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月光曲第1课时课件和素材(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月光曲第1课时课件和素材(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23:30:0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3 月光曲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 1 课时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名言导入
《月光曲》就是讲了一件贝多芬为穷苦人做的事,让我们走进课文……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钢琴家,他从小就随父亲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弹琴与作曲,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终年57岁。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走近作者
课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民间传说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
资料拓展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课文层次。(重点)
3.初步感受月光曲的美妙,及创作的起因、经过、结果。(难点)
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谱写
盲姑娘
纯熟
绿茵
一缕
陶醉

莱茵河

键盘


yīn
lái
chún
mánɡ
jiàn
táo

学习字词
谱写 皮鞋 钢琴 幽静 纯熟 恬静
茅屋 烛光 入场券 莱茵河 盲姑娘
清幽 琴键 霎时 景象 照耀 陶醉
断断续续 微波粼粼 水天相接 波涛汹涌
shà
jiàn
学习字词
幽静:优雅寂静。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琴键:风琴、钢琴等上面装置的白色或黑色的供演奏时按动的部分。
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
谱写:编写(歌曲或乐曲)。
断断续续:一会儿中断,一会儿继续。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和天连接在一起。
波涛汹涌:形容大浪猛烈地向上涌。
莱茵河: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全长1320千米。
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
学习字词
借助课题《月光曲》思考:
(1)《月光曲》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
(2)《月光曲》这首乐曲是怎样谱写成的?
经过:贝多芬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结果:贝多芬即兴弹完曲子后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月光曲》。
起因: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盲姑娘兄妹的话,产生同情。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 )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 ),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音乐家贝多芬
弹琴
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月光曲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段( )
第1自然段
《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 )
第2-10自然段
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第一部分(第2自然段)
写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写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写贝多芬根据记忆谱成了著名的《月光曲》。
{
梳理结构
从这一文段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交代了
时间
地点
人物
记叙文三要素
1.贝多芬生活在两百多年前,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2.本文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故事。
课文导读
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 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
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两首
倒数第二自然段
课文导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推荐阅读
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推荐阅读
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 罗伯逊热情地唱起这首歌,并灌制了唱片。于是,这首歌又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力荐用这首歌作为新中国的国歌。毛主席、周总理都支持他们的意见。这时有人提出:歌词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
推荐阅读
了最危险的时候”,而眼下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是否应该把这句改一下。周总理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后来,经过岁月的检验,这首歌被正式定为国歌。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今天,我们唱起它,就会想起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想起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唱起它,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的原名是什么?这首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
chuán
zhuàn

tán
dàn
传说
传单
传记
弹琴
弹奏
子弹
弹弓
一、给多音字组词,给生字注音。
课堂练习
{
水浒传
一、比一比,组词语。
盲( ) 谱( ) 幽( )
育( ) 普( ) 函( )
缕( ) 键( ) 涛( )
屡( ) 健( ) 寿( )
盲人
教育
谱写
普通
幽静
信函
一缕
屡次
键盘
健康
波涛
长寿
课堂练习
(1)夜深了,周围( )极了,一切都再沉睡中。
(2)姑娘那(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三、辨析词语填空
安静
恬静
恬静——安静 幽静——清幽
(3)春天的樱花公园,( )的林中小道上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4)这片树林远离大路,树木茂盛,显得很( )。
清幽
幽静
课堂练习
( )的小路
( )的月光
( )的烛光
( )的浪花
( )的琴声
( )的大海
( )的海面
幽静
清幽
微弱
雪亮
美妙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 )的脸
恬静
四、填 空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