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阅读专项(课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阅读专项(课外)(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0: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课外阅读拓展迁移
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①,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②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③,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 氏 何 厌 之 有 不 如 早 为 所 无 使 滋蔓 蔓 难 图 也 蔓 草 犹 不 可 除 况 君 之 宠 弟 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已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④,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⑤!”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郡》,有删改)
(注)①寤生:逆生。指胎儿出生时脚先出,即难产。②佗:通“他”,别的。③雉:古代度量名称,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④不义不暱(nì):对君不义,对兄不亲。⑤洩洩(yì yì):快乐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冀/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称帝王的死为“崩”,文中即此意。
B.乘,在文中的意思是兵车,古时四马一车为一乘,如“千乘之国”中的“乘”即此意。
C.黄泉,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
D.小人,多指品行不端,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之类坏事的人;有时也用在臣子对君王或晚辈对长辈说话时,指说话人自己。文中的“小人”为后一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其母姜氏受到惊吓,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如初。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致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乏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些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会①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②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 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元本本 元: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 望:察看
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 当:符合
D.兵其细也 细:小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 位卑则足羞
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士不为便,而还其故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②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③我方为政,学于何有
④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
⑤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
⑥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①以雕②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③熊蹯④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⑤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⑥,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⑦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⑧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⑨夫獒⑩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注]①厚敛:后赋,指大肆搜乱百姓。②雕:绘饰。③宰夫腼:宰夫,厨工;腼,煮。④熊蹯:熊掌。⑤赵盾、士季:赵盾,晋大夫,谥号宣,一称宣孟;士季,晋大夫,名会,字季。⑥溜(liù):通“霤”,屋檐滴水处。此指屋檐下。⑦衮(gǔn):天子之服,此指周宣王。⑧鉏麑(chú ní):晋之大力士。⑨嗾(sǒu):唤狗咬人的声音。⑩獒:高大的猛犬。
1.下列对原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B.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C.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D.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灵公。
B.“稽首”指古代一种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C.“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他高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
D.古代统治阶级称下杀上、臣杀君为“弑”,如“弑君”“弑父”。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能够
B.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空缺
C.宜子骤谏,公患之 骤:多次
D.使鉏麑贼之 贼:暗杀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厚敛以雕墙 置诸橐以与之
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既而与为公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舍于翳桑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有关的一组是( )
①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②三进,及溜,而后视之③宣子骤谏,公患之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⑤斗且出,提弥明死之⑥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晋灵公最终被杀的原因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未能有终,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赵盾。
B.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未能接受大臣进谏,荒淫无道“犹不改”,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赵盾。
C.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未能接受大臣进谏,“改之”是假,“不改”是真,并且再三企图谋杀忠臣赵盾。
D.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决心不大,边改边犯,又再次企图谋杀忠臣赵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2)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鞅变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狭也,岂不悖哉!”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B.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C.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土”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旧时也用于尊称帝王。
C.“三代”是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奈社稷何 奈……何:怎么办呢
B.座屏人言曰 屏:屏退
C.而谓左右曰 左右:随侍(从)人员
D.学者溺于所闻 溺:水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少好刑名,才堪大用。他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辅佐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他的奇才贤能被公叔座看中,并且公叔座主动向魏惠王举荐他。
B.商鞅机智过人,终遇明主。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深知魏惠王无识人之智,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后来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C.商鞅举措果敢,信念坚定。当秦孝公担心变更法度会受到天下非议而犹豫不决时,他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道理和圣人之举说服了秦孝公。
D.商鞅力排众议,主张变法。他认为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用史实劝谏秦孝公不能与因循守旧的人或拘泥于书本见闻的人共议变革。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侍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让之 让:谦让
B.奢不能难 难:困难
C.妾请无随坐 坐:坐下
D.张二奇兵以劫之 张:布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廉颇易与,且降矣且焉置土石
B.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 先帝不以臣卑鄙
C.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君知其难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妾侍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2)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4.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作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选自《左传》)
