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7 14: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本节课中的重点知识就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引申的知识也较多,只有各个知识点反复练习才能牢牢的掌握知识点。
1.在“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的位置大致在   ;
(2)当把蜡烛放到2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原理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会慢慢消耗,光屏上烛焰的像将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5)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烛的像。
2.小李和同学一起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如果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下”)调;
(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到C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时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4)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3.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两侧。
(1)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如图当蜡烛移到20cm处时,移动光屏到80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cm处移到10cm处时,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cm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这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是 ___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相同   上。
(2)若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那么此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在光屏上已经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时,要使屏上的像变大,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蜡烛   透镜,并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某次实验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此时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5.小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直线 B.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2)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屏上的像清晰时,小梁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该向   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蜡烛逐渐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烛焰的像随之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   (举一例即可);
(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
(5)如图中有四幅示意图,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位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7.小明用焦距为15.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各器材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实验时,若一只苍蝇落在了凸透镜上,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苍蝇的像。
(4)小明将一副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向   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即可重新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8.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图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
序号 直径 焦距
甲 5cm 30cm
乙 4cm 10cm
(1)实验中选用   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2)图中出现的像不在光屏的中心,其原因是   ;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
(3)正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后,再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这时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从很远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时,物体移动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10.如图所示为“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情景,所用透镜焦距为10厘米。
(1)请填写实验器材的名称,在图中,A是   ,B是   ;
(2)调节实验装置时,应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为   厘米,光屏上可以看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不移动凸透镜的情况下,把蜡烛移到   厘米范围内时(选填“小于30”、“30~40”或“40~50”),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   ;
(2)若凸透镜焦距为,当烛焰距凸透镜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   (“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5)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12.如图甲所示为沈阳机场登机口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一秒辨身份。小平利用“F”字样的LED光源(“F”高)、光屏(贴有网格纸)如图乙所示,焦距的凸透镜和光具座等器材,对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的规律,做了如下探究:
(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为了使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他应适当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调整,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当光源向右移动到距透镜   cm开始,将不再是人脸识别系统的成像特点;
(3)下表是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测量的结果,表格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内容是   。
次数 物距/cm 物高/cm   像高/cm 成像情况
1 50.0 10 12.5 2.5 倒立、实像
2 40.0 10 13.3 3.33
3 30.0 10 15.0 5
通过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凸透镜所成的像将   ,像距将   (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他又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将原透镜换成焦距是的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度数合适的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3.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   。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   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   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   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继续完成了两个实验:
①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②取走眼镜片,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后,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D.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14.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明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此时所成的像与   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如果此时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蜡烛的像    (填“完整”或“不完整”);
(4)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
(5)请画出从烛焰射向透镜的光线AB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    。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一成像特点;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35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再移动光屏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4)如图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答案
1.(1)同一高度 (2)缩小 (3)投影仪;可以 (4)向上 (5)能
2.(1)同一高度 (2)完整;上 (3)右;放大 (4)凹透镜;近视
3.(1)同一高度;15.0 (2)左;缩小;照相机 (3)D
4.(1)高度 (2)缩小 (3)靠近;远离 (4)正立、放大的虚像(答中一点即可)
5.(1)B (2)II;变大 (3)远离;减小 (4)上升
6.(1)10 (2)上 (3)放大;幻灯机 (4)左 (5)B (6)不变;变暗
7.(1)同一高度 (2)照相机 (3)没有 (4)右
8.(1)10.0 (2)同一高度 (3)照相机;左;变小 (4)发散
9.(1)乙 (2)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下 (3)靠近凸透镜;变小 (4)大于
10.(1)光具座;光屏 (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30.0;缩小;40~50
11.(1)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位置 (2)放大;投影仪
(3)左;变小;能;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下 (5)右
12.(1)同一高度 (2)左;缩小;20 (3)像距/cm;变大;变大 (4)远视
13.(1)同一高度;75.0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变短;向上 (3)C;A (4)近视;D
14.(1)10.0 (2)主光轴 (3)缩小;实;照相机;完整
(4)不能;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所提供的长度
(5)
15.(1)同一高度 (2)放大;投影仪;45cm (3)55 (4)凸透镜;远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