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朱德的扁担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朱德的扁担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6 21: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成功标准:
1.我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插图等方法,理解“会师、粉碎、围攻”等词语。
2.我能借助关键词句,清楚地讲述《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内容。
3.我能通过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朱 德
16.朱德的扁担
朱德使用过的扁担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敌人 毛泽东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争着去 山高路陡
难走
灾难 难题 遇难 难过

两两合作学习,每人朗读一段,从每段话中找出关键语句。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会师——粮食不多——藏扁担——不藏扁担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下山挑粮?
挑粮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为什么?
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时间
人物
地点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队伍会合。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什么是根据地?
为了巩固根据地,红军会做什么?敌人呢?
在这样的环境中,什么很重要?
军事指挥中心
粮食
红军:加强防守,及时供给,保证能坚持到最后。
敌人:不断进攻,阻拦供给,争取最短时间攻下。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为什么要下山挑粮?
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保障后勤供给,不得不下山挑粮。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挑粮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为什么?

积极
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
思考:
朗读课文,说说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朱德与战士们的装束一样朴素。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夜以继日,万分辛苦,晚上也得不到休息,比战士们更劳累。
大家为什么藏了那根扁担?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战士们觉得朱德同志白天去挑粮,晚上熬夜工作太过辛苦。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同志完全了解战士们对他的体贴与关心,他这样做是想告诉战士们不要藏他的扁担了,表达了他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伙夫头朱德
1927年一天,朱德受党组织委托带着教导队去谈判,途中住在一个祠堂里,半夜突然被土匪包围。土匪冲进祠堂,看到一个人年龄很大,穿着破旧的军服,脚蹬草鞋,很不起眼,就问他:“你是什么人?”这个人说:“我是伙夫头。”土匪又问:“你们的司令在哪里?”他指指后面的房子说:“在那边。”土匪信了,就往后走。“伙夫头”立刻从窗户跳出,脱离了危险。这位穿着简朴,就像个普通做饭的“伙夫头”,不是别人,正是土匪要抓的朱德。
1.和小伙伴聊聊你对朱德同志的新认识吧。
2.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