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22级高二统编历史新教材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储备、交换等。商业贸易是交换的主要形式,人们
通过商贸互补余缺,丰富了物质生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程标准】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封面中的这幅图叫什么?
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同学们可从图中人物的发型、服饰等要素猜测其时空?
《姑苏繁华图》中描绘:丝绸店铺共14家棉花、棉布业共23家;染料染业共4家;蜡烛业共5家;凉席业共6家;衣服鞋帽手巾业共14家;钱庄典当业14家;洋货业共2家;皮货行1家……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概念解析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它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后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而进行商品流通的活动,称之为商业。
商业发展基本要素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国家政策
贸易通道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商业贸易产生的时间、条件及表现。
市,《说文解字》释为“ 买卖 所之也” 。《古史考》说是“ 神农作市” ,神农氏大约处在原始社会的中石器时代,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耕作,人们收获的食物比旧石器时代的渔猎采集时要多,相近的氏族部落之间用多余的物品进行交换,这便是市的萌芽。
社会分工
产品剩余
私有制
交换
商业贸易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
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
2.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交换的出现。
3.目的: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本质是一种交换,而交换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时间 表现
商
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两宋
元明清
①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②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③官府和贵族掌握商业
①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出现私商); ②重农抑商政策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北宋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瓦子)
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③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5-36,完成古代国内贸易的表格
工商食官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1.商朝
①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②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
③官府和贵族掌握商业
材料1:商族人的祖先契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部落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称呼的由来。 ——《中国商邦》
2.周:工商食官制度
百工
官贾
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
材料2:《国语·晋语》:“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周礼》“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
【思考】据材料2,分析“工商食官”的本质
本质:政府对工商业垄断性经营的制度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3.春秋战国: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出现私商)
儒商始祖
子贡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结驷连骑,抗礼诸侯。
仲父
吕不韦
囤积居奇;
投机政治;
操持国政;
事败自杀。
女商人
巴寡妇清
寡妇持家;经营丹砂;
始皇礼遇;待之国宾。
治生之祖
白圭
乐观时变,善为商贾。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陶朱公”范蠡
功成身退;泛舟五湖;
三致千金;三散家财。
【思考】根据材料3,分析出现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的原因?
材料3: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司马迁《史记》
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
②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③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济发展; ④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1.原因
(1)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问题;
(2)根本原因: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知识拓展】中国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时期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
唐宋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
汉朝
休养生息,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对商人征收重税,贬低商人地位。
明清
重农抑商政策回归传统,不鼓励商业发展
2.过程
3.目的:①直接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4.评价: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①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小农经济;②巩固封建统治
消极:明清——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4.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材料: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5.隋唐到两宋: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北宋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瓦子)交子
北宋东京城
西市
东市
材料2: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变化: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于居民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2)变化: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说明: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2020·北京高考·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B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周秦至唐代 唐末及宋后
时间
空间
管理
城市职能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县治以上才设市;严格的坊市制度
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
设市令等官员直接管理,严格控制
不受政府直接监控
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5.隋唐到两宋:
打破时间限制(夜市、晓市)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1)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2)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3)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明清时期的商帮与区域长途贸易
明清时期商帮分布图
商帮的象征——会馆
商业市镇的兴起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白银广泛使用
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
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6.元明清: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1: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维持生计而四处买卖,逐渐发展为固定职业,周人称其为“商人”,称其职业为“商业”,沿用至今。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
材料2:(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材料3: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
——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
材料4:(明)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伍袁萃《林居漫录 》
先秦:商人出现,
但官府控制为主导,地位不高。
秦汉: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方式限制大。
宋:商品经济繁盛
商人地位提升。
