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共6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8 15:0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方民主的源流与演进
【课标】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 雅典 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斯巴达 寡头政治的代表
罗马共和国 浓厚的贵族寡头政治,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
罗马帝国 君主政治,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中古 法国 14世纪初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有利于加强王权
英国 14世纪中期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君主权力受到限制
近代 英国 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后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象征地位,内阁掌握政府权力,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 1787年的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法国 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
目 录
01
民主溯源
02
03
04
民主火花
民主演进
民主质疑
西方民主 的
源流 演进
矛盾锋芒上的民主实践——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01
古典民主
古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之上的民主,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表面上是多数人的民主,实则是少数人的暴政。说不民主,但它又是古代文明中民主程度最高的民主,但放在今天上看,它又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加速了政权的灭亡。
直接民主
贵族寡头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 公元前8—前6世纪 斯巴达 公元前10世纪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前1世纪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476
民主机构
政体类型
基本特征
公民大会是国家________机关,议事会参与国家________;
陪审法庭是主要_________。
最高权力
日常管理
司法机关
民主政体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抽签任官
多数原则 民主泛滥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____________;长老会议员仅____人,且__________;监察官拥有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权力。
军事统帅权
30
终身任职
主持公民大会
审判国王
寡头政体
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受制约,不易发挥作用
执政官的担任________,主持公民大会和_______;元老院协调官员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_____、宣战、_____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军事统帅
立法
元老院
媾和
共和政体
贵族寡头色彩较为浓厚
君主政体
(元首制)
君主专制,实行
独裁统治
最高权力 掌握,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 ,军队听命于 ,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皇帝
法官
皇帝
问题:什么是君主政治?什么是民主政治?什么是寡头政治?
政体类型 权力分配
君主制
僭主制
贵族制
寡头制
民主制
平民制
君主个人实施统治并顾及了全民利益
非法取得个人独裁权力,追求私利
多数贵族进行统治,公民权较少
少数贵族进行统治,公民权较少
全体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平民制是一群贫民掌权的统治”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以一人之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
多数人之统治为民主政体。 -----亚里士多德
政体划分依据:
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政体类型 权利分配
民主制
贵族寡头制
君主制
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力很少,或基本没有
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有一定的公民权。
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都受到公民大会不同程度的约束;都体现了公民政治这一特点。
共同点:
探究:区分不同政体下公民权利的分配与政体的关系。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问题:通过材料观察概括古希腊城邦有何突出特点?
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国家形态:小国寡民
国家管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有权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就是公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2.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3.改革五百人会议
4.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5.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 6.制定“津贴制”
公元前8世纪
城邦萌芽
公元前594年
梭伦改革,奠定基础
公元前506年
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改革,民主制顶峰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
公元前4世纪
城邦制渐衰




〖概念解读〗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是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氏族、胞族、部落)的联合体。
〖概念解读〗公民:①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服兵役④成年男子。公民不包括奴隶、妇女、外邦人。
公民集体行使统治权是希腊城邦最根本的特征
城邦形成之初,一般是公民中的氏族贵族掌握统治权,占有好的土地,公民中的平民政治上没有实权。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财产等级制度四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1.用地域取代血缘 2.设立五百人会议 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4.实行“陶片放逐法”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民主的源头,但其民主成色,各不尽同。
1.原始状态下各自的民主实践和特征
雅典 公元前8—前6世纪 斯巴达 公元前10世纪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前1世纪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476
民主机构
政体类型
基本特征
公民大会是国家________机关,议事会参与国家________;
陪审法庭是主要_________。
最高权力
日常管理
司法机关
民主政体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抽签任官
多数原则 民主泛滥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____________;长老会议员仅____人,且__________;监察官拥有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权力。