1.对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大概
C.蔓,难图也 图:对付
D.国不堪贰 贰:从属二主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辟害 焉用亡郑以陪邻
B.国之害也 是寡人之过也
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以乱易整
D.段入于鄢 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公寤生”使姜氏受惊,由此姜氏厌之,偏爱共叔段,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
B.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制邑形势险要,对于姜氏的居心,庄公十分清楚,因此没有答应。
C.共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之下,违反国家制度,肆意扩张,庄公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是出于他对兄弟的宽容,不忍下手。
D.当共叔段与姜氏密谋袭郑,完全暴露了其叛乱行径时,庄公才下令讨伐,并一举击败共叔段,足见其老谋深算。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参考答案:
一、【答案】1.B 2.A 3.D
4.(1)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
(2)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掘土地直到见了泉水,然后挖地道(与母亲)相见,又有谁能说不是在黄泉下相见的呢?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姜氏”“所(地方)”“蔓草”“君”“宠弟”,虚词“之”“为”“犹”,语气词“也”,“何厌之有”为宾语前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为之所”中“之”为代词,代指太叔,意思是“给太叔安排个适当的地方”,意思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无使滋蔓”意思是“不让他的势力蔓延”。“为之所”“无使滋蔓”语意完整,应在“无使”前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对“崩”字的解释无误,但在本文中它不是此意。根据原文语境,“崩”应该解释为“垮台、倒台”。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说法不妥,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行:做。不义:形容词作名词,不仁义的事情。自毙:自取灭亡。子:您。姑:姑且。(2)何患:宾语前置,相当于“患何”,担心什么。阙:通“掘”,挖掘。隧:名词作动词,挖地道。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然:代词,代庄公对姜氏发的誓言。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作武姜。(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做了国君,武姜替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如果长超过三百丈、高超过一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城,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将来恐怕您会控制不住。”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回答道:“姜氏有什么满足呢?不如趁早给太叔安排个适当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都同时听命于自己。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将祸及自己。”
(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划归自己所有,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垮台。”
太叔修建城郭,聚积粮草,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京城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地。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地。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颍,并向她发暂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不久他又后悔这么说。颍考叔当时是颍谷镇守边疆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赐给他食物。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颍考叔)回答说:“我家里有母亲,总是吃我给她的食物,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回去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啊!"颍考叔说:“请允许我大胆地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把此事的因果告诉了他,并且告诉他自己已经感到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掘土地直到见了泉水,然后挖地道(与母亲)相见,又有谁能说不是在黄泉下相见的呢?"庄公听从并按颍考叔的话去做。庄公进入隧道,赋诗说:“走进隧道当中,心里和乐自得!”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自在!”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君子说:“颍考叔是笃厚的孝子。他爱自己的母亲,还把这种孝心推及庄公身上。《诗经》上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久赐予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二、【答案】1.B 2.A 3.B 4.A 5.D
6.(1)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2)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
(3)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后世的为政者政学分裂,不敢与先王之时进行比较,“望”同“方”,意为“比较”。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两个“则”都解释为“就”。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比;第二个“于”也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C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D项,第一个“以”相当于“于”,在;第二个“以”是目的连词,来。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能通经缉文”的主语应该是“自好者”,所以“自好者”应放在后一句中,即从“玩岁”后断开,排除AD两项;“昔”指“过去”,在句中应是修饰“所习者”,是“所习者”的定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先把握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然后要到文中圈出这些句子,再看作者是否赞赏。题中,(1)“学无异习,政无异术和(2)“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都源自第一段,是对“先王之时”的回顾,在这一段的结尾,作者说“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由作者的这句话可知,(1)(2)都是作者赞赏的;(3)“我方为政,学于何有”源自第二段,是对“后世之学”的分析,从第二段最后作者的感叹来看,“嗟夫,后世……”,可见作者是不赞成这些做法,且“我方为政,学于何有”是作者模仿后世言治者的话,其中暗含讽刺。(4)“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源自第四段,这是作者叙述石鼓书院的情况,只是叙述事实,不存在赞同与否。(5)“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从“未必”可知,作者是不赞同的。(6) “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源自倒数第二段,是对在书院读书学子的肯定,从最后“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所获与”可知,作者是赞同的。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选项中的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题中,D项,“文章以驳论为主”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先肯定先王之时的学政一体,接着指出后世的政学分裂,二者形成对比,紧跟着作者肯定三位官员重修书院的做法并对学子提出希望,可见应该是“立论”为主。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中,“此……也”,判断句;“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明”,明了;“成”,成功。(2)中,“则”,那么;“安得”,怎么能;“为”,介词,替;“之”,代词,他们;“言”,说;“以”,目的连词,来;“劝”,劝导;“夫”,那些;“为政”,施政;“而”,却;“学者”,古今异义,学习的人。(3)中,“不惟”,不只;“望”,愿望;“如此”,像这样;“抑”,或许;“于是”,古今异义,从这里;“获”,收获。
【参考译文】
先王的时候,用学习作为为政之道,学习源于为政的需要,而为政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没有怪异的习惯,政令没有怪异的方法。从朝廷到郡国,从郡国到天下,追根究底,离不开这两件事。所以士人不求学,就会有诡异的言行;政令不源于学习,就不会有准则法度。君臣之间从上到下,对待我们的办学,犹如农人有田地,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不耕耘,就没饭吃,年终时就有忧虑。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划一且风俗等同,就是这个缘故呀。
后世之人学习,大概兴盛于先王之时。仪容举止之安详,饮食之丰富,教诲约束之严格,先王之时未必达到这个地步;然而只是为了学而学,只是为了施政而施政,整天聚在一起,贪图安逸,所追求的不过是能够通晓经文,以取得科举登第,得到功名后,昔日所学习的东西,很快废弃忘却。一旦看到书本或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之事,就说:“我刚从政,有什么好学的?”唉!后人提到治理天下的人常常不敢仰望先王之时,大概是因为学习与为政分开了!
