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课时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课时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7 17: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2、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④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中国精神”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表中选项内容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与地图中其发源地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西柏坡精神——① B.延安精神——② C.铁人精神——③ D.长征精神——④
4、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A.20 世纪40 年代 B.20 世纪50 年代
C.20 世纪60年代 D.20 世纪70 年代
5、1960年,安徽省公布“评工记分、包工包产”的方案后,南新庄群众纷纷利用庄前屋后的空地扩种瓜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家家赶修厕所,大搞积肥,户户筹划养猪,添置农具,农村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反映
A.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探索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D.城乡经济差异有了显著改善
6、1957—1960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亿元),材料主要反映出:
年份 国家财政支出总计 其中 支农资金中
支农资金 占财政支出% 基本建设 合作经济和各项事业费 流动资金 其他
1957 304.2 24.57 8.1 10.93 9.06 1.00 3.58
1958 409.4 43,28 10.6 30.26 8.76 1.09 3.17
1959 522.9 58.24 10.5 29.91 22.06 2.42 3.85
1960 654.1 90.52 13.8 45.43 33.73 5.01 6.35
A.国家重视农田基本建设 B.国家注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C.支农资金趋于稳定增长 D.工业化建设中农村地位缺失
7、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
A. 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B. 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 全面纠正右倾错误 D.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8、下图为1973年画家赵志田创作的中国画《大庆工人无冬天》,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A.展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 B.强调国家发展战略重要
C.突出反映时代精神风貌 D.宣传国家工业生产成就
9、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10、1956年,苏联驻华使馆对《论十大关系》进行分析后做出评论:在毛泽东提出的干顿方针中,最重要的几项同苏共二十大的决议紧密相关,尤其是在强调提高人民群众福利和进一步发扬民主问题等方面。这表明当时中苏两党之间
A.对苏共二十大的决议态度基本一致 B.都认识到需要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都在思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 D.都以提高福利和发扬民主为工作中心
1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1962年初,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国民经济十年初步设想:一是“基本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二是“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一变化
A.初步总结了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B.改变了大力发展工业的基本方针
C.开始提出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方针
D.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端
12、70年代中期,一些“手抄本”开始在社会上悄然流传,这些书中那一幕幕罗曼蒂克、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震撼了人们的心理。那些对男女主角情感生活的大胆描写,强烈碰撞着青年男女的心扉。这一时期“手抄本”流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的精神生活遭到禁锢 B. 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C. 社会经济的开放和发展 D.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13、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5、1961年中共中央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要求有计划地精简和下放国营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的职工,以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这一措施
A.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 B.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 D.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16、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今后三至五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奋,这就是所谓“四—方案”。该方案出台表明
A.西方爆发经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央部分领导抵制纠正“左”倾错误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的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17、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 中美正式建交 B.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1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19、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0、1960年12月,美国中情局指出:“我们相信共产党中国有能力使其在195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15%,在余下的三年里也能维持每年7%~10%的增长速度。这些增长可能会使二五计划期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5%~85%。”这表明
A.中国工业基础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 B.正确的指导方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估计不切实际 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解答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中美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52.50 62.44 69.39 90.16 81.60 77.00
12.86 40.44 47.82 49.07 68.02 57.91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2.11 18.48 15.33 19.64 27.05 27.50
14.87 1.59 7.08 5.01 7.42 9.69 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日本吉田茂政权在政治上始终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10月,中苏两国在对日关系的联合宣言中传递了力图实现同日本邦交正常化的信息,日本以与自由主义阵营各国强化关系是日本最为迫切的外交课题为理由,拒绝了中国和苏联的请求。日本外相冈崎胜男访问台湾时,表明日本政府既然和台湾当局建立了正式关系,就不能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
——摘编自张文彬《日本对华政策1952-1972转变期间民间因素的影响评析》
材料二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军事和防务政策上强调法国的独立性,十分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希望推动对华关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希望通过中法关系的突破,来推动中国同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成为西方大国中同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法国的这一举动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国内围绕对华政策的讨论,影响了后来尼克松的对华政策。
--摘编自翟强《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国对华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日、中法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的相同因素及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 C 4、B 5、A
6、D 7、D 8、 C 9、C 10、C
11、A 12、A 13、C 14、C 15、C
16、C 17、B 18、B 19、C 20、C
二、解答题:
2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
22、(1)同的原因:冷战的局势,意识形态一致,朝鲜战争的影响。异的原因:美国实力强大,企图称霸世界;英国实力削弱,香港是东亚贸易中心,全面禁运损害英国利益;中国的态度与策略。
(2)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主,其中以苏联为主体;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较低。
(3)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逐步建立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需要的对外经贸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体现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23、(1)不同:日本敌视中国,政治上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法国积极发展中法关系。原因:日本依赖和追随美国;固守意识形态思维;法国强调自身政策的独立性认识到中国的重要地位。
(2)相同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上多极化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