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深度解读
重点赏析
赏析句子
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明确:这是孔子引导学生述说志向的话语。他先用温和自谦的话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接着,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与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表明对学生的了解。最后又假设如果有人了解他们,问他们的志向时,他们怎么回答,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整个过程,孔子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述志,体现了师长的风范。
2.子日:“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明确:这句话是孔子肯定了三个学生言的都是“志”从内容看,明言他们谈的都是志;从语气看,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重点解读
1.曾皙的志向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他描述的“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除了功名利禄人们还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懂得享受生活。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志,也要追求精神上的志。
2.这篇文章塑造了孔子怎样的形象?
明确: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子路,是对他“不让”态度的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他作为师长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中存在的“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因为“为国以礼”,所以他不满子路的“其言不让”。这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让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工作,使他们消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立即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地给予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是孔子提倡的教育方式,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当时,弟子们一旁侍坐,曾皙在鼓瑟,孔子营造的教育环境轻松、愉快,乐以教和。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已见。谈话之初,他先扫除弟子因年龄带来的心理障碍;接着用“居则曰:‘不吾知也’”,指出弟子们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弟子们的了解,随后假设“如或知尔”的情境,顺理成章地启发弟子各言其志。子路志在强国,冉有志在足民,公西华志在司仪,都多少阐发了儒家的理想;但他们的回答似乎都还少了点儿什么。曾皙初有顾虑,孔子亲切引导:“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激励曾皙说出不同意见。最后一一评析,指出儒家的核心是礼乐教化。
4.孔子认为要以礼治天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却只能通过为人之师传播自己的思想。今天的社会,有哪些思想跟孔子的“以礼治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
明确:(1)和谐社会。
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读感悟
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完整。
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结构不蔓不枝。
2.运用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3.人物个性鲜明。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能扣紧各人的性格特点记言,五位的发言契合各人的个性、身份、志趣、风度、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疑难解析
1.文章开篇写孔子启发诱导学生言志,他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教学上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孔子的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反映出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是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显示其循循善诱。
阅读方法小贴士
与人沟通的艺术:①说话时态度要真诚、诚恳。②依据说话的环境,选取合适的话题,创设轻松的谈话氛围。③进可而止的问话,有些问题,当你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是写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一些问题就不宜再问。
2.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分别谈了自己的志向,他们的志向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孔子是如何表示自己的态度的?
明确:子路性格直率,粗犷,他指出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经他三年的治理,可以收到强烈的效果,态度是很不谦虚的,所以孔子听了微笑了一下。冉有、公西华讲话比较谦逊,儒家认为治国的最高标准是以礼治国,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冉有说,他能使人民在经济上富裕,至于以礼乐治国,自己做不到,比子路谦逊得多;公西华要做小相,态度当然就更谦虚了,但是他们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入仕。对三个学生言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
3.孔子对冉有、公西华的志默然不语,以及后来回答曾皙的问题时孔子的评价,给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孔子认为,冉有多才多艺,知礼乐,可以以礼治国,但他却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公西华擅长外交辞令,有外交家的才干,可是,他却说自己“愿为小相”,他们都没有使自己做到“人尽其才”,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志向过于远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不行;志向太小,不能使自己人尽其才,也不行。
这就像我们选择学校,将来走向社会选择职业一样,不一定学校名气越高,职位薪水越高就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孔子为什么“与点”?
明确:曾皙的志向是与一群人去沂水边春游,这种“与人乐乐”的和谐欢乐的生活图景,即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所以,孔子“与点”。
阅读方法小贴士
作者在文章中表述自已观点态度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间接表达——可能借叙述人物、事件时选用褒贬词等来表现,可能假托文中一个人物之口说出来,也可能借笔下正反两方面人物的不同描述表现出来,还可能借转述别人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②直接表达——议论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等。
5.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代尊为“圣人”。读完本文,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结合子路等人的问答,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谈话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四个学生各言其志后,能够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认识引导到“礼治”上,从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子路自信而率直,这可以从“率尔而对”的神态中窥见其人。还可以从他给自己选择的处境及“大治”的社会理想中把握他的性格,冉有是个谦虚的人,他坦言力不足,用礼乐教化人民的事情只有等到修养更高的君子来完成,公西华也是谦虚谨慎的人,可以说他比较知道内做,这可以从他“非曰能之,愿学焉”的做事态度表现出来,至于曾皙则相当从容有礼,他“鼓瑟希,铿尔,舍琴面作”,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暮春郊游的图景,这既是他的人生理想,也可以说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理想,只是他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但他对三个弟子的志向都做了评说,就是没有评价曾智的志向,你认为孔子为什么没有明确评价曾智的志向?
甲生:曾皙描述的是一幅舒适安逸的春游图,一个国家的人民能享受如此的生活,说明了国家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孔子的“仁”的理想状态,与孔子的治国主张一致,在曾皙描述完这幅春游图后,孔子说“吾与点也”就表明了他的态度,没有必要再明确点评了。
乙生:曾皙描绘的是一幅隐士的隐居生活。这种隐居生活的情景正好契合了当时孔子苦闷的感受。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用“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做一些改良,但在当时诸侯纷争的时代,孔子却四处碰壁,只有鲁国国君采用过,并一度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后来鲁国国君听信小人之言,不再采用孔子的主张,所以孔子在听了曾皙的志向后“喟然”,这一“喟然”已经把孔子的评价包含在其中了。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