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9.《剃头大师》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20: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胆、鬼、夺”等13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耿耿于怀、冤家”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剃头老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的人物特点。仿照课文第一段围绕着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在阅读中,体会童真童趣,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
2.抓住人物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课堂练习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词,质疑激趣
1.揭题读题,认识“剃”字。
2.再读课题,理解“大师”。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一)师生共读,随文正音
1.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根据朗读情况,随机提醒读音。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给予充分的时间,师生一起读全文。老师和学生既是读课文的参与者,又是倾听者。依据学生初读的学情,相机进行字词正音,高效指导学习生字词,共读长文,扎实有效。】
(二)梳理人物,理清结构
1.理清文中主要人物及相关称呼。
2.指导书写:胆、鬼。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剃头师傅为小沙剃头的经历和“我”为小沙剃头过程的段落。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找出故事人物及特点,结合板书梳理,初步感知文章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然后紧扣主角和事件,梳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三、运用方法,读悟结合
(一)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1—6自然段:
1.想一想,小沙为什么称老剃头师傅为“害人精”?
2.划出你觉得难懂的句子,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读懂它。如果读不懂,也可以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交流讨论,感受人物特点。
1. 学生提出各自难懂的句子,互相解答,初步了解 “害人精”。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不同学生认为的“难懂的句子”可能不完全相同。此环节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疑惑,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同时也渗透学习遇到难懂的句子,可以向别人请教的方法。】
2. 方法引领,关注共同难懂的句子,深入学习。
①结合“交流平台”提示,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理解难懂的句子。
②依据学生交流内容指导理解难懂的句子。
随机预设:
预设1: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你老傅摆布。
联系上下文,理解“冤家”,想象小沙剃头抗议的场景,读懂小沙的无奈。
预设2: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理解老掉牙的推剪。读懂小沙剃头时痛苦的感受。
结合生活经验读懂小沙剃头时如同“受刑”的感受。
预设3: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查词典理解词语意思。想象人物心情,读懂小沙耿耿于怀的心理。
3.朗读感受,再次走近“害人精”。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语句品读“害人精”一词,体会人物的特点,从学生共性的困惑处入手,回顾三年级上册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关注语文要素之间的纵向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
四、练写生字,小结内容
1.完成书写练习。
2.展示评价,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书写本课生字,又关联课文,再次梳理概括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指导书写时,侧重选取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通过科学识字写字的方法,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正确书写。】
五、质疑结课,留趣引文
自封为“剃头大师”的“我”又是怎样为小沙剃头的呢?“我”和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何不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剃头大师》。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融通新课
依托表格,回顾老剃头师傅为小沙剃头的经历。
二、对比品析,发现“不同”。
1.默读课文7——18自然段,对比老师傅剃头的过程,找出老师傅和我为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根据表格内容,标注关键词。
剃头的不同之处 剃头老师傅 “我”
工具
价钱
小沙的感受
剃头的结果
2.同桌互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此设计指向课后思考题第一题,对比阅读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和结果。借助表格,凸显关键信息,突破学习难点,帮助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过程和结果鲜明的矛盾冲突,为学生继续探究埋下伏笔。】
三、趣读剃头,感受童趣
(一)梳理过程,读懂“剃头大师”。
1.找出文中描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语句,读一读。
2.汇报交流“我”为小沙剃头的过程,引导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我”为什么自称为“剃头大师”。
(二)关联上下文,读懂“最优秀的顾客”。
1.质疑:“我”为什么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2.交流讨论,读懂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设计意图:理解难懂句子和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有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但有些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课后第三道思考题的这个句子,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却有着内在的含义。只有理解了文章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的意思。解决这个难懂的句子的过程,也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与形象深层联结的过程。】
(三)趣读剃头,感受童趣
1.角色互读。
2.展示评读。
抓住我的剃头水平和“大师”称号的强烈反差,体会“我”为小沙剃头过程的有趣。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课文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风趣,聚焦单元“多彩童年”这一人文主题,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再品题目,理解寓意
1.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
2.回扣单元导语:文章幽默风趣中包含着童真童趣。
五、抓住特点,表达应用
1.结合例句,提出练笔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2.完成练习,师生点评提升:强调凸显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围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聚焦课题表达效果及单元习作要求:“尝试写出人物特点”,完成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个小练笔,用好课后思考练习题,关注语文要素间的横向联系,读写结合,有序推进,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六、趣联作者,推荐阅读
1.简介作者和《调皮的日子》一书。
2.观看目录,引发阅读兴趣。
3.试读片段,推荐阅读。
【设计意图:以趣为引,拓展阅读《调皮的日子》一书,实现从单篇走向整本书,从个例延展到相同风格的文章,打破课堂界限,触发学习的延伸点。】
附:板书
19.剃头大师
秦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