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洪秀全早期经历
1814年:生于广东花县,家境贫寒。幸得族人相助,7岁入私塾读书。
1828年:14岁,赴广州应试落第。
1836年:22岁,应试再落第,收到基督小册子《劝世良言》,未读,藏之。
1837年:第三次落第;沮丧返家;大病,产生幻觉:见上帝和耶稣;始读《劝世良言》
1843年:29岁,第四次落第,创拜上帝教。
假如,洪秀全科举成功,还会有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吗?为什么?
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材料1:战费与赔款的转嫁,银贵钱贱的压榨,赋税徭役的重担,官府衙门的贪索,以及大批农民的丧失土地,大量游民的失业流亡,就使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主义和农民大众的矛盾空前激化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洪秀全(1814-1864)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②清朝统治腐败,剥削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1.背景:
4
2.过程: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内讧)
后期防御战
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1856
3.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平分土地,绝对的平均主义
(2)评价:①革命性: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革命性
②落后性:仍然追求小农经济,未能超越封建主义的范畴
③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
①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教育:设立新式学堂
④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1)内容: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思考:封建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失败了?
失败根源:农民阶级历史的局限性。
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他深居宫中,务求享受做皇帝的福,对于政事则不放在心上。宫廷的建筑,宫女的征选,金银的聚敛,官制宫制的规定,这些事情是太平天王所最注意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贪图享乐
*争权夺利
*目光短浅
问题: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8
(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狭隘,目光短浅,没有摆脱封建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失败原因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装备洋枪的淮军
李鸿章组建淮军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包括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其中满9汉2。乾隆四十四年(1779),设11处总督,满7汉4 ;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总督:1872—1875年间,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1876-1883年间,8处总督全为汉员。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问题: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汉族官僚地位上升,中央权力下移。
影响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广西山多田少,地皆硗确,物产甚稀,居民谋生无计,十室九空,冻馁难堪,盗心易动;林峦太密,盗迹易藏;得、梧二郡,界连东粤,伏莽尤多。
——清廷自述《粤寇起事纪实》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思考: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背景
时间
指导思想
代表
成就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筹办海军
新式教育
结果及评价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中体西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中央)
(地方)
湘
淮
集
团
地主阶级洋务派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采西学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19世纪60年代,打着“自强”旗号,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福州船政局马尾船厂
19世纪70年代起,打出“求富”旗号,洋务派兴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筹 划 海 防
南洋海军
北洋舰队主要舰船
1862年开办京师同文馆
早期赴美幼童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
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背景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代表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成就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
民用工业
筹办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三大水师
新式教育
创办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结果及评价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失败原因:单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进步性:
(1)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开启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地区 危机 应对
新疆 新疆内乱;阿古柏入侵; 俄国占领伊犁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建省
越南 (藩属国) 法国控制越南; 中法战争爆发 击退侵台法军;镇南关大捷;法占越南;台湾建省
台湾
新疆内乱;
阿古柏趁机入侵;
俄国占领伊犁地区
1878年左宗棠
收复新疆;
1884年,新疆设省
1883年,法国控制越南,
中法战争爆发;
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省
1.原因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大,蓄谋侵略中国(大陆政策)
2.过程
丰岛
旅顺
威海卫
平壤
黄海海战
丰岛战役: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
↓
平壤战役(1894.9)
↓
黄海海战: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失去制海权)
↓
威海卫战役(1895.2)北洋舰队覆灭
甲午中日战争
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所题挽联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
海军提督 丁汝昌
在威海战役失败后自杀殉国
左宝贵
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回族将领
林永升,北洋水师经远舰管带,黄海海战中,与四艘日舰奋战,英勇无畏,因中敌弹,船沉人亡
被日本掳去的镇305mm主炮炮弹,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
3.结果
主要内容
(1)承认朝鲜独立
(2)割三岛;
(3)赔2亿
(4)开四口
(5)许设厂。
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设厂:列强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
概念辨析: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商品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是指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贷款、设厂、修路、开矿)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促使中华民族新觉醒,各阶层救亡运动高涨。
背景:甲午战败助长了列强侵华野心。
表现:(学习聚焦)
三国干涉还辽;
借款即资本输出——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伤痛耻辱 换来 国家转机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