军事统帅权
30
终身任职
主持公民大会
审判国王
寡头政体
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受制约,不易发挥作用
执政官的担任________,主持公民大会和_______;元老院协调官员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_____、宣战、_____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军事统帅
立法
元老院
媾和
共和政体
贵族寡头色彩较为浓厚
君主政体
(元首制)
君主专制,实行
独裁统治
最高权力 掌握,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 ,军队听命于 ,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皇帝
法官
皇帝
机构 性质 职责 产生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公职人员
陪审法庭
最高权力机关
常设机关
司法机关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审理案件;监督公职人员
全体成年
男性公民
抽签
抽签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行政机关
选举
服务城邦,接受监督
雅典民主政治
保障机制
陶片放逐法
作用:震慑威胁民主的政治人物
发放工资和津贴
作用:鼓励公民参政议政
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
(斯巴达的)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性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或说明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国王 世袭
长老会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
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垄断军事统帅权,受到严格限制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
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寡头政治
罗马共和国(BC509-BC27)
王政时代:君主制(BC8世纪—BC509年)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城邦形成时期的制度与早期希腊城邦的制度相似。最初,国王拥有帝权,即最高权力,只有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和仅能对立法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民众大会对国王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后来,君主政体被废除,贵族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全球通史》
三方制衡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名词解释:共和制(Republic),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意思是“人民的公共事务”,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共和政体是作为君主政体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执政官
公民大会
元老院
保民官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两人担任,一年一任,军事统帅,最高行政权。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
独裁官
否决公民大会决议,监督执政官。
事实上的权力核心
浓厚的贵族寡头政体
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32-前23年
连选连任执政官
公元前30年
被授予终身保民官
公元前29年
获“统帅”称号,统率全军
公元前28年
改组元老院,担任首席元老,第一公民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至尊至圣)的称号和国家最高权力
从共和制到君主制
中央:元首制
地方:行省制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民主的源头,但其民主成色,各不尽同。
1.原始状态下各自的民主实践和特征
雅典 公元前8—前6世纪 斯巴达 公元前10世纪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前1世纪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
民主机构
政体类型
基本特征
公民大会是国家________机关,议事会参与国家________;
陪审法庭是主要_________。
最高权力
日常管理
司法机关
民主政体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抽签任官
多数原则 民主泛滥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____________;长老会议员仅____人,且__________;监察官拥有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权力。
军事统帅权
30
终身任职
主持公民大会
审判国王
寡头政体
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受制约,不易发挥作用
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B.国王有名无实
C.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D.具有民主色彩
D
斯巴达国王权力受到监察官制约、监督
奴隶制民主的多样性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民主的源头,但其民主成色,各不尽同。
1.原始状态下各自的民主实践和特征
雅典 公元前8—前6世纪 斯巴达 公元前10世纪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前1世纪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
民主机构
政体类型
基本特征
公民大会是国家________机关,议事会参与国家________;
陪审法庭是主要_________。
最高权力
日常管理
司法机关
民主政体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抽签任官
多数原则 民主泛滥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____________;长老会议员仅____人,且__________;监察官拥有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权力。
军事统帅权
30
终身任职
主持公民大会
审判国王
寡头政体
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受制约,不易发挥作用
执政官的担任________,主持公民大会和_______;元老院协调官员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_____、宣战、_____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军事统帅
立法
元老院
媾和
共和政体
贵族寡头色彩较为浓厚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塔西佗等译《编年史》
〖思考点〗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的异同点
〖相似之处〗
1.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国家权力属于公民。
2.三者都有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不同之处〗
1.雅典公民大会直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作用重大,官员是公民大会决议的执行者,伯利克里改革时穷人也可担任国家官职和出席公民大会;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国王和官员有更大权力,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有官职都无薪资,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2.雅典政治更加民主,而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更接近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最终演变成帝国,皇帝成为独裁者。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民主的源头,但其民主成色,各不尽同。
