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政治制度
01
02
03
赵启
佳
目
录
CHINESE
CONSTITUTION
课标: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1.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朝代 制度
夏 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贵族等级分封制;
宗法制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宗法制
宗法制
分封制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
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家国一体”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1.夏(约前2070-约前1600):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天下为公
禅让制
天下为家
世袭制
禹
《纲要》上第5页
王位继承的演变
禅让制:
世袭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国家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
传贤
传子
〖史料阅读〗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盲人乐师师旷对晋悼公所说的一段话,意在告诉悼公,上天为民众设立君主,让君主替代上天管理民众,不让民众失去天性;又为君主设置了辅佐,让君主行事不要过度,用古老的原始民主传统,劝诫晋悼公要做一个好的国君。
专制?
天下共主
〖王位世袭制〗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商(约前1600-前1046):内外服制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纲要》上第6页
西周(前1046-前771):分封制
《纲要》上第6页
◎西周分封示意图
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异性功臣或旧贵族;
诸侯权力: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分封区域:除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国家权力的分配
《纲要》上第6页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前1046-前771):宗法制
《纲要》上第6页
国家权力的分配
《纲要》上第6页
大宗
小宗
小宗
小宗
大宗
(宗主)
卿大夫
大宗
士
大宗
天子
庶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
嫡长子(嫡长孙…… )
诸侯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017年全国Ⅰ卷)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真题演练
A
(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知识点解读〗 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地方政治权利从贵族世袭特权向一般平民开放。这种转变,有利于消解社会的矛盾,为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流动开放了渠道(途径),激发了社会积极进取的动力;有利于扩大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宗法制:
①含义:
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成,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
〖宗法制的含义〗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答案:C
〖知识点解读〗 “宗”,是一个会意字, 从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同祖曰“宗”,“法”即行为规范。一般意义上的“宗法”意为宗族法规。宗族内部,权位继承关系到宗族的生存与稳定,是宗族内部最大的法规,所以宗法制主要是指宗族内部权位的继承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作用:
对当时影响:完善和维护分封制,维护统治集体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宗法观念的影响〗角度一: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姓氏
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 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
C. 凸显贵族地位 D. 维护尊卑关系
答案:D
“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 ”。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
A.奴隶主贵族 B.战国的“平民”
C.封建地主阶级 D.西周的“国人”
答案:A
西周的政治制度
角度二:宗法制的影响——亲戚观念
(2015年全国1卷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说法错误。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宗法制强调父系血统,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必B项错误。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
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周王室常与异姓贵族联姻,称异姓诸侯谓伯舅、叔舅。周王室此举在于( )
A.加强对诸侯国控制 B.保证王室血统纯正性
C.维护嫡长子继承 D.确立长幼有序等级观念
答案:A
角度三:宗法制的影响——民风:孝、敬老养老等观念
(2019全国3卷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西周的政治制度
角度四:宗法制的影响——尊宗敬祖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宗法制的历史遗传(对后世的影响)
①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政治理念。
②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
③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原始民主遗风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君主权力非绝对;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商:有较系统国家机构
行政中枢的嬗变
西周:权力与血缘的结合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
权力
继承
权力
分配
春秋:宗法血缘开始瓦解 战国:郡县官僚开始产生, 君主权力加强
因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先秦时期不存在行政中枢一说。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先秦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的特点:
1.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
2.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传统对王权有制约,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与自主性)
4.等级严格。
夏
世袭制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聚族而居
松散
血缘纽带、家国一体
国家管理日益完善、有效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西周
春秋
战国
周天子“天下共主”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贵族等级分封制
开始解体
各国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郡县制、官僚制等
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中央
地方
皇权
相权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政权组织形式)两个概念。
◆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世袭制,个人专断独裁。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中央集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受制于中央。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
解题技巧:如果调整的是中央机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如果调整的是地方机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总体发展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高频考点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萌芽于战国(商鞅变法),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发展于宋元,
强化并衰落于明清。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原因:
1.经济上:
2.政治上:
3.思想上: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04
01
02
0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廷议,皇帝裁断。
郡县制(两级制)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核心)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文书与邮传制度
文献与出土材料反映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秦(前221-前207)
《纲要》上第15页
二.皇帝制度的首创
封建社会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特点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由“王”到“皇”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力逐渐走向高度集中,体现了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
天下独主
周秦之变
本质
结合材料,总结皇帝制度的特点。
(核心)
皇帝制:三个特点
(2)内容:
【由“王”到“皇”】
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由“王”到“皇帝”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力逐渐走向高度集中。
①皇帝独尊:神化君权
