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综合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且贰于楚也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下列句中加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军:驻扎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以乱易整 易:交换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3.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庞然大物
C.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子亦有不利焉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且贰于楚也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越国以鄙远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且使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嬴请三帅,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选自《左传》,有删改)
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管理
B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市:做买卖
C.且使遽告于郑 遽:立即
D.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冀:希求
8.下列对最后一段画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C.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驻守在郑国的杞子派人告诉秦穆公,让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自己可以做内应。
B秦国老臣蹇叔不赞同劳师袭远的做法,但利令智昏的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意见。
C.晋国老臣原轸认为秦穆公贪婪伐郑,是天赐晋国良机,决心截击秦军营救郑国。
D.秦穆公虽因贪图灭亡郑国的利益贸然出师,但失败后能勇于认错,不失为英明的君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齐湣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①,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熟虑之。”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魏之安邑也,此韩聂之所求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②西驰者,未有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节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有改动)
【注】①致帝:送来帝号。②伏式结轶(zhé):形容乘车往来不断。式,同“轼”,东前横木;结轶,车辙在路上交错,轶,通“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患之所从来微 微:没有
B.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伤:妨碍
C.倍约宾秦,无争重 倍:通“背”,违背
D.齐南割楚之淮北 割:攻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入齐,见于章华东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王之问臣也卒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
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下列句子中,全都是苏代劝齐湣王“释帝”理由的一组是( )
①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
②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
③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
④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魏之安邑也
⑤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
⑥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齐两国国君称帝后,苏代从燕国到齐国,为齐王陈述过早称帝的利害关系,力劝齐王接受“帝号”而不马上称帝。
B齐王认为,如果跟随秦王后称帝,不仅可显示自己的谦让的品德,还可使秦王受天下人憎恨,并群起讨伐之
C苏代认为,“称帝”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这样可以收拢天下人心,在战略上可以形成对卫国、赵国、楚国进攻的有利态势。
D.当齐国攻打宋国时,秦昭王震怒,苏代游说秦王,认为齐国攻打宋国恰好是为秦王服务,可坐收魏国割让城池之利。
1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
(2)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
(3)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
综合探究
16.把下列一组句子组织成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②《左传》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③《左传》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
④《左传》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
17.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________、出水的芙蓉;年轻是_____、
、远征的船帆、离弦的利箭;年轻是轰然出山的瀑布、__________、大漠风沙中的战旗;年轻是金、__________,年轻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写作提升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面对郑伯之请,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的话语间,流露出长期不被重用的煎熬。但郑伯的诚意和对形势的分析,让烛之武尽释前嫌,毅然受命,“夜缒而出”,运用自己几十年在寂寞中发奋饱读诗书的才学,关心时事的政治敏感,说服秦伯与郑结盟。而晋国也只能退兵,郑国化险为夷。关键时刻,烛之武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恩怨。
适用于以下作文话题与观点:爱国、隐忍、个人与国家、磨砺、逆境中奋起等。
我的习作
答案与点拨
1.答案:A
解析:A项,“知”同“智”。
2.答案:C
解析:易:取代。
3.答案:D
解析:A项,疑问副词,哪里/兼词,在那里。B项,转折连词,可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连词,并且/连词,况且。D项,都是介词,“对”。
4.答案:B
解析:B项,古今同义,不好。A项,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襄、箱子等物品。C项,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答案:C
解析: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6.答案:D
解析:D项,“战国末年”错,应为“春秋末年”。
7.答案:A
解析:“管”,钥匙。
8.答案:D
解析:可以在把握前后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内容断句。前半部分是秦穆公的行为,后面是他说的话。
9.答案:C
解析:C项,“截击秦军营救郑国”理解错误,截击秦军是为了晋国,不是为了郑国。
10.答案:
(1)劳师动众却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2)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参考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却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遇到秦军。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希望得到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驭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晋文公的夫人)文赢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十分愤怒,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秦穆公)没有撤换孟明,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啊?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小的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11.答案:A
解析:微:隐蔽、不明显。
12.答案:D
解析:A项,“于”分别为“介词,表处所,在”与“介词,表被动”。B项,“也”分别为“助词,句中表提顿”与“语气词,表商榷语气”。C项,“而”分别为“连词,表并列关系”与“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
13.答案:C
解析:①是齐王对苏代的发问;④是苏代为齐国进攻宋国游说秦王;⑥是苏代对秦昭王分析秦齐联合的大势,从而侧面印证齐国攻打宋国的必要性,均与“释帝”无关。
14.答案:B
解析:“齐王认为”属于张冠李戴,且“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为主观臆断。
15.答案:
(1)秦国称帝后,如果天下安定,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
(2)以敬重秦国称帝为名,然后让天下人都憎恨它,这就是所说的由卑下变为尊贵的办法。
(3)我担心齐国很难看透。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横,这怎么解释呢?