国家办学之道已经很完备了,十户的小地方有老师和弟子,州县的官吏用办学作为扬名之道,难道仅仅全是为了观美吗?大概想恢复先王的旧道,通过学习来施政。只是最终没能符合上司的心意,这是士大夫与求学之人的错呀。
衡州的学校叫石鼓书院什么的,其由来已久,中途曾经迁到城南,士人认为不方便,又搬回原来的地方,这事来自前教授施君鼎。石鼓的学校,占据潇、湘之要道,挟带着山岳之名胜。它搬迁时,还没有新教室。提点刑狱王彦洪、提举常平人郑君丙、知州张君松,都于乾道乙酉年上任,这时正有战乱,三人职责不同但责任均担,虽每天忙得要死,然而都知道办学是为政之本,战乱只是小事,就授命教授苏总龟,让他马上修葺学校。不久学校修成,战乱也结束,环视三人的地盘,整齐严谨,太平无事。
战乱结束且太平无事,未必立马是学习所致,而我上表称赞他们,大概是欣赏他们三人懂得先王重视学习的原因,在军情紧急之际,仍然不敢忘记办学,学校修成并且治兵有功,治理地方有政绩,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衡州全部士人,知晓三人的心思,就住在这所学校里,不只是专心学习,还学习以后的为政之道;不只为了科举登第,还想到报效君王,泽被苍生之业。使为政与学习再次合而为一,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三、【答案】1.D 2.A 3.B 4.B 5.D 6.C
7.(1)周宣王执政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2)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此时)他把戟掉过头来抵御晋灵公的其他甲士,使赵盾免于祸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这段话是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可以免去弑君的罪名了”,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董狐”“良史”“赵宣子”“良大夫”等,然后依据句式、句意和语法结构进行排除,前面说“董狐”,后面说“赵宣子”,“古之良史也”与“古之良大夫也”,句式一致,这就排除A项;前面说董狐“书法不隐”,从结构一致的角度来看,后面应是“为法受恶”,这就排除C项;“越竟”和“乃免”之间不能断开,这就排除B项,故选D项。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庙号……如高祖、太宗、灵公”错误,其中灵公是谥号,不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故选A项。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中“阙”如解释为“空缺”,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由文中的“补过”可知,“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说的是“周宣王执政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句中的“阙”应解释为“过失”。故选B项。
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B项,“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而”是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假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而”是转折连词,可译可不译。A项,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目的,来,用来;C项,两个“为”均为动词,做,担任;D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在。故选B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意思,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有关的一组”,考生要抓住“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这些信息,然后分析所给的句子,可以采取排除的方法。②“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为士季的行为举动,不是赵盾的;⑤“斗且出,提弥明死之”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无关;⑥“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为翳桑饿人灵辄对赵盾的奋力保护。排除这三句,故选D项。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项,“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赵盾”错误,“晋灵公……能够接受大臣进谏”错误,从第一段晋灵公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接受大臣的进谏。B项,“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赵盾”错误,这两项把宣子与赵盾视为两个人,不正确。D项,“能够接受大臣进谏”错误,从文中来看,也并未真改,说“边改边犯”也不对,文中说的是“犹不改”。故选C项。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衮”,天子之服,此指周宣王;“阙”,过失;“惟”,只有;“补”,弥补;“之”,代词,代前面周宣王执政的过失。第二句中,“既而”,后来,不久;“为”,动词,做;“介”,甲士;“倒戟”,掉转戟锋向自方攻击;“以”,目的连词,来;“御”,抵御;“徒”,指其他的甲士;“免”,使动用法,使……免于灾祸;“之”,代词,代赵盾。
【参考译文】
晋灵公不行为君之道:征收重税用来绘饰宫墙;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来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情形;厨子煮熊掌没有熟透,就杀了他,把尸体放在畚箕里,让宫女背着走过朝堂。赵盾和士季看到死尸的手,问起缘故,为此事感到担心。(他们)准备进谏,士季说:“同时进谏如果不被采纳,那么就没有人接着劝谏了。我先去,如果晋灵公不听,您再接着劝谏。”士季向前走了三次,行了三次礼,到达屋檐下,(晋灵公)才抬眼看他,说:“我知道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人谁没有过错?有了过错但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诗经》上说:‘事情无不有个好开始,但很少能有好的结果。’如此一来,能够改正错误的人就很少了。如果君王能够有好的结果,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岂止只是群臣依靠它。《诗经》上又说:‘周宣王执政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说的是能弥补过错的事。国君能够弥补过错,就不会荒废国君的职事。”