②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③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帝的特定称号或特定的称谓(如:朕)
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特殊的礼仪;避讳(为尊者讳);
特殊的用色规定(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规定); 特定的用品有特定的称号;
秦阳陵虎符
甲兵之符
右在皇帝
左在阳陵
皇帝将国家的司法、行政、立法、军事等权力总揽于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皇帝制度的特点〗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 )
A.证明皇位正统 B.体现皇权至上
C.保证皇位世袭 D.震慑割据篡权
【答案】A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解读〗御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御玺是皇帝专用,体现皇权至高无上,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官员所用御玺不同,说明处理国事有内外区别。
皇权至上是皇帝独尊的基础,皇帝独尊是皇权至上的具体体现。
〖避讳制度〗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
A.统一后嬴政定尊号为“始皇帝”,自称“朕”
B.唐朝时把中央六部之一“民部”改为“户部”
C.宋室南渡后,建都于杭州,后升为“临安府”
D.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为“南京”
【答案】B
2.中央:三公九卿制
廷议
3.地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4.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史料阅读】p4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廷议
秦:三公九卿制
百官之首
虚有其位
监察百官
(2015天津文综)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
以皇权为中心
家国同治
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军权皇控
秦朝中枢:三公
(丞相为首)
设职授官,官僚政治的开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和县出现的时间〗
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答案】B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解读〗注意区别: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在秦朝,最先推行县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出现郡和县,但没有形成制度。
比较项 贵族政治(分封制) 官僚政治(郡县制)
权力来源 “世卿世禄” 由皇帝授予,临民不食土
权力运作 自主性,可以决定 治下的一切事情 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
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
权力机构 比较简单 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相互监视,
政府机关庞大臃肿和运转不灵
收入来源 来源于他的领地 来源于俸禄;贪污受贿
官吏选拔 由“世卿世禄制 产生 由皇帝来任免,
由察举、科举制等办法产生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划分依据 以宗法制为原则,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地方长官权力 诸侯爵位世袭,拥有封地, 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
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虽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4.文书制度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根据上述文献,思考秦朝文书制度的作用。
1.加强对官员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
2.保障政令传达,加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3.利于制度传承,为
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4.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皇帝
御
史
大
夫
丞
相
太
尉
郡(守)
县(令)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图示
小结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两汉
隋唐
学习任务:认真阅读教材,梳理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西汉晚期:尚书权力增大
汉武帝: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权力
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
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行政中枢的嬗变
汉:中外朝制度
(秦三公九卿制的发展)
西汉中枢:中朝
东汉中枢:尚书台
东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时的“台阁”( )
A.是氶相等三公的下属机构
B.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C.完全掌握了国家决策权力
D.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B
汉武帝继位之初,丞相田蚡(fén)就很跋扈,为削弱丞相权力实行中外朝制度。中朝由一些地位不高的宾客、侍从等天子亲近之人组成。三公演变为外朝。中朝掌决策,三公掌执行。
皇帝亲信
丞相
光武帝刘秀吸取了西汉重臣专权、王莽篡政的历史教训,继续削减了“三公”的权力,执行权也被架空,尚书台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行政中枢的嬗变
唐:三省六部制
(中枢体制的创新)
相权三分 职权分明
互相牵制 加强皇权
创新之处:
行政中枢:三省长官
(2020浙江卷)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A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国史新论》
“寓分权于分工”
官僚政治的成熟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宋
元
明
清
二府三司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
宰相制度终结。
明成祖: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
行政中枢。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
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行政中枢的嬗变
宋:二府三司制
行政中枢:中书门下
行政中枢:中书省
元:中书一省制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制( )
A.以文制武军政对立 B.三省并立相权削弱
C.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D.分权过度缺乏协作
D
中书一省制的初衷是希望能实现中央集权,故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然而元朝的军事机构拥有独立且很高的权限,各地宗王享受着半自治的特权,元朝自始自终都没能成功将大权收归皇帝或中书省的手中。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相权反弹
行政中枢的嬗变
明:废宰相,设内阁
行政中枢:内阁
职责:起草诏令
处理政务
职权: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
行政中枢:军机处
清:军机处制
皇权强化
专制顶峰
地处内廷 跪受笔录
秉旨办事 加强皇权
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基本策略:
原则:
皇权至上
2.行政中枢演变的特点
特点一:始终围绕加强皇权和削弱相权来进行的,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是变化的主要动因。
特点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独相制——群相制——参议制
封建社会不断地寻找一种既有效率又无威胁的辅政制度
架空相权(汉)分散权力(唐)
分化事权(宋)
权力制衡(历朝)
但偶有特殊
唐代“中书门下”不仅继续拥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还拥有了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这表明唐代( )
A.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 B.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离
C.中枢机构运作方式异化 D.政府行政效率提升
C
行政中枢作为君主专制的防错机制存在,既是对皇帝的辅佐也是对皇权的制约。
特点三: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唐代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由此可见,唐朝(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氶相权力大于皇权
C.门下省高于中书省
D.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A
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 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
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 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
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力求平衡
因事而设,因时而变
动
脑
练
手
动
练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宰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西汉(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隋唐(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顶峰)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中央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
高频考点
从“分封”到“行省”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
有关“中央”与“地方”
