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 -2022学年湖北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期末试题选编(含答案)2021- -2022学年湖北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7 18: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期末试题选编2021- -2022学年湖北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杨靖宇 张自忠
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 东北抗日 枣宜会战
A.血战黄海 B.收复新疆 C.廊坊大战 D.武昌起义
2.(2022·湖北鄂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022·湖北黄石·八年级期末)下列人物与事迹对应有误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邓世昌——抗击英法联军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4.(2022·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马关条约》签订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辛丑条约》签订
5.(2022·湖北黄石·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掷地有声地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饱受屈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2022·湖北黄石·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7.(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历史。下列选项与之关联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B.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戊戌变法
C.反帝反封建的完成——辛亥革命 D.民主共和的实现——新文化运动
8.(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9.(2022·湖北孝感·八年级期末)史学家蒋廷黻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应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湖北织布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2·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坐落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的甲午战争博物馆,如果你是一名该馆的解说员,你要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聂士成壮烈殉国 ③邓世昌为国捐躯 ④丁汝昌自杀殉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经济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抵抗外国侵略
12.(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马关条约》容的是( )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广州、厦门、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22·湖北黄冈·八年级期末)如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14.(2022·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马关条约》内容中,体现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化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放商埠
D.开设工厂
15.(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6.(2022·湖北荆州·八年级期末)“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17.(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8.(2022·湖北孝感·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19.(2022·湖北宜昌·八年级期末)民遥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2022·湖北宜昌·八年级期末)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汉阳铁厂 B.大生纱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二、综合题
21.(2022·湖北随州·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门被打开】
材料一: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经济之侵略】
材料二:188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机器造船 共计
行业数量 32家 19家 16家 39家 7家 113家
投资量的顺序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资金合计1.3亿元
【沦为半殖民地】材料三: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下之盟”的名称。并指出“城下之盟”哪一项内容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列强能在中国开办大量企业得益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3)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中“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这一观点的理由?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
22.(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如果把以上9件大事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请为这个学习单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2)仿照示例,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答题示例除外)
示例:事件:义和团运动高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正确写出两个有因果关系的事件)
说明: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威胁到列强利益。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等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出原因,例如“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威胁到列强利益”;说出结果,例如“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等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语言表达清楚)
(3)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为题制作一个表格,内容包括条约名称、签订时间、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022·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不知道贵乎因时制宜而已,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斯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有可知也。
——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材料二:A ______ 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B ___24___ 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1)材料一中的内容体现了什么观点?
(2)材料二中的A应填什么?B应填什么?
(3)请你列举两位在制度变革的尝试中出现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4)维新派的变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请你列举一条维新人士实行的变法措施。
25.(2022·湖北荆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工矿企业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 1888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三年后,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15万匹。——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70年前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性质的不同之处。
(2)材料二反映了洋务运动有何作用?
26.(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在遭受多次列强的欺凌和压迫下不断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五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第四次是1900—1901年同英法等八国的战争,1931—194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回答问题。
(1)根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或革命名称。
(2)指出材料中前四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
27.(2022·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图史互证:请仔细观察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不平等条约名称。比较图一和图二,说明列强侵略的变化。
(2)图三反映的我国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面临的形势,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这一形势。并说明图三和图二反映的条约之间的关系。
(3)三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28.(2022·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明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以上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该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3)该运动的结果怎样?该运动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29.(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以上材料均摘自部编《中国历史》八上教材
(1)分别写出材料一至材料三条约的名称。并指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开放的通商口岸可以看出列强在侵略程度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在以上三个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哪一个条约?在这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哪一个国家都从中获利了?
(4)你从近代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中得到什么启示。
30.(2022·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决定派兵到中国,发动了所谓的“通商战争”。首相巴麦尊训令侵华将领义律,“要占有一些口岸作为居留地,这些地方应该有良好的海港, 并对军事防卫提供天然的便利”。
——整理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史料》
材料二:……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1902 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 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国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1)材料一中所谓的“通商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与这个岛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该条约的任意两点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01 年签订的条约中哪一项内容让“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2.A3.B4.B5.D6.B7.A8.D9.B10.B11.C
12.D13.C14.D15.C16.B17.C18.C19.B20.A
21.(1)名称:《南京条约》(没加书名号不得分);内容: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名称:《马关条约》(没加书名号不得分);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理由: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只要能答出《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就能得分)
(4)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等。(答出1点即可得分)
22.(1)主题: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或者,屈辱与抗争;沉沦与自救;危机与奋起等等,只要能表明这两个意思即可)
(2)举例一: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说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举例二:事件: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3)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影响
《南京条约》 1842年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年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实行政治变革主张。
(2)甲午中日战争;戊戌。
(3)康有为、梁启超。
(4)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等。
25.(1)不同:1870年以前为军事工业,1870年以后大多为民用工业。
(2)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6.(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1)图一:《南京条约》、 图二:《马关条约》
变化:列强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2)形势:列前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或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或中国被列强瓜分殆尽)。(意思表述相近即可)
关系:《马关条约》的签订,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3)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28.(1)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自强;求富。
(3)失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9.(1)《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顺序不得错)
(2)由沿海逐步深入内地
(3)《辛丑条约》,英国
(4)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30.(1)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 亿两。(任意两点)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