【参考译文】
齐湣王三十六年,齐湣王自称东帝,秦昭王自称西帝。苏代从燕国来到齐国,在章华东门拜见齐王。齐王说:“嘿,好啊,您来了!秦国派魏冉送来了帝号,您认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大王对臣的提问太仓促了,而祸患的产生常常不明显。希望大王接受帝号,但不要马上就准备称帝。秦国称帝后,如果天下安定,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况且在争称帝名时表示谦让,也没什么妨碍。如果秦国称帝后,天下都憎恶他,大王也就不要称帝,以此收拢天下人这是很大的资本。况且天下并立两帝,大王认为天下是尊崇齐国呢,还是尊崇秦国呢?”齐湣王说:“尊崇秦国。”苏代说:“如果放弃帝号,天下是敬爱齐国呢,还是敬爱秦国呢?”齐湣王说:“敬爱齐国而憎恨秦国。”苏代说:“东西两帝订立盟约进攻赵国与讨伐宋国的暴君,两个相比哪个有利?”齐湣王说:“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苏代说:“如果约定与秦国一起称帝,天下只尊崇秦国而轻视齐国;放弃了帝号,天下就会敬爱齐国而憎恨秦国。进攻赵国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所以希望大王明确地放弃帝号以收拢天下人心,背弃盟约,归附秦国,不与秦国争高低,而大王要利用这个时机攻下宋国。占有宋国,卫国的阳地也就危急了;占有济西,赵国的阿地以东一带就危急了;占有淮水以北,楚国的东部就危急了;占有陶、平陆,魏都大梁的城门就被堵塞了。放弃帝号而用讨伐宋国暴君的事代替,这样,国家地位提高,名声受人尊崇,燕国、楚国都会因形势所迫而归服,天下各国都不敢不听从齐国,这是像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义举呀。以敬重秦国称帝为名,然后让天下人都憎恨它,这就是所谓由卑下变为尊贵的办法。希望大王认真地考虑。”于是齐国放弃帝号,重新称王,秦国也放弃了帝位。
齐湣王三十八年,齐国讨伐宋国。秦昭王发怒说:“我爱宋国和爱新城、阳晋是一样的。齐国的韩聂和我是朋友,可是却进攻我所爱的地方,为什么呢?”苏代为齐国对秦王说:“韩聂进攻宋国,就是为了大王。齐国强大,再有宋国的辅助,楚魏必然恐慌,恐慌就一定向西侍奉秦国,这样,大王不用一兵,不伤一卒,不用费事就会使魏国割让安邑,这就是韩聂告求于大王的。”秦王说:“我担心齐国很难看透。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横,这怎么解释呢?”苏代回答说:“天下各国的情况能让齐国都知道吗?齐国进攻宋国,它知道侍奉秦国应该有万乘之国的力量辅助自己,不向西侍奉秦国,宋国也就不会安定。中原那些白发的游说之士都绞尽脑汁想离间齐、秦的联合,那些驾车纷纷向西奔驰的人们,没有一个人是去谈论和齐国交好的;那些驾车纷纷向东奔驰的人们,没有一个人是去谈论同秦国交好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不想让齐、秦联合。为什么晋与楚那么聪明而齐、秦那么愚蠢呢?晋与楚联合一定要商议进攻齐、秦,齐、秦联合一定要谋划进攻晋及楚。请大王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行事吧!”秦王说:“好吧!”于是齐国就去攻打宋国,宋王出逃,死在温城。齐国在南方攻占了楚国的淮水以北土地,在西边侵入了三晋,还打算吞并周室,立为天子。泗水一带的诸侯如邹、鲁等国的国君都向齐国称臣,各国诸侯都很恐惧。
16.答案:《左传》是一部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17.答案:示例:草原的新绿 初升的太阳 暴风雨中的闪电 年轻是银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