1.原始状态下各自的民主实践和特征
雅典 公元前8—前6世纪 斯巴达 公元前10世纪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前1世纪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476
民主机构
政体类型
基本特征
公民大会是国家________机关,议事会参与国家________;
陪审法庭是主要_________。
最高权力
日常管理
司法机关
民主政体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抽签任官
多数原则 民主泛滥
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____________;长老会议员仅____人,且__________;监察官拥有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权力。
军事统帅权
30
终身任职
主持公民大会
审判国王
寡头政体
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受制约,不易发挥作用
执政官的担任________,主持公民大会和_______;元老院协调官员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_____、宣战、_____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军事统帅
立法
元老院
媾和
共和政体
贵族寡头色彩较为浓厚
君主政体
(元首制)
君主专制,实行
独裁统治
最高权力 掌握,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 ,军队听命于 ,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皇帝
法官
皇帝
〖学思之窗〗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权力分散
权力集中
由于长期的共和传统,帝国早期的皇帝们不称皇帝,而以元首身份掌握政权控制军队,成为事实上的君主制。
元首制是一种过渡的政治制度,……介于共和制与君主制中间。——王明毅《从元首制到君主制》
公民参政
雅典民主的评价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减少权力滥用,保护公民权益;
②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推动了希腊文化的高度繁荣;
③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①少数人的民主
②“多数人的暴政”:直接民主造成决策失误,导致权力滥用。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局限性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一个由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以281票赞成,220票反对的结果判苏格拉底有罪,而处以死刑。
材料一 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公民内部轮流执政。
根据两则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少数人(男性公民)的民主。
①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民主范围十分有限。
②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021 广东)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C
学者杨共乐在《罗马的崛起及其原因》一文中指出:“罗马的政府很简单,主要有公民大会、元老院和执政官。公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投票权,许多管理都是选举产生的……罗马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但是执政官生杀予夺的大权是有限的……元老院是执政官卸任以后进入的,是多个优秀的国王组成的一个机构。元老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政官是执行者。”作者认为罗马崛起的原因是(  )
A.战无不胜的罗马军团
B.罗马政府的简单结构
C.罗马法律的逐渐完善
D.优越的政治管理体制
D
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
直接民主容易产生多数暴政

雅典民主局限性

罗马君主制的优越性
罗马政权结构上及运作上的分权与制约的优点
2.原始民主的局限及其过渡
(2021·全国甲卷·32)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链接高考
C
蛮族入侵帝国两分
当罗马帝国没落时,帝国北方境外的日耳曼各部族象滔滔的海潮不断浦入帝国境内。西罗马帝国覆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发展到查理大帝时统一西欧,称查理曼帝国(768-814),后帝国三分,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分成了东西中法兰克三国,即今天法意德的雏形。
“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曰耳曼人的经济和文化远比罗马帝国落后。进入罗马帝国后其统治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而教会则利用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教会也发展基督教义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要求劳动群众忍受苦难,服从封建主的统治。教会和世俗政权相互需要,共同维护统治,由此形成教权与政权并立的基本格局。
二、封建社会:中古西欧封建制度
(一)中古早期的政治制度
1.建立与演变
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蛮族国家建立
法兰克王国最大
8世纪建立查理曼帝国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
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查理大帝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世纪起,法兰克人越过莱菌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广泛支持,不断壮大。
在此基础上,西欧封建制度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和王权与教权并立两大特征。
西罗马帝国灭亡
日耳曼人入侵,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1
日耳曼的一支法兰克人,逐渐建立起庞大的法兰克王国(481-843)
2
帝国三分,即法国、
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
3
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崩裂重演中的民主火花——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02
中古民主
中世纪下的欧洲黑暗横亘,教会统治一切。但也不尽黑暗,教权高于王权,也弱化了王权。教权和王权之间的斗争,虽是欧洲的政权和国家不断分裂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城市追求自治的因素之一。中世纪城市的自治要求和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意识,如同黑暗中的火光,孕育着近代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温床。
教 权
王 权
在中世纪欧洲,罗马教廷与世俗政权的关系历经变化,有合作也有冲突。当罗马教宗的声势高时,世俗君主常被迫向其屈服;但当世俗君主力量强大时,罗马教宗甚至沦为君主的阶下囚。
时有冲突
互有消长
1.中古早期的封君封臣制
“就是以土地的层层分封、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封君
封臣
政治契约
军队
+
效忠
+
金钱
土地+保护
查理曼帝国下得到采邑的大贵族和大地主成为公侯伯子男爵,都是皇帝或国王的臣下。这些人又把自己的采邑分封给小贵族,如骑士、乡间的绅士。这些采邑的面积大至一个郡,小至一个村,围绕着采邑,组成了各级贵族的领主附庸网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教皇拥有与世俗王权抗衡的力量?
