颈漏斗;④石棉网;⑤导气管;⑥水槽;⑦集气瓶.其中在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时肯定用不上的是( )
A.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⑦ D.①③⑥
7.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8.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收集二氧化碳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石墨能够导电,所以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也能导电
11. 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③④⑤
C.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D.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二、非选择题
12.碳与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根据已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⑴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原因是 。
⑵由碳元素组成的“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可重复处理海上石油泄漏,碳海绵具有很强的 性。
⑶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C2CO,其中 发生氧化反应。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 。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所示为部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从图1中仪器选择,组合最简单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组合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仪器制取CO2,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干燥生成的CO2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14.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
(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_____;
②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_____;
③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_____;
④如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_____。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①通电分解水:_____;
②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
15.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4)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这是制取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图,装置B和C中分别装澄清石灰水和紫色石蕊试液):
(1)指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装置A和E中各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A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E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完错误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则A、B、C、D中导管口的连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③C装置的现象证明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④A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则导气管口的连法是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收满后应________。装置A还可用于制备________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