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3: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榨”等18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落花生》。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亩、吩、榨”等18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落花生》。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上一节预习课,我们认识了两种动物,这节预习课,我们认识两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落花生)第二种是桂花,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出示预习要求
1、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最喜欢的部分。
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三、汇报展示
1、生字新词我来读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油 石榴 爱慕 矮小
便宜 木兰花 箩筐 老婆婆 糕饼 沉浸 缠着 茶叶
捡拾
2、朗读课文我最棒
同桌互读 教师指名读
3、课文内容知多少
课文按( )、( )、( )、( )的顺序,重点记叙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理,告诉我们( )的道理。
课文通过描写( )、( )、(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四、疑难问题大家帮
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解决。
《落花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写一写生活中默默付出的人。
【教学重点】
1.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写一写生活中默默付出的人。
【教学难点】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写一写生活中默默付出的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作者详细写的是哪部分,略写的是哪部分,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二、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种花生、收花生”
(1)自由读
(2)抓住对“居然”的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
(3)指导朗读(读出姐弟几个那份惊喜与兴奋之情)。
2.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过渡:母亲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姐弟三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3)你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4)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齐读第10段,读完之后,请同学感悟、总结花生与众不同的品质?(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4、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并借助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三、小练笔。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1.无花果的默默奉献精神——清洁工、秋菊傲霜盛开——革命先烈、松柏的坚强勇敢——解放军、梅花的凌寒怒放——民族精神等等。
2.学生构思,仿写。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反馈修改。
板书设计
2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