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3: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借助桂花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课文中蕴涵的家乡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借助桂花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课文中蕴涵的家乡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见过桂花吗?知道桂花有什么用处吗?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桂花。(板书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事情?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和桂花的香气。(板书:爱桂花)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摇桂花: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板书:摇桂花)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
思桂花: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板书:思桂花)
三、精读课文
1、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说一说:桂花树和桂花是什么样子的?作者爱桂花,是爱它的什么呢?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画一画:摇桂花发生在什么月份呢?为什么要摇桂花呢?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3、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一件大事?举手回答。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请同学们画出这一自然段中,“我”摇桂花的句子,找一找“我”摇花时的动作。
5、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桂花花朵细小,量又极大。当满树的桂花下落的时候,就像小雨点纷纷飘落。而且桂花很有香气,所以作者才会说,是“好香的雨”。这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能体现出作者的快乐及对桂花的喜爱。
5、“我”收集这么多的桂花能做什么呢?
6、默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后来“我”到了杭州,这里的桂花怎么样?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7、那么故乡的桂花也是不是这么香呢?回到第3-6自然段画一画描写故乡桂花香的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浸”,说明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8、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为什么呢?联系课后连接,说一说。
作者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体现了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板书:思念家乡)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爱桂花
摇桂花 思念家乡
思桂花
教学反思:
本案例优点
在课例设计上,通过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三部分,重点突出的体现出思念家乡的情感。课例思路明晰,易于学生理解。
本案例建议
课堂上,重点抓住一个具体场景更加细致的分析,会更有利于对学生深入的思考与体会。
本课,通过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在读中体会情感。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内涵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非常足,尤其是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的细节。
本堂课学习氛围浓厚,也让我体会到,学生写作要写熟悉的事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真人真事就不会出现不会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