明清:轻商思想淡化,财富成为身份象征。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人的变化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古希腊各城邦:
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古埃及:历史悠久,金字塔壁画上有了人们在市场上交换产品的场景;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从事贸易活动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特征:①各地区商贸活动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多源性和差异性;
②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6,在亚非欧文明发展图上标注其他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世界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通道
主要贸易通道 商品种类 中国出口商品
运往中国的商品
贸易方式 贸易管理机构 唐宋
清朝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
欧洲、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
朝贡贸易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
设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年在广州设“广州十三行”。
陆路(主):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海路:两广—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
时期 中国对外贸易
汉代
唐代
宋元
汉以陆路为主
海陆并举
陆路中断以海路为主,海上丝路日益繁荣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贸易通道
【知识拓展】“朝贡贸易”
(1)含义:
(2)特点:
(3)目的:
(4)影响:
(5)瓦解: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明清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①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②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国力下降;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西方殖民势力冲击;
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影响
【思考】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为例探讨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说明商业交流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④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
⑤金融: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2)作用:
①对人类: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再生产,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起。②对中国:中国通过海、陆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③对世界:中国丝绸之路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2022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概念解析
三大
商业工具
商品经济发展
货币
信贷
商业契约
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当代汉语词典》
广义的信贷指存款放款的信用活动的总称。狭义则仅指贷款。
货币的实质是一般等价物,
可以购买任何商品。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公元前11世纪,
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春秋战国
秦朝
铜铸币
开始出现
宋朝
统一币制:
秦半两
明朝
白银货币化
清朝
公元前8-前7世纪,出现了金属铸币。
古埃及
小亚细亚
1.货币
纸币——交子、会子开始使用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指出
金币的史料价值,可以用于佐证什么历史现象?
货币的作用:(1)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
(2)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实物史料,史料价值高,可用于研究魏晋时期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及西方国家的商贸往来状况。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 海贝→铜仿制海贝
2.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 :铲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3.铸币权进一步收归中央:
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秦汉以来所铸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重量;
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质货币演进:
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6.白银货币化: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
回顾选择性必修1第15课: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规律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地区 时间 信贷史实
两河流域 前22—前21世纪
古埃及 前16—前11世纪
古希腊 前4世纪
中国 西周
春秋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
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专业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周记》中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出现了货币信贷
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飞钱;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
开始使用交子、会子,并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2.信贷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概念解析
中国古代
金融机构
钱铺
明朝
中期
当铺
南北朝出现唐朝合法
宋代
清朝
消费性动产抵押放贷
业务:兑换银钱、经营存款、开发钱票、汇兑款项、发放贷款。
银行
票号
晋商
私人银行
主营抵押小额贷款,
兼营货币兑换。
经营性的放贷、有息存款
兼营银票、钱票、会票发行及米谷典当
2.信贷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飞钱
庄票
汇款凭证
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凭纸券取钱而不必运输,钱无翅而飞,故曰“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汇票)。
结合飞钱的概念和职能,分析飞钱的意义?
庄票是由民间金融业的商户、当铺、地方商会等机构发行的信用纸币,一般没有经过当时政府的批准,流通范围仅限于发行者所在地的某一狭小范围,也有少数庄票跨区域流通。据相关史料考证,庄票萌芽于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间,形成于清初,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都不记名,凭票即付,所以庄票可代替现金流通。(本票)
结合庄钱的概念和职能,分析庄钱的意义?
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对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另一方面,减轻了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庄票的流通解决了市面找零的困难,改善并提高了发行者的营业状况,对局部金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信贷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3.商业契约
地区 时间 商业契约史实
古埃及 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 前2600年左右
古巴比伦
中国 商周
汉朝
唐宋以后
契约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
已经使用契约
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
出现契约
凡涉及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P39,填写下面表格
2021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
二、商业保障——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商业契约孕育有哪些精神?有何作用?
材料1:民间产业,其祖遗者,自有先世置买文契并祖父分书为据。若新置者,自有卖主契、中证画押为据。此乃天下之通例也。 ——[清]李渔《资治新书二集》
材料2:契约文书是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见证和凭证,具有法律功能。人们相信“空口难凭,立字为据”,“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在各类契约中,经常出现“恐口(后)无(难)凭”“立契存照(证)”之类的套语。 ——王云红《传统契约文书与中国人的契约观念》
契约精神:
自由、平等、守信精神,证据意识、财产观念。
①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 ②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契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