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内阅读基础巩固
本套试卷共五道大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敢以烦执事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4.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阙秦以利晋 阙:削减
D.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不求闻达于诸侯
B.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国以鄙远
C.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D.将焉取之 子亦有不利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
B.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伯的契机。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利害。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
D.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他援古例今,使秦穆公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众从之。律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阅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盟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无能为也己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焉置土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技艺,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原因。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5.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假:借
B.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
C.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
D.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从:跟随(《烛之武退秦师》“公从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宫之奇以其族行
C.①桓庄之族何罪 ②虢,虞之表也
D.①师还,馆于虞 ②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3.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以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D.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2)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参考答案:
一、【答案】1.B 2.D 3.C
4.(1)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解析】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济:渡河。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A项,均为连词,表目的;B项,均为副词,已经;C项,均为副词,并且。D项,动词,做/动词, 给予;故选D。
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故选C。
4.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1)是:这;判断句。(2)若:如果;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秦国的使者;乏困:缺少(的东西)。
二、【答案】1.C 2.B 3.C 4.B 5.C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句子带入原文中翻译,C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意思是“使者来往,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行李”是古今异义词,古意为“使者”。
2.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并翻译原文,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可以用排除法,首先要删除有④⑤的选项,再排除①。
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说法错误,原文是“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并没有把城池划过去。
三、【答案】1.D 2.B 3.C
4.(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那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解析】
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厌:满足。故选D。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A项,介词,对/介词,在;
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C项,代词,那/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可不译。故选B。
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C项,“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错误,原文“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故选C。
4.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若:如果;执事:您。第(2)句,因:依靠;敝:损害;其:自己的;与:亲附、结交;易取代。
四、【答案】1.C 2.A 3.C 4.C
5.(1)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晋国,哪里有满足的啊?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3)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如解释为“军队”,在语法上是错误的,句中的“军”应是名词用作动词,驻军;B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行李”是古今异义,古义是指出使的人;D项,“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盟”如解释为“盟誓”,则与语境不合,句中的“盟”应解释为“结盟”。故选C项。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无能为也己”中“为”是动词,做;“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为”是动词,给予。B项,两个“既”都是副词,已经。C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D项,两个“且”都是连词,况且,表递进。故选A项。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考生要先找到设题的区域,即烛之武说秦师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三段,圈出烛之武对秦伯所说的话,然后分析所给的几个小句子,可以采取排除的方法进行辨析。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是陈述事实,⑥“秦伯说,与郑人盟”是结果,这两句都不是烛之武劝退秦师的理由,排除这两句,故选C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从文中来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故选C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子”,对人的敬称,你;“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是……也”表判断,“是”,这。第二句中,“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厌”,满足;“既”,已经;“东”,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东面;“封”,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肆”,扩张;“西封”的“封”是名词,边界;“若”,如果;“阙”使动用法,使……减少;“焉”,怎么,从哪里;“将焉取之”的“之”是代词,代土地。第三句,“因”,依靠,凭借;“人之力”的“之”是结构助词,的;“敝之”,“敝”,损害,“之”代词;“失其所与”,“其”,代词,“与”,亲附,结交,“所与”,所字结构,所结交的人;“知”同“智”,明智;“以”,用,介词;“易”,取代,代替;“吾其还也”中“其”是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五、【答案】1.D 2.C 3.C
4.(1)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着灭亡。
(2)于是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他,捉住了虞公。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大伯不从,是以不嗣”,“从”如解释为“跟随”,则与语境不合,联系前面的语境,前面说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后面又说“是以不嗣”,意思是“因此没有继承王位”,前面应是没有继承王位的原因,此处的“从”应是“听从,依从”。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一词多义现象,既有实词,也有虚词。C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第一个“是”,这;第二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将虢是灭”应为“将灭虢”。B项,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动词,率领。D项,第一个“于”,在;第二个“于”,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错误,从文章第三段来看,应是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虢,虞之表也”,判断句;“表”,外围屏障;“从”跟随。第二句中,“遂”,于是;“袭”,进攻;“执”,捉住。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