先秦时期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服”即职事,本意为服事天子。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即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即方国。商王与方国首领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独立性强关系松散。
原因:商朝生产力水平不高,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无力控制王畿以外广大地区。
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周王与诸侯国君大多存在血缘关系,凝聚力强,但诸侯国仍有一定的独立性,未实现中央集权。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文书制度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秦朝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 )
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C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地域取代血缘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郡县制是较分封制的进步之处在于:
秦朝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证政令通达。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
D.建立起完备的行政体系
A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文书制度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 节度使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明朝
清朝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汉至清
东汉监察区“州”演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唐代的“道”和宋代的“路”也如此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统辖。名为“推恩”,实为软性削藩,虽诸侯国仍长期存在但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玄宗时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军镇(又称藩镇、方镇),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自募军队、任免官吏、自行征税,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755—763年安史之乱,虽最终被平定,但藩镇林立局面延续了百余年。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文书制度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 节度使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明朝
清朝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汉至清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到清朝,巡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成了一省长官;由负责监察到负责地方行政;由一般加衔到正式建制。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务、按察司掌刑法、都指挥使司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三司分权,设立巡抚。明代的巡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文书制度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 三级制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明朝 省、府、县 巡抚制
清朝 省、府、县 督抚制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汉至清
加强中
央集权
围绕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监察区转化为地方行政区
演进特点
小结:
古代中国行政中枢的嬗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
发展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产生原因:
1.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
的影响
影响作用:
积极: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消极:
政治:暴政,腐败。
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文化专制
总体:阻碍社会的进步
对传统中国政治是不是专制和集权的,人们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传统中国存在相权、存在科举考试、存在士人,皇帝不能为所欲为,所以帝制中国不是“专制”的;还有人认为,技术条件限制了传统皇权,使其达不到专制和集权。这问题该怎么看呢?
——摘编自阁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史学争鸣
观点1:传统中国政治是专制、集权的。
阐释: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使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郡县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隋朝开始实行并于唐朝进一步完善的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只是为皇权服务的奴仆,这一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此,传统中国政治是专制、集权的。
观点2:传统中国政治并非完全专制,皇权受一定的限制。
阐释: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虽然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但并非不受制约。唐太宗时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属认为违法的。武则天时更是“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为敕!”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君权不是没有制约的。相反它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你怎么看?
结束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事而设,因时而变”,就是根据现实政务的需要不断创新制度设计。纵观整个古代制度的嬗变与走势,体现了国家治理制度渐趋规范化、法治不断完善化的特点。
1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在几千年的制度变更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思路和体制基础,奠定当今制度优越性的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能高效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大力彰显制度优势,在守正创新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皇帝制度(核心)
三公九卿制
全国推行郡县制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夏: 世袭制
商: 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小结
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高考真题
1.(2020.1·浙江高考·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材料“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利用神权强化王权,故①正确;
夏朝王位世袭制标志着“传贤”演化为“传子”,故②错误,
材料“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见西周注重制度的创新,而非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故③错误;材料西周宗法制是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④正确; 选择A项符合题意。
A
1.下面图中,体现历史上皇权变化的是
课堂练习
2.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B
C
3. 生活在唐代长安的人,能见到的政治现象是
A.三司使长官会见地方官员 B.宰相们到政事堂参加会议
C.各行省的长官进城来述职 D.朱雀大街出现内阁衙门
B
4.“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D
课堂练习
【重难点深化1】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不 同 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傣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有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认 识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员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的世袭制到皇帝任免的官僚制,是历史的进步。 总结: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演变趋势
夏 世袭制
商 内外制;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1)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乃至废除。
(2)中央与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日益强化,中央战胜了地方。
西汉 中朝 郡国并行制→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 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隋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唐 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藩镇割据 宋 二府三司制 州(府、军、监)、县二级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 中书省(一省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 废宰相(洪武) 设内阁(永乐) 省、府、县三级制 清 军机处(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