神父主持的洗礼
神父主持的婚礼
神父主持的葬礼
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思想文化:垄断真理,控制精神世界。
教阶制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教徒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教皇英诺森三世
统一的精神世界
分裂的世俗世界
政治: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2.法国等级君主制








查理曼加冕
卡诺莎之辱
第一阶段(5-9世纪)
教权与王权
互为依存
教权突现
第二阶段(9-13世纪)
教权权势膨胀
王权软弱涣散
教权颠峰
496年法兰克王国首任君主克洛维受洗,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一部分;
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开创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756年丕平献土,奠定教皇国
的基础;
800年查理加冕,使自己的统
治带上“君权神授”的光环。
德皇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间主教职权之争
“卡诺莎觐见”
第三阶段(14-15世纪)
教权由盛而衰
教归于俗
王权回归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腓力四世斗争失败后,在法王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
背景:
11世纪城市兴起,王权强化
腓力四世因征税问题
与教皇发生冲突
标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成的三级会议(1302年)。
影响:①王权强化: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就征税等问题与各个等级代表协商,从而扩大王权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②民族意识逐渐萌生。
◎腓力四世,绰号“美男子”
市民议政
756年丕平献土
政教冲突
政教合作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800年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
卡诺莎之辱(1077)
前中期(9-13世纪) 教权膨胀,王权软弱,教权顶峰
背景
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不同程度的加强
城市发展,市民壮大
国王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王权加强
农奴制破坏,封建主衰落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二、封建社会:中古西欧封建制度
(二)法国:等级制
2.确立:
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三级会议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名称 人员 比例(总人口2450万左右) 享受权利
第一等级 教士 10万 35%土地,免税,特权保护
第二等级 贵族 约40万 第三等级 其他所有人 2000万农民,40万城市商人、工匠 纳税,劳役
材料:王权和三级代表制的结合在法国政治制度史上乃是一个奇迹。它既强调了王权在决断国家事务上的专断性,又凸显了三级会议限制国王活动的能力。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
——《西方政治制度史》(何平立主编)
王权
教权
传教、维护教会权威
政权合法性
长期并立对抗
城市兴起市民崛起
壮大
经济
政治
思想
推动
三级会议
封君封臣制
影响
教会腐化
人文复兴
民族国家
冲击
强化
(二)法国:等级制
二、封建社会:中古西欧封建制度
阿维农之囚
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为了支付战争费用,腓力四世向素来享有免税特权的法国神职人员征税,这直接触犯了卜尼法斯八世的利益。面对王权的严重威胁,卜尼法斯八世宣称人欲得救,必须服从罗马教皇,并开除了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会议,巧妙地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服从国王,并派出军队强制罗马教皇迁至法国阿维农地方,并受法王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期间大部分红衣主教及教皇是法国人。从此,罗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腓力四世
卜尼法斯八世
3.意义: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法国——等级君主制
时间:1302年。
背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
成就: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意义: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腓力四世(1268—1314),在位期间致力于扩大王室领地。为了支付战争费用,他向享有免税特权的法国神职人员征税,将教皇劫持至法国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
中后期(14-16世纪)
教权下降,王权提升
3.英国议会君主制
背景:
中古后期英国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
形成过程:
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限制王权的开始;
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利逐渐加强。
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影响:英国逐渐形成“王在议会”的历史传统,议会成为英国政府中的重要机关,为英国近代民主宪政进程奠定基础。
内:与教皇争斗失败,被迫向教皇称臣
外:与法国争夺欧洲领地失败
“丢地王”约翰
1199年继任英国王位,他对内实行残忍统治,任意没收土地和增加税收,干涉教会主教选举,被教廷开除教籍后又被迫赔礼道歉并向教廷纳贡;对外与法国的战争也频频失利,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土地。
“王在议会”
“王在法下”
《大宪章》
英王爱德华一世意识到议会是沟通王权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有效工具,在其统治的35年间先后召开52次议会,议会代表包括教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主要讨论征税问题。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具有司法权;下院主要由骑士、市民和新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具有立法权和财政权。
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英国:议会君主制
二、封建社会:中古西欧封建制度
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1.《大宪章》的签署(1215年)
(1)背景: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
(2)内容:
“丢地王”约翰
1199年继任英国王位,他对内实行残忍统治,任意没收土地和增加税收,干涉教会主教选举,被教廷开除教籍后又被迫赔礼道歉并向教廷纳贡;对外与法国的战争也频频失利,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土地。
丢地王约翰
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
影响:开创了英国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英国——议会君主制
签署《大宪章》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内容:限制国王的司法权、征税权,保护臣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
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剥夺王权的治国理念 B.权力分割的立宪思想
C.控制权力的法治精神 D.自由平等的政治传统
C
〖学思之窗〗 《大宪章》规定: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指贵族,对贵族利益的保护
商人是事实上的自由人,指对商人利益的保护,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国王不得随意处置贵族;
商人符合条件可免除苛捐杂税。
限制国王随意抓人、处置民众
限制国王对被统治者征税的权力





议会形成: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会议,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院主要由骑士、市民和新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具有立法权和财政权
英国——议会君主制
影响:开创了英国王权受议会制约的政治传统
逻辑建构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城邦国家的特点
雅典民主制
斯巴达寡头制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古西欧封建制的特征
2.中古西欧典型国家的政治制度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总统共和制
3.法国议会共和制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呈现的特点
1、继承古代政治的传统;
2、分权制衡原则;
3、法治取代人治;
4、代议制,间接民主;
5、民主范围逐渐扩大,制度逐步完善。
议会斗争下的民主演进——近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03
近代民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近代民主,以议会为平台,以宪政为特色,
以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为主要政体形式。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呈现的特点
1、继承古代政治的传统;
2、分权制衡原则; 3、法治取代人治;
4、代议制,间接民主;
5、民主范围逐渐扩大,制度逐步完善
代议制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公民选举代表掌握国家决策权力的民主形式。
归纳:英、美、法三国政治制度
英国 美国 法国
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行政权 首相(议会产生) 总统(民选产生) 总统(议会产生)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议会
国家首脑 国王(世袭) 总统(任期) 总统(任期)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政府首脑与 议会关系 首相对议会负责, 不对国王负责 三权分立 总统对议会负责
共同特征 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 一般都体现分权制衡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比较英国、美国和法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项目 美国 法国 英国
不同点 国家元首 (产生、任期、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国家的权力中心
议会与 政府的关系
政体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
国王
选举;4年;有;
世袭;终身;无
总统
首相
总统
议会
政府和议会都由选民选举产生
内阁/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总统
选举;7;有
总统
议会
议会共和制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相同点
民主,
自由,
平等.
