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时间 总课时 1课时
课型 延升拓展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2.会用所学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地用所学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知识点 会正确地用所学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乐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预学目标 预 学 活 动
使学生通过自学列出知识图。 预学单: 1.梳理单元知识,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各知识点以及它们的联系。 2.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一、谈话引入 师:到今天为止,第三单元的知识都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整理课。 二、预学交流 师:昨天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把你的整理提纲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共学目标 共 学 活 动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2.会用所学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共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有哪些? 活动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整理 (一)出示学习单: 1.说一说:本单元的各知识点以及它们的联系。 2.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什么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要乘2?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要乘6? 3.疑一疑: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二)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交流[合作交流1] (三)集体交流,反馈点拨 1.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质疑 2.教师板书(1)特征 (2)表面积 (3)体积与体积单位 (4)容积与容积单位 3.质疑:哪些知识你还有疑惑? 4.知识点沟通比较[思辨落实点1]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不同点与相同点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联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面积棱长长方体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 :两个相对的面时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 表面积体积容积意义6个面的总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长方体S=2(ab+ah+bh)V=abh=ShV=abh=Sh正方体S=6a2V=a3=ShV=a3=Sh常用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升、毫升
质疑: 1.为什么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要乘2?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要乘6? 2.表面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与体积呢? 3.1立方厘米多大?1立方分米多大?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活动二:巩固新知,灵活应用[作业落实1] 板书信息:李叔叔要做一个玻璃鱼缸,棱是用角钢做的,四周都是用玻璃做的,底面是用铁板做的,这个鱼缸的长是6分米,宽是3分米,高是4分米,水深3分米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1)做这个鱼缸需要多少分米的角钢? (2)做这个鱼缸需要多少铁板? (3)需要多少玻璃? (4)这个鱼缸占多少空间? (5)现在鱼缸装了多少升水? (6)如果投入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会不会溢出呢? (一)出示学习单: 1.想一想:每个问题分别求什么? 2.练一练:完成上面6道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校对。 3.理一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二)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交流[合作交流2] (三)集体交流,反馈点拨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板演的同学介绍思路,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补充。 3.小结:平时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信息自己提问,培养学生分析条件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提问的过程中,对表面积、棱长、体积和容积等都有系统的巩固。] 活动三: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练习:书P43第2、3、4题[作业落实2]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 2.问: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3.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6页
延学目标 延 学 活 动
再次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一个花坛,底面是边长1.4米的正方形,四周木条围成,高0.9米。 这个花坛的占地是多少平方米? 用泥土填满这个花坛,大约需要多少方泥土?(木条的厚度忽略不计。) (3)做这样一个花坛,四周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条?
板 书 设 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1)特征 (2)表面积 (3)体积与体积单位 (4)容积与容积单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