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写作专题】台前与幕后:观剧心得的撰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写作专题】台前与幕后:观剧心得的撰写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6: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前与幕后:观剧心得的撰写
【专题解释】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中西方戏剧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戏剧创作的台前幕后各方因素。本专题需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从主题、人物、表演、导演手法等不同角度展开评析,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戏剧观后感。
【预习任务】
观剧心得需以观剧为基础,故教师需指定一个篇幅短小的戏剧作品,学生提前观看,记下感受,为课堂研讨作准备。考虑到学生接触戏剧较少,此处感受不要求理性分析。具体要求如下:
1.观看刘添祺导演作品《巴西Brazil》,时长约28分钟。
2.从提问中选择1-2个展开思考,记录感受:
(1)作品想表达什么主题?你通过什么看出的?
(2)你印象最深的剧中人物是谁?为什么?
(3)你觉得剧中谁演得最好?为什么?
(4)小布偶在剧中承担了什么任务?如果没有它会怎样?
(5)舞台灯光的变化、配乐的选用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如有,为什么?
(6)剧中人物的造型和服装合乎他们的形象吗?
【学习任务】
任务一 集思广益,讨论《巴西Brazil》感动你的N个理由
1.看剧与读剧本关注点的差异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戏剧,读了《雷雨》《哈姆茱特》节选,看了《雷雨》全剧和《哈姆莱特》片段。同学们观剧时,跟读剧本时的关注点有何异同?
生1:情节、人物、主题这些都会关注。但读剧本主要是琢磨文字;看剧时,比较关注演员的表演。
生2:我还关注舞台布置、人物服装、音效。读剧本时就不会关注这些
生3:我的关注点在哈姆莱特的出场方式。他是敲着军鼓,踩在长桌上出来的,这跟剧本中完全不一样。
师:这是导演二度创作的结果。看来,大家看剧的关注点跟读剧本有很多不同。昨天看《巴西 Brazil)是不是也这样?
2.交流观剧感受。要求:先说出观点或思考结论,再说说依据或理由。
生1:这部作品的主题是批判人情的冷漠。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1:主人公母亲的行为。她不想照顾瘫痪的儿子,租了机器人看护也舍不得花更多的钱买VIP;也完全不考虑他的精神需求,不给买视频会员,导致他看了整整八年电视开机画面。在这金钱至上的年代,儿子也可以抛弃,体现了人情冷漠。
生2:我认为它想表达孤独。亲情是很可贵,但如果要照顾一个不能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人整整八年,而且还要持续不知多少年,如釆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很难一味谴责这种行为。
师:观点要明晰,具体说说要表达什么孤独。
生2:人与人无法交流的孤独带来的巨大痛苦。依据是主人公不会说话,但什么都知道,当他听母亲说“你为什么还不死”时是多么痛苦!他母亲也很痛苦,得不到孩子任何回应,哪怕是恶言相向。他跟机器人也基本没交流,八年来不能表达自己喜欢什么睡衣、床单,什么食物;而机器人也无从知道主人公是怎样的人,也非常孤独。
生3:机器人虽是机器,但尽心尽力照顾主人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尽量满足他。最后,为了绕过杀掉主人公的命令,选择了自我毁灭,特别令人感动。
师:可否概括一下你的观点——他是怎样的形象?
生3:善良无私、充满温情,我想编导是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人与人能多些无私和温情的希望吧。
生4:我觉得演机器人的演员演得非常传神。形体上有机器人的笨拙,说话也是机器人语音的节奏,语调没有很大的情感浓度,在这个故事里非常合适。
生5:我觉得那个小人偶演得也很传神。
师:是小人偶,还是操控小人偶的演员?观点表达要准确。
生5:操控小人偶的演员。小人偶其实代表主人公的内心。演员对人偶的操控和台词,都很符合人物心态。而且,他把口型对得很好。
生6:布偶唱歌的时候,口型也对得很好。我还想说剧中用到的音乐——配乐选得很好。
师:“好”有很多种。你说的是哪一种?观点要表述到位。
生6:很贴合人物心境。选床单时用一个摇滚风格的曲子,昂扬又兴致勃勃,贴合主人公终于能有一点自主的兴奋。还有一首是《Over The rainbow》,是电影《绿野仙踪》里桃乐茜想象自由在云端飞行时唱的,用在这里非常合适。主人公不能动不能说话,比坐牢还惨,这首歌正体现出他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跟他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任务二 毫厘之别,辨析普通读后感与观剧心得的差别
1.回顾学习《雷雨》《哈姆莱特》时学到的剧组组成及成员职责的相关知识。讨论明确:
台前 幕后
演员:表演 编剧:撰写剧本
导演: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用艺术手段讲完、讲好故事
舞美设计:设计舞台布景灯光设计:设计舞台灯光
灯光设计:设计舞台灯光
道具设计与制作:设计、制作、采购表演需要的各种道具
音乐制作:选择或创作合适的音乐,并制作使之宜于剧中使用
演员:表演 服装设计:设计并负责制作剧中人物服装
造型设计:为剧中人物设计符合剧情的造型
灯光控制:负责演出过程中的灯光控制
音效控制:负责演出过程中音乐、音响效果等的控制
2.剧中确定使用小布偶是谁的职责范围?(讨论明确导演)舞美、灯光、道具、音乐、服装、造型等与他有关吗?(讨论明确:也有关。这些都需要导演提出要求或设想,再由各部门落实)
3.为什么要把剧组人员的职责认知得这么清楚?(讨论明确:因为,要写好一篇观剧心得,与我们平时写普通的读后感不尽相同)
4.我们平时都怎么写读后感?(讨论明确:一般分四步走—先简介阅读对象的大概内容;再抓住有感触的地方,提出观点,展开论说;然后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最后总结)
5.既然要写的是观剧心得,就不能直接套用。要抓住戏剧特点,从戏剧创作角度人手,寻找“感点”。回顾“写作准备”时的思考角度,分辨它们分别针对台前还是幕后。(讨论明确1-3问针对台前,4-6问针对幕后)
6.读后感与观剧心得也有相同之处,是什么?(讨论明确:都需适当简介作品内容;都是说理,要有明晰的观点;都要用充分的依据论证观点)这也是上面讨论时,老师要求大家从观点、依据两个角度展开讨论的原因。
7.写读后感时,我们常会在针对作品发表感想之余,联系现实生活,作拓展思考。观剧心得中,需不需要这样的环节(讨论明确:可以有,但不同角度联系与拓展的内容不同。比如探讨作品主旨,可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导演、表演技巧或其他幕后项目时,可横向或纵向比较,分辨优劣;等等)
任务三 牛刀小试,构思并完成观剧心得
1.仿照讨论时“观点+依据”的模式,选择1-3个角度,从自己的观演感受中梳理出核心观点,并罗列出依据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提纲。
3.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任务四 内视反听,交流、修改观剧心得
1.组织专题交流会。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观剧心得评分表互评,提出修改建议。
2.推选优秀作文到大组交流,各大组推荐优秀习作一篇在全班展示。
3.交流会后,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观剧心得评分表
篇名 作者 观点正确、明晰突出(30分) 依据充足、有力(25分) 论述充分、逻辑清晰(25分) 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20分) 总分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