人权,
人民主权,
法治,
分权制衡,
代议制,
政党政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评价:
1.都适应了国情,维护社会稳定;
2.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4.仍有历史局限性(妇女选举权、黑人人权等)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违法。
立法权
财政权
军事权
影响:否定了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英国通史》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问题:1689年《权利法案》把哪些权力明确从国王转交到议会?
限制国王专制
确立议会主权
内阁负责行政
国王统而不治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选民选举
君主
议会
首相+内阁
上院(贵族院)
下院(平民院)
多数
组阁
集体负责
形式任命
任命 世袭
提请国王
解散议会
行政监督
行政权
立法权
国家元首
虚君
政府集体辞职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内阁首相是政府首脑,由多数党领袖担任。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是虚君;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完善:19世纪,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918年,英国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选举权;1928年,21岁以上的妇女均有选举权;1969年,凡满18岁的男女都获选举权。这表明英国(  )
A.议会主导民主改革进程 B.政治体制改革渐进完成
C.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D.议会改革深受国际影响
逐渐成熟:民主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打破了身份、财产、性别、种族等限制。
英国人最早发明了宪政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发挥创造能力。”
——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有利于减少权力滥用,缓解政治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原则。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
①联邦制原则:
宪法至上,联邦政府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外交、军事、发行货币);各州有一定自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③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和国会议员由民选产生。
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评价:
2.局限性: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
1.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加强了国家权力,又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与担任公职权,不得因种族、肤色、出生地、信仰或以前是奴隶而被任何一州加以拒绝和限制。
——美国宪法第15条修正案(1869年)
任何人被选为总统者,不得超过两任。
——美国宪法第22条修正案(1951)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这项规定( )
A、使总统独揽大权
B、用法律阻断君主制的复辟
C、确立了法国的责任内阁制
D、破坏了民主共和原则
参议院
众议院
任命内阁总理
总统命令经内阁副署生效
选举产生
对议会负责
直接选举
议会(立法权)
总统(行政权)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实际上是议会共和制(责任内阁制),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总理掌握行政实权,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在形式上拥有巨大权力。
内阁总理(行政权)
间接选举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多样性
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至上
内阁制为核心
英国
美国
民主共和制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
法国
民主共和制
分权制衡
过程反复
近代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自特色。
国民督政
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并提名各部大臣
B.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并提名阁僚
C美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州政府高度自治
D.法国总统权力极大,经众议院同意可以解散参议院
A




英王虽然是国家元首,处于“临朝不临政”的地位。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提名各部大臣,议会和内阁虽掌握实权。如果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须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
美国则以总统为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相互独立,互不相属。




国家元首
英国国家元首是世袭的,美国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分权制衡
英国通过议会和内阁进行分权,美国三权相互制衡,互不相属
政府与议会关系
英国政府与议会关系密切,立法权与行政权共进退,美国总统直接负责政府,国会则相对独立;




2.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阶段
(1)确立:16—18世纪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
(2)成熟:19—20世纪经过多次改革走向成熟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
◎处死查理一世(英国)
◎独立战争(美国)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1884-1885第三次议会改革
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
的普选权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工人阶级大多数获
得了选举权
只有拥有财产或纳税的成年白人男子才有选举权
1787年宪法
1965年
黑人获得选举权,美国实现了普选
1920年
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英美民主的扩展
比较项 英国 美国 法国
政治体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
元首任期 4年,可连选两届 7年,可连选连任
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
权力中心
行政权属
首脑与议会的关系
立法权属
相同点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王
世袭
终身
“统而不治”无实权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内阁
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席位政党组建,以首相为首,对议会负责
议会,实际由内阁操作
总统
选举