(晋灵公)还是没有改正。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烦他,便派麑去刺杀他。清早去赵家,(看见)赵盾卧室的门已经开了,他穿得整整齐齐,准备入朝。时间还早,赵盾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麑退出来,叹口气说:“不忘记对国君的恭敬,真是百姓的依靠。刺杀百姓的依靠,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命令,就是不守信用。不忠与不守信用,我总占有一样,不如死了好。”于是,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埋伏下甲士,打算攻击杀死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察觉了,快步登上殿堂,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三杯,就不合礼仪了。”于是就扶着赵盾下了殿堂。晋灵公唤出猛犬(猛扑赵盾),提弥明上前搏斗杀死了它。赵盾说:“遗弃人才而用猛犬,犬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边搏斗边退出,提弥明为掩护赵盾被杀。
从前,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看见灵辄饿得厉害,问他有什么病。(灵辄)说:“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食物吃,他留下一半。问他为什么,(他)说:“给贵族当奴仆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不远了,请让我把这些食物留给她。”(赵盾)让他吃完,并且给他准备了一筐的饭和肉,放在袋子里给了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此时)他把戟掉过头来抵御晋灵公的其他甲士,使赵盾免于祸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翳桑那个挨饿的人。”问他的姓名、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了出去,接着自己也逃亡了。
这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没有走出晋国的国境就返回朝廷。太史(董狐)记道:“赵盾弑其君。”并将史书在朝廷上拿给群臣看。赵盾说:“事实不是这样。”(董狐)说:“你身为执政大臣,逃亡却没走出国境,回来也不讨伐逆贼,不是你弑君又是谁?”赵盾说:“哎呀,《诗经》里说,‘我太怀念故国,反而给自己带来悲戚’,这说的大概就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可以免去弑君的罪名了。”
四、【答案】1.B 2.A 3.D 4.B
5.(1)我刚才以君为先以臣为后,因而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你,就该杀掉你。大王答应了我。你赶紧逃离吧,(否则)将被擒拿。
(2)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段话是说“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考生要注意句中的“而”“是以”对断句的作用,还要注意几组对称句式的结构特征,如“不可......而可......”“论至德者……成大功者……”“苟可以强国……苟可以利民……”等。ACD三项把这些对称的句式都拆散了,故选B项。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错误,“庶孽”指庶子,妾所生之子。犹树之有孽生,故称。庶与“嫡”相对,非正妻所生之子;孽,非嫡妻所生之子。故选A项。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学者溺于所闻”中“溺”如解释为“水淹”,则与句子中的语境不合,这句是说“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句中的“溺”应是“拘泥”的意思。故选D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错误,该信息与原文表述不符,文中说的是“卒不去”,应该是“最终没有离开魏国”。故选B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方”,刚刚,刚才;“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因”,因而;“即”,如果;“之”,代词,代商鞅;“许”,答应;“疾”,赶紧,赶快,快速;“去”,离开;“见禽”,被动句,“见”,表被动,“禽”同“擒”,擒拿。第二句中,“反”,反对;“古”,指旧法;“非”,动词,非难;“循”,沿袭;“足”,值得;“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赞美,赞扬。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来看望他,说:“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然小,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公孙鞅,不要让他走出国境。”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公叔座召来公孙鞅,道歉说:“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刚才站在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假如不任用你,就该杀掉你。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就要被擒。”公孙鞅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最终没有离开魏国。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公叔座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难道不是糊涂了吗?”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卫鞅打算交更法度,(秦孝公)又害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 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称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所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不贤的人被礼制所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 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 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称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 长,最终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五、【答案】1.D 2.B
3.(1)当年我服侍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的时候,亲自捧着饭碗前去招待的将士有数十位,他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和贵族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部都分发给手下将士。
(2)秦王听说赵军的粮草通道已经被切断,便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长平。
4.①赵括缺乏实践,对战争的残酷估计不足。②赵括不能礼贤下士,急于追求利禄。③赵括用人轻率,贸然出击。
