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极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导入新课
一、地区产业结构
1、概念:
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
分工深化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体现
高
低
服务业为主
农业为主
经济水平
产业结构
例如,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P49活动:
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
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2.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
3. 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1.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答案:以地形差异为例:东部与东北地势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好;中部地势较高,以高原、丘陵为主,经济基础较好;西部地势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较差。
2.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
答案:
3.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答案:
同: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异:东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最高;中部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最高,工业结构具有过渡性;西部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
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
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
2、产业升级的规律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
3、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
轻工业
重化工业
原材料主业
加工组装
劳动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比较优势丧失,新优势凸显
政策引导
技术
创新
根本原因
4、影
响因素
最终
比较优势
的变化
政策
主导产业需要转型、
产业结构需要升级
促使产业结
构尽快升级
推动产业结
构不断升级
技术密集型为
主的产业结构
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促使原有产业升级,后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升级的原因
国家或地区
根据自身比较优势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起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
原有比较优势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凸显
政策引导
主导产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价格提高,同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提升,并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此后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
技术革命
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
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前,深圳是以农业为主的渔村;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家政策的引导,深圳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现在,由于比较优势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了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初期
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发展历史:
明代中叶: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全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比较优势:
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发展重工业部门。
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比较优势:
国家实施重工化工业战略决策;原有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明显。
20世纪50年代开始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工业领衔、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新体系;上海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
比较优势:
设立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等优势。
20世纪90年代开始
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
今后,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在这个发展方向指引下,上海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并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
未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
科技创新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P55活动:
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作原料的话,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
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至2018年,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大数据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贵阳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大数据产业设备对降温有很高的要求,贵阳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
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可自然降温;而且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可为数据中心运
营提供充足能源。
2.读图,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产业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化。
答案:数据中心基地建设除了带动相关数据产业以外,还可以推动贵阳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如减少有污染的工业、发展旅游业、拓展交通网等。因此贵阳市的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会明显上升,第一、第二产业会有所下降,尤其是污染型重工业比重下降较快。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右图为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
完成11~13题。
11.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均属于省会城市、直辖市,是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A正确;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定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故选A。
12.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
主要作用是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强,B正确;
优化产业结构和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次要作用,A、C错;
与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无关,D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3.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根据图文材料,西安位于陕西中部,是我国区域地理中心,辐射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C正确;
深圳位于沿海,经济较西安发达,A错;
西安发展历史较深圳悠久,但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发展历史因素不是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B错;
深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陆交通较西安便利,D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罗兹市位于波兰中部,1798年建市,19世纪20年代起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方经济发展,吸引了欧洲各地人口迁入,纺织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欧洲纺织中心之一。20世纪90年代,西欧服装品牌涌入后,波兰纺织业受到冲击,纺织业甚至成为罗兹市的负担。21世纪初期,波兰纺织业向现代化转型,罗兹市不仅是纺织工厂的集中地,还是一个集服装设计、会展与物流于一体的集群式服装基地,成为中东欧地区的时尚中心。据此完成14~16题。
14.19世纪20年代罗兹市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是
A.工业制造技术先进 B.波兰纺织市场广阔
C.市政基础设施完善 D.廉价劳动力较丰富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20年代起罗兹市吸引了欧洲各地人口迁入,纺织业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推测19世纪20年代罗兹市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廉价劳动力较丰富,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5.20世纪90年代西欧服装品牌涌入后,罗兹市纺织业出现的变化有
A.巩固了纺织业的特色产业地位
B.就业人数增长
C.成为西欧国家纺织服装代工厂
D.生产成本降低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西欧服装品牌涌入后,劳动力的工资上涨,生产成本提高,波兰纺织工业受到冲击,说明罗兹市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生产成本提高,D错误。
而西欧品牌服装企业工资水平高,会吸引大量的原来纺织工业的职工到品牌服装企业就业,因此导致罗兹市纺织业逐渐成为西欧国家纺织服装的代工厂,C正确。
西欧服装企业的迁入不会使罗兹市纺织业的特色产业得到巩固,也不会使就业人数增长,A、B错误。
16.21世纪初期波兰纺织业向现代化转型主要体现在
A.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B.国际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C.淘汰纺织业基础产业部门
D.专注纺织产业链高端环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根据材料可知,21世纪初期,波兰纺织业向现代化转型,罗兹市不仅是纺织工厂的集中地,还是一个集服装设计、会展与物流于一体的集群式服装基地,成为中东欧地区的时尚中心。因此21世纪初波兰纺织业向现代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A正确。
(2022·天津静海区期末)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据此完成17~18题。
17.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A.上海自贸区
B.天津滨海新区
C.深圳
D.合肥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据材料“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可知,重要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而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
市,经济较落后,不能作为重要节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8.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
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由材料“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可知,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A正确。
重要节点主要是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
用,不能改变周边城镇的地域形态,对城市人口的变化没有影响,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2020·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1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2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3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根据图中提供的黄石市三次产业占比状况,可以得出该市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特点。根据图3提供的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状况,可以得出该市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
第二产业即工业,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政策、劳动力、位置、工业基础、能源和原料等方面说明,需结合题目材料信息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