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出塞》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4 11: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 ①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②“诗家天子”
③“七绝圣手
4.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 ①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②“诗家天子”
③“七绝圣手
4.有《王昌龄集》。《出塞》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是唐代的诗歌流派之一,王昌龄的诗有很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这首是他的代表作。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 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但使龙城飞将在,只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戍守边关不教胡马度阴山。就不让匈奴的骑兵南下入侵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 “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了怎样的景象?静静的月夜,守卫边关的战士们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想象: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期待。)这两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情。李广的典故 李广将军,是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担任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建元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用说呢!”
李广射虎的故事
相传,汉代右北平一带有老虎出没,时常伤人,民皆惧之。李广在此任太守时,经常出行围猎。一次,李广率众出猎夜归,乘着朦胧月色,从一山庄外经过。这里山谷纵横,草木丛生,正是老虎出没处。李广与随从正在丛林行走,忽见一悬崖旁草丛中卧一个庞然大物,定目视之,正是一只大老虎。李广忙张弓搭箭,双臂使出千均之力,猛射之,只听“嗖”的一箭,正射中那老虎。随从忙跑过去一看,中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其状如虎的巨石,横卧草丛,其状类虎。再看那只箭,早已连同羽毛一起,没进坚石。连李广也怀疑自己竟有这般臂力,便复归原处,又张弓搭箭,照此巨石连射三箭,然而,箭触顽石,火星迸溅,箭折羽飞,竟无一支再入坚石。 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卢纶的《塞下曲》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