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新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田家大院倾情力作
必备干货
课标解读
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顺序。
2、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描述3—4种地貌。
田家大院倾情力作
目 录
CONTENT
01
地貌观察的顺序
02
地貌观察的内容
①高度、山地地形部位与基本地形;坡度、坡向②活动:观察家乡的地貌③问题研究: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03
知 识 拓 展
①等高线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②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③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④重庆三县耕地撂荒、西北和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短缺、云贵高原改玉米为多年生牧草、辩证分析(人口外迁以恢复自然生态)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地一个杰作。“人”字形设计是怎么降低线路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图4.20 “人”字形线路示意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阔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1)观测位置与顺序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海拔: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等高线图绘制原理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2)山地地形部位与基本地形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脊(分水岭),决定河流流域大小,一般范围没有变化。
※基本地形: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77页)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6.4m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95.4m
图4.22 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3)坡度、坡向
※坡度:一般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坡地特别是陡坡(>15°)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山区低级公路采用延长路程来降低坡度,呈“之”字形。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3)坡度、坡向
※坡向:①热量:北半球山地南坡热量条件好,南半球山地北坡热量条件好。不同纬度地区,低纬热量条件好。
②水分:①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背风坡降水少,水分条件差。②干旱地区的阴坡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半山腰往往有草甸、林带的分布。③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差异明显,先增多后减少(少—多—少)。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可能有林带分布,如天山。
猜一猜,上图可能是哪些山脉?
水热条件好的坡面自然带复杂吗?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4)其它
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黔东南榕江县加宜村山间水稻梯田
(78页)
观察家乡的地貌
1.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以及遥感影响、考察报告、论文等资料,通过以下步骤了解家乡的地貌。
(1)阅读地形图,识别宏观地貌类型,如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描述其特征。
(2)识别河谷、河漫滩、三角洲、山峰、山谷等微观地貌。
(3)找到本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4)绘制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了解地势起伏状况。
(5)分析考察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2.开展实地考察,在考察路线上选择合适的观察点,进行地貌观察并记录。
3.整理地貌观察记录,撰写观察报告。
4.交流和展示观察成果。
(79页)
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经济发展水平低。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对这一课题的探究,建议采用以下思路。
(79、80页)
资料1 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出现石漠化现象。洼地地形坡度小,耕地和聚落主要分布在这里。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由于岩石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存水,雨时涝、晴时旱。居住在洼地中的人们对外交通及其不便。因此,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
资料分析
1.为什么喀斯特峰丛山地会出现石漠化现象?山峰坡度陡,重力作用显著;气温温暖,降水丰沛且集中;土层薄;人口稠密,经济落后,生态环保意识差,不合理土地开发频繁。
2.喀斯特峰丛山地为什么既旱又涝?缺少平地,也缺乏植被保护,暴雨之下,洪水自山上冲下,对山下洼地的居民威胁巨大;岩溶作用强,雨水渗漏很快。
图4.24 广西环江的峰丛山地
(80页)
资料2 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建设
科研人员在广西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建设实验。在水土保持方面采取工程、林草、农艺等措施,实施土地修理、保水蓄水。例如,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既考虑地貌结构,又考虑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注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对一些居住分散或者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
资料分析
1.分析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结构与地貌的关系?在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麓种植经济林,在地势陡峭的山腰种植水土保持林,在山顶上种植水源林。
2.为什么要在有些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喀斯特峰丛山地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岩石裂隙发育不易存水;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异地生态移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图4.25 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80页)
综合上述分析,收集资料,借鉴较为成功的经验,就“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 识 拓 展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 度差。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 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看到重合,这说明该处是陡崖。
(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6)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标记。如下图所示: 山顶周围的山坡、盆地周围的山坡、火山山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1)估算陡崖相对高度:①崖顶海拔范围 ②崖底海拔范围③陡崖相对高度
(2)气温垂直递减率:1千米~6℃
迎风坡、背风坡温度随海拔变化存在差异。
易混释疑
讲练结合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答案:D C
解析:1、根据河谷的位置、等高距100米和山峰580米,以及河谷两侧的等高线数值相等的对称原理,可以推出Q地左侧的等高线为400米,则Q地的海拔高度范围为400~500米。
2、考查相对高度的估算,设桥梁处河岸的海拔为H,如图,可知H的高度范围为(200~ 228)之间,桥梁处河岸与山峰(580米)的高差为h,推得35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3)判断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海拔:大于大数,小于小数。
易混释疑
数值大的为小丘 数值小的为洼地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实践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地形与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地形与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实践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3)地形与气候: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条件好,常有森林分布。
阿尔卑斯山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实践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地形与水库库区、坝址: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和石灰岩地区,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5)地形与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实践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6)地形与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7)地形与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8)地形与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9)地形与宿营地: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为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要避开河谷、河岸;为防止崩塌和落石造成伤害,要避开陡崖和陡坡地。
