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B.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候、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候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大小一样,必须服从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
C. “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不同朝代称谓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郡,汉增加郡的数量,隋唐废郡设州,明清称府。
D. “六国”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因为都在崤山以东,也被称为“山东”六国。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B.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B.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5、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6、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③赵尝五战于秦
④洎牧以谗诛
⑤后秦击赵者再
⑥斯用兵之效也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③④不同,⑤⑥相同
C. 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D. ①②不同,⑤⑥不同
7、下列加横线的“而”字,不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赂秦(lù)弥繁(mí)暴霜露(bào)
B. 与嬴(yǔ)厥先祖父(quē) 日削月割(xuē)
C. 殆尽(dài)率赂秦(shuài)洎牧以谗诛(jì)
D. 荆棘(jí)为国者(wéi) 反间计(jiān)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潘良贵,字子残,婺州金华人。以上舍释褐为辟雍博士,迁秘书郎。时宰相蔡京方以爵禄钩知名士,良贵屹然特立,亲故数为京致愿交意,良贵正色谢绝。靖康元年,钦宗问孰可秉钧轴者,良贵极言:“何、唐等四人不可用,他日必误社稷。陛下若欲扶危持颠之相,非博询于下僚,明扬于微陋,未见其可。”语彻于外,当国者指为狂率,黜监信州汭口排岸。
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既见,请诛伪党,使叛命者受刃国门,即敌人不敢轻议宋鼎。又乞封宗室贤者于山东、河北,以壮国体,巡幸维扬,养兵威以图恢复。黄潜善、汪伯彦恶其言,改除工部。良贵以不得其言,求去。
除考功郎,迁左司。宰相吕颐浩从容谓良贵曰:“旦夕相引入两省。”良贵正色对曰:“亲老方欲乞外,两省官非良贵可为也。”退语人曰:“宰相进退一世人才,以为贤邪,自当擢用,何可先示私恩。若士大夫受其牢笼,又何以立朝。”以直龙图阁知严州。到官两月,请祠。起为中书舍人。
会户部侍郎向子湮入见,语言烦亵,良贵故善子湮,是日摄起居,立殿上,径至榻前厉声曰:“子湮以无益之谈久烦圣听!”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良贵求去,既归,不出者十牟。李光得罪,良贵坐尝与通书,降三官。卒,年五十七。
良贵刚介清苦,壮老一节。为博士时,王黼、张邦昌[注]俱欲妻以女,拒之。晚家居贫甚,秦桧讽令求郡,良贵曰:“良贵不敢为也。”其谏疏多焚稿,仅存杂著十五卷,新安朱熹为之序。
(选自《宋史·潘良贵传》,有删改)
【注】王黼、张邦昌,当时朝廷权臣。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B.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C.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D.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玄宗、钦宗、太祖,并非所有帝王都有庙号。
B. 钧轴:钧以制陶(钧,制陶所用的转轮),轴以转车。比喻国家政务重任或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C. 起居:宋史(起居郎)御殿则侍立,行幸则从,记录皇帝日常行动、所发命令及国家大事等。
D. 请祠: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请求辞去官职的一种说法,相当于“乞骸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潘良贵有操守,有主见。宰相蔡京拉拢名士,通过潘良贵的亲戚朋友表达愿意和他交往的心意,被他拒绝。
B. 潘良贵敢于直言。他大胆指出何、唐等人不能任用,否则,会误国。话传到外面,掌权的人指控他狂妄轻率,他被贬官。黄潜善、汪伯彦厌恶他的话,改任工部。潘良贵因进言没有实行,请求离职。
C. 潘良贵忠于国家。他请求朝廷清除奸臣,惩罚叛徒,威慑敌人;他又请求封贤良的宗室到山东、河北,来使国家强大;他建议养精蓄锐,恢复国家。
D. 潘良贵不攀附权贵。他做博士时,权臣王黼、张邦昌都想把女儿嫁给他,被他拒绝;晚年在家很贫穷,秦桧暗示让他求官,也被他拒绝。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若欲扶危持颠之相,非博询于下僚,明扬于微陋,未见其可。
(2)宰相进退一世人才,以为贤邪,自当擢用,何可先示私恩。
三、名句名篇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0分,每空0、5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3)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 ,惊涛拍岸, 。
(5)想当年, , 。
(6)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7)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8)浩荡离愁白日斜, 。 ,化作春泥更护花。
(9) ,小桥流水人家, 。
(10)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面积大小一样”说法错误,诸侯国的面积大小是不一。故选B。
2、【答案】A
【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项,“其势弱于秦”即“其势于秦弱”,意思是“六国的势力比秦国弱”,为状语后置句;
B项,“为……所”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意思是“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C项,“泊牧以谗诛”中“诛”表被动,该句意思是“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D项,“……为所……”表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意思是“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故选A。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D 项,“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A、B、C三项为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却。
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项,或:代词,有人/副词,或许,也许。B项,而:连词,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连词,表转折,但是。D项,以:连词,表目的,这才/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 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做动词;礼遇、坚守道义;A项为形容词做动词,保全;C、D两项为名词做状语,向西、每日。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6、【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①⑥判断句,②省略句,③⑤倒装句,④被动句。故选D。
7、【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B项,“而”表修饰关系。故选B。
8、【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暴霜露”中“暴”应读“pù”;B项,“厥先祖父”中“厥”应读“jué”;D项,“反间计”中“间”应读“jiàn”。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9、【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问”的宾语是“之”,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复语”的主语是“子湮”,“再”是多次的意思,修饰“叱之退者”,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B项。句意:向子湮想退下,高宗看着潘良贵说:“是我问他。”又告诉向子湮慢慢道来。向子湮又说,长时间不停止,潘良贵多次呵斥他退下。高宗变了脸色,于是两个人都等待治罪。故选D。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请求辞去官职的一种说法,相当于‘乞骸骨’”错误。请祠: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故选D。
1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通过潘良贵的亲戚朋友表达愿意和他交往的心意”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良贵屹然特立,亲故数为京致愿交意,良贵正色谢绝”分析可知,是“亲威朋友多次替黎京表达愿意与他交往的心愿,潘良贵严肃拒绝”。故选A。
12、【答案】(1)陛下如果想要扶危持赖的案相,不广泛询问下面官吏的意见,从地位卑微的人中选用人才,不能如意。
(2)宰相掌管一代人才的任免,升降,认为贤良的,自然应当提拔任用,怎么能先表达私人恩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若”,连词,如果;“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之”,助词,的;“博”,广泛;“于”,介词,向;“非博询于下僚”(状语后置句);“明杨”,此处可以译为“公开宣布”等;“于”,介词,从;“微陋”,地位卑微的人(形容词作名词);“其”,代词,它。(2)“进退”,掌管;“一世”,一代;“贤邪”,偏义复词,偏向贤能的人才;“擢”,提拔;“示”,表达;“私恩”,私人恩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13、【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2)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5)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6)暴霜露 斩荆棘(7)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8)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9)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10)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 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鉴”、“荆棘”、“锱铢”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