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暗语:赏析台词与潜台词
【专题解释】
精读《雷雨(节选)》,联读《窦娥冤(节选)》和《哈姆莱特(节选)》。品读经典戏剧中的经典台词,掌握戏剧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的特点。品味台词的言外之意,感受潜台词的艺术魅力。赏析中国古代戏曲、中国现代话剧和外国话剧的不同语言特色。
【预习任务】
1.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为其标注朗读要点,包括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情感等。
2.找出其中你认为最富有戏剧性的台词,说明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学习任务】
任务一 戏中语·剧中人
1.导入:根据下列台词,推测剧中人物,将台词与对应人物连线,并说明连线理由。
2.讨论:请找出课文《雷雨(节选)》中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台词。
示例:
人物 性格特征 台词举例
周朴园 伪善冷酷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善良刚毅 你?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鲁大海 疾恶如仇 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萍 自私无情 你这种混账东西!
周冲 冲动热情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这一教学活动主要围绕预习任务展开,品读相关台词,使学生切实体会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明确戏剧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3.讨论: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成戏必有巧”,戏剧情节具有偶然性的特征,而这种偶然性主要通过台词来实现。请找出《雷雨(节选)》中你认为最富有戏剧性的对话,说明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示例:
戏剧性台词 推动作用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窗户谁叫打开的? 这一组台词引发的情节促使周朴园对鲁侍萍的行为举止有所关注,也才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对话。
周朴园: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老爷那种纺绸衬衣不是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这一组台词是促使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的重要情节,也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点。
这一教学活动主要围绕预习任务展开,从学生易于理解的故事“偶然性”入手,通过具体的台词,明确戏剧语言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小结:品味戏剧语言的关键,是抓住“个性化”的特点体会戏剧台词在塑造人物形象、制造戏剧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联读:找出《窦娥冤(节选)》和《哈姆莱特(节选)》中个性化和戏剧性的台词进行赏析,分析这些语言表现的人物性格和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绘制类似前面的表格,形成学习成果,小组成员交流展示。
任务二 弦外音·话外意
1.补充: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台词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潜藏在台词背后的人物的思想、愿望、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义。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辨明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引发深层次的心理交锋,从而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形成剧本内在的戏剧性。
2.讨论:结合任务一找出的个性化台词,思考这些台词的弦外之音,并比较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潜台词运用上的不同。
明确:
人物 台词举例 潜台词赏析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你是不是来敲诈我的?是不是鲁贵指使你来敲诈我的?
鲁侍萍 你?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我三十年的痛苦根本不是钱可以补偿的。
鲁大海 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你们这些阴险狡诈的资本家又用钱收买没有骨气的工人。
周萍 你这种混账东西! 你这个工人居然敢骂我爸爸!
周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爸爸你不能独断专行、自私自利,损害工人的利益。
由此可见,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征不仅体现在精练的台词表达,还体现在丰富的潜台词运用。
3.讨论:假设话剧导演请你们分别饰演周朴园和鲁侍萍,表演课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后的一个场景(从“周朴园:你——侍萍?”到“周朴园: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要求你们在开演前阐述人物的潜台词,你会就哪些台词进行阐述呢?潜台词又分别是什么呢?从中反映了两个人怎样的性格特征?请同桌分角色朗读,并找出有着丰富潜台词的语句,进行分析品读。
示例:
人物 台词举例 潜台词赏析 性格特征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你来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十有八九是来敲诈勒索我的。 自私虚伪 冷酷无情 阴险狡诈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你一直都在找我,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敲诈我的钱财。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既然不想提过去的事情,那你有什么要求,你想要多少钱,不必遮掩,可以明明白白地提出来。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都是我的命不好,才会让我三十年后又遇见伤害我的人。 善良正直 宿命思想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饲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是我前世有罪,今世才会有这样的不幸遭遇。
4.思考:通过以上两个人物潜台词的赏析,请概括挖掘潜台词的方法。
明确:
(1)联系人物形象特征。
(2)抓住关键词句。
(3)结合舞台说明和标点符号。
5.拓展:利用上述方法,品读《雷雨》其他场次中不同人物的潜台词。
6.联读:
(1)选择《窦娥冤(节选》》或《哈姆莱特(节选)》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诵读节选部分的经典台词。
(2)以本单元的三部戏剧为例,比较古代戏曲、外国话剧和中国现代话剧在潜台词运用方面的不同,进而概括各自台词(曲词)的特点。
明确:
剧目 台词举例 台词(曲词)特点
《窦娥冤(节选)》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通俗易懂,抒情性强。
《哈姆莱特(节选)》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注重内心独白,多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富有诗意和哲理。
《雷雨(节选)》 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个性鲜明,深入浅出,精练深刻,意蕴丰厚。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