阿尔卑斯山
讲练结合
1.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
A.350米 B.400米C.450米 D.550米
2.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D A C
解析:1、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在图中西南角,海拔高度为950-1000米之间;最低处在西北角,海拔高度为400-450米之间,故区域最大高差为500-600米之间,则D正确。
2、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则图中①河段处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强而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3、夏季山地易发生暴雨,为了避开洪灾,宿营地不应选在谷地附近,图中丙地刚好位于谷地,故C选项正确。宿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的高地上。
讲练结合
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
1.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2.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B.18℃ C.21℃ D.24℃
答案:B D
解析:1、H的海拔高度在2000—2200米之间,甲聚落的海拔高度在400—600之间,两地高差在1400—1800之间,故选1500米,也可借助计算公式:(8-1)200,进行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界定。
2、两地气温相差5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时两地应相差9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时的H地气温与10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足够的太阳辐射后的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正确。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实践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0)地形与选线:公路、铁路,一般选择坡度平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为保证运行安全,低级公路要沿等高线修筑,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11)地形与工农业生产:
①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②工业区、居民区,一般选择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具有污染环境的工厂的上风向和上水源。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1.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并在地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线(x轴方向)。
2.根据水平比例尺,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为水平比例尺的5~20倍。
3.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高度,并标上海拔高度(等高线值)。
4.量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及其相对位置。
5.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海拔高度在剖面图上相应等高线上画一个点。
6.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在曲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
7.在剖面图的下方,标上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1.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并在地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剖面线相等的线(x轴方向)。
2.根据水平比例尺,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一般垂直比例尺为水平比例尺的5~20倍。
3.根据垂直比例尺画出适当的双y轴高度,并标上海拔高度(等高线值)。
4.量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及其相对位置。
5.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海拔高度在剖面图上相应等高线上画一个点。
6.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在曲线内画上阴影以示剖面起伏情况。
7.在剖面图的下方,标上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倾斜剖面线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地形剖面图是否正确。
①观察剖面线上的关键点是否与剖面图一致,例如:起点、终点、最高点和最低点等。
② 观察剖面线上最高区域和最低区域的海拔范围(尤其是河谷)是否与剖面图一致。
③观察剖面线上的同一条等高线被穿过的次数是否与剖面图一致。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2)确定是否通视。
① 等高线“高密低疏”,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高疏低密”,凸型坡,无法通视。
② 若两地有山脊存在,即使是凹形坡也不能通视。
讲练结合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 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2.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D
解析: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规划公路最低处0-100米,最高处为100-200米,高差为0-200米,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A正确;结合图中指向标可读出规划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结合图中比例尺可知长度不超过4千米;没有穿越山脊。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④海拔最高且位置居中,瞭望范围最大,D正确。
讲练结合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处。
答案:G
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
1.梯田
考试中的变式
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
2.沙丘
风从沙丘的缓坡一侧吹来,考试中要注意指向标的变化
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
3.地上河
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
4.喀斯特地貌
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
5.风蚀蘑菇
6.岱崮地貌
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
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又称为:桌形山或方形山。
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图
7.冲积扇
8.海蚀地貌
易混释疑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范围较大,外围与平原相接,过渡不明显。
洪积扇是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体,主要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多次洪积过程形成。顶端砾石粗砂让水分渗漏很深,使土地较干燥。外缘由粉沙和黏土组成,像隔水防渗膜,使扇缘土地湿润,甚至抬高地下水位,形成喷泉。
重庆三县耕地撂荒
(1)耕地角度分析: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
(2)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
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收入大大降低。
(3)建议: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
西北和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短缺
(1)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地的阻挡,降水少,蒸发强。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多。
(2)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土层薄,土壤保水能力弱;岩石裂隙、漏斗、地下溶洞发育,地表降水易下渗至地下深处,开采利用困难;水利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
云贵高原改玉米为多年生牧草
种植玉米需要翻动土壤,加剧了水土流失,特别是土壤流失;牧草是多年生草本,种植时不需翻耕,固土作用明显;牧草根系发达,涵养水源作用明显;牧草产量大,用来发展养牛业和其他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高。
人口外迁以恢复自然生态
(1)赞同:当地山高水少,自然环境恶劣;石漠化严重,不宜耕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成本高,难以脱贫。
(2)不赞同:当地居民世代居住在这里,感情上不舍,不愿意搬迁;异地搬迁成本较大;不适应迁入区环境而出现返迁现象;已找到有良好成效的治理石漠化的方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等,可以实现人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