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延伸的知识最多,同时比较灵活,可以和其他相关知识点串在一起出题,最近几年长出现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A.只出现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小峻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 、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则可以将凸透镜向 调节。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前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的中心在 上。如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摆放蜡烛和凸透镜,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 、 (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的像;
(3)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上” 或 “下”)移动。此时要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应该向 (“上” 或 “下”) 移动凸透镜(不准移动光屏和蜡烛)。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 ;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5cm刻度线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将会看到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光屏上像的形状 (选填“变”或“不变”),像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如图所示,小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要使像变小一些,应该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后,再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
(4)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在不移动蜡烛与凸透镜位置的条件下,若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光源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透镜(选填“凹”或“凸”),因为该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下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6.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象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4)如图丙,当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
A. B. C. D.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晋将该凸透镜安装到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 1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3)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 10cm(选填“大于”或“小于”);
(4)接着小晋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之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最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此时光屏上成的像应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2)上述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至5cm位置处,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向 (填“左”或“右”)移动。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上述实验过程中,若不改变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在凸透镜前方放一个透镜,光屏要向右移才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透镜最有可能是 透镜。
9.如图,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前,小明利用图1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在安装调节时发现所成像在光屏的位置如图2,则他应首先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
(2)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8.0cm处时(图中未画出),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在 (选填“光屏”或者“蜡烛”)一侧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 的虚像。
(3)如图3所示,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图3中光屏未画出),使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小明将蜡烛在图3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再一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可能是 ;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位于图 (选填“A”、“B”或“C”)位置,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图丁中,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它的镜片为 (选填“凹”或“凸”)透镜。
11.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
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
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 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两空均选填“上”或“下”)
(4)将图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 (能、不能)再次成像。原因是 。
(5)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像,应将光屏向
(左、右)调节。
(6)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 (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烛焰的像暗了一些)。
答案
1.(1)10.0 (2)能 (3)B (4)D
2.(1)10.00 (2)倒立;放大;投影仪 (3)右 (4)下
3.(1)同一高度;10.0 (2)倒立;缩小 (3)放大;投影仪 (4)上;下
4.(1)同一高度 (2)缩小 (3)远离;变大 (4)上 (5)不变;变暗
5.(1)10 (2)同一高度 (3)放大;左 (4)凹;发散 (5)C
6.(1)12 (2)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蜡烛在焦点处 (3)上;光屏上移 (4)Ⅱ;倒立 (5)变小;C
7.(1)同一高度;小于 (2)放大;倒立 (3)缩小;倒立;大于 (4)近视
8.(1)12.5;等大 (2)左;照相机 (3)凹
9.(1)上;同一高度上 (2)不能;光屏;放大 (3)放大 (4)左;变小
10.(1)10.0 (2)放大;投影仪;漫 (3)物距等于焦距(或u=f) (4)完整;变暗 (5)B
(6)近视;凹
11.(1)会聚 11.0 (2)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 (3)放大 投影仪 靠近
12.(1)同一高度 (2)倒立 缩小 照相机 (3)上 下 (4)能 光路可逆 (5)左 (6)烛焰的像暗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