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重难点探究
主题归纳
2
重点难点
3
结构图解
1
探究争鸣
4
写作特色
5
目
录
CONTENTS
结构图解
主题归纳
重点难点
重点
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结合子路等人的问答,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孔子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晳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晳的一段话,说说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
探究争鸣
孔子为什么对曾晳的志向表示赞赏呢?请查阅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一:曾晳的志向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
探究争鸣
观点二:曾晳的回答触动了孔子。
写作特色
语言凝练 生动传神
0
0
D
恩
幽
⊙素养目标
。备考指导
1.了解孔子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
1.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句式是学习文言文应该养成的
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良好学习习惯。
2.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及孔子的态度和评
2.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礼乐治国”的儒家
思想在高考文化经典研究中会有所体现,通过学习
价,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文深入理解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治国理想。
3.品味本文简洁、凝练却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3.曾皙描绘的“太平盛世图”是作文的好素材,需要
4.深入探究孔子对曾皙的人生理想表示赞赏的原因。
熟记成诵。
解除顾虑
孔子问志
启发诱导
子路、曾皙、冉有、
子路:千乘之国
公西华侍坐
冉有:区区小国
弟子言志
公西华:愿为小相
曾皙:娱情山水
孔子评志:为国以礼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
子“言志”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让学生畅谈志向的情形。
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子路的鲁莽轻率,冉
有的谦虚谨慎,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
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孔子:①孔子循循善诱,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要因老师比他们年长就不敢说,并在日
常谈话中,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
②孔子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子路性格直率,孔子在他言志之后,并没有当面批
评他不谦虚,而是笑笑(“哂之”);冉有、公西华性格谦虚,孔子
对他们的志向没有表态;曾点智慧稳重,在他描绘了理想蓝图
之后,孔子毫不掩饰地说“吾与点也”。③孔子正面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