【解析】1.A项,让:责备。B项,难:反驳,驳诘。C项,坐:定罪。
2.A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B项,介词,因为。C项,介词,在/介词,表比较,比。D项,介词,他的/代词,其中的。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关键词:将(做大将)、身(亲自)、与(给)。第(2)句关键词:如(动词,往、到)、发(征发、征调)。“民年十五以上”,定语后置句式要翻译出来。
4.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概括。从“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可概括出赵括缺乏实践,对战争的残酷估计不足。从“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可概括出赵括急于追求利禄,不能礼贤下士。从“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可概括出赵括用人轻率,贸然出击等。
【参考译文】
秦军屡屡打败赵军,廉颇便下令赵兵坚守营垒不出战。赵王以为廉颇损失惨重而更加胆怯,不敢迎战,愤怒之余,就多次责备他。这时应侯范雎又派人带上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畏惧的,只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极易对付,而且他也就快投降了!”赵王于是任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道:“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望就重用他,这就像是粘住调弦的琴柱而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不听。当初,赵括从小习读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能够与之相比;他曾经与父亲赵奢探讨兵法,赵奢也难不住他,但始终不肯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缘故,赵奢说:“领兵作战,是人死亡的险境,而赵括谈起来却轻松自如。赵国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即将出发,他的母亲上书赵王,说赵括不可用。赵王问:“为什么?”赵母回答道:“当年我服侍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的时候,亲自捧着饭碗前去招待的将士有数十位,他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和贵族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部都分发给手下将士;他自接受任命之日起,就不再过问家事。而赵括刚刚成为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军吏拜见,大小军官没有人敢抬头仰望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绢帛,他全部都搬回家藏起来,每天看到可买的良田美宅就买下来。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其实他们父子是心思迥异的两个人,还望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赵母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因此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大王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她的请求。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担任大将,便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改王龁为副将,并在军中下令:“有谁胆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一律处死!”赵括来到军中,废除原来的所有规定,更换军官,下令出兵攻打秦军。白起佯装战败逃走,布置下两支奇兵截击赵军。赵括乘胜追击,直捣秦军营垒,秦军坚守不出,赵军无法攻克。这时,秦军的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外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也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武安君白起派轻兵前去袭击,赵军迎战失利,便坚筑营垒等待援兵。秦王听说赵军的粮草通道已经被切断,便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长平,阻断赵国的救兵及粮食。齐国、楚国增援赵国,赵军缺乏粮草,向齐国请求借粮,齐王不同意。
到了九月份,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赵军内部暗中互相残杀,吞食人肉。赵括心急如焚,便下令赵军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队人马,轮番进攻。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与秦军搏战,被秦兵射杀。赵军于是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秦国。白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却不愿归顺秦国而去归附赵国。赵国士兵多反复无常,如果现在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患。”于是用欺诈的手段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较小的回到赵国。前后共杀死赵国虏兵四十五万人,赵人大为震惊。
六、【答案】1.B 2.B 3.C
4.(1)蔓延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2)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解析】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都:城邑。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A项,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B项,均为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把/介词,用;D项,介词,到/介词,对。故选B。
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C项,“是出于他对兄弟的宽容,不忍下手”错误,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庄公这样做是纵养其恶,使其不断膨胀,让他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故选C。
4.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1)犹:尚且,还;况:何况。(2)与:交给;事:侍奉;弗:不;生民心:使百姓产生二心。
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