有实权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总统
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与议会相会制约
国会
国王
选举
有实权
内阁总理
总统任命
参众两院
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参众两院
资本主义代议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以法律形式确立;议会立法;分权制衡
三、资本主义社会: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枝繁叶茂间的民主质疑——西方民主的异化和实质
04
现代民主
理 念
现 实
西方民主远非人们的理想化想象,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在不断的阐释和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异化,从而塑造了今天西方民主的图景。
——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 对美国三权分立的评价
西方民主的实质
资产阶级民主
西方民主的异化
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
A.美国政体趋于完善
B.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C.西方民主的局限性
D.美国民主的独特性
C
B
“如果说,政府的权力曾经一度受到限制的话,那个时刻早已过去。”----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
行政权的扩大
自由党、保守党
(1832议会改革后)
工党、保守党
(20世纪初)
辉格党、托利党
(1679)
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共和党
(象)
民主党
(驴)
两党制的特点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政治制度的启示:
探究:
1.整体/集体主义与个人/个体主义的不同非中西之争,而是古今之别,要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2.人非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不能奴役他人;
3.注意“群己权界”,既保护个人权利,也尊重他人权利;
但是,其以人民的名义提出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这一最根本的问题遭到了社会的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即使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间的矛盾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无力解决。
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之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新秩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得到资产阶级的颂扬和讴歌。
因此,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经常处于分裂之中,并不能集中、整合、动员和号令全国力量团结一致解决关系全民族利益的共同事务。
——摘编自徐大同《准确认识西方政治民主制度》
另类声音
别样看法
第一,有人说,有了民主就
可以解决腐败问题。其实,
民主制度不能解决腐败问题,
相反可能是腐败的温床。
第二,有人说,民主是和平
的保障,民主国家不发动战
争。这是西方人为自己辩白。
第三,还有人说,有了民主
就有法治,首先要民主,才
能有法治。但历史的事实恰
恰相反。
知名历史学者钱乘旦在接受记者采访关于民主话题时表示:要知道民主能做什么,首先要知道民主不
能做什么。他说
了以下几点:
——摘编自沈聪《认识西方民主的真实》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你怎么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选材料中一个观点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民主可能滋生腐败
在历史上,民主制度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腐败问题。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是法治,以及社会的监督。雅典在伯里克利时期,有公民大会,也有500人议事会。但一些精明的人拿钱去收买大会的成员,让他们按自己的旨意行事。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买选票,贵族们花钱,让选民按他们的意图投票,选出他们指定的人。在韩国,不少民选总统上台时都以反腐败开始,然后又因腐败被赶下台,等等。无数事实说明,民主不一定能解决腐败问题。
民主并不能保证世界和平
对内民主并不一定对外平等。一战的主要参战国一方为英、法、俄、意,另一方为德、奥,多数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民主”国家照样争夺霸权,挑起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几乎都带有明显的西方民主大国的烙印。21世纪,西方公开用武力推行它的“民主”,结果是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都陷入动荡。非洲很多国家生搬硬套西方的民主模式,结果多数陷入部族混战、国家动乱、生灵涂炭。所以说,民主不是和平的保障。
法治是民主的前提
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在英国确立了“法律上”“王权有限”的宪政传统,从大宪章签署,到颁布《权利法案》后走上君主立宪道路,再到第一次议会改革开始走向民主化,历时600多年。在这么长时间里,法治始终被看作是英国最宝贵的传统。没有法治的保障,民主就形同虚设。
结 束 语
民主,是指人民的政权和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的治理,它是关于国家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制度。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民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
民主是什么?
民主的特性
中国式民主



各国民主政治既具有共性的一面,又具有特性的一面,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和表现样态。民主的实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而彼的过程,无论是世界整体进程还是各国自身的演进,民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这种民主将考虑到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020·浙江高考·17)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链接高考
B
(2020·全国Ⅲ卷·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C
(2020·浙江高考·20)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A.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 B.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D.“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链接高考
C
(2021·广东选择性历史·13)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C
逻辑建构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城邦国家的特点
雅典民主制
斯巴达寡头制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古西欧封建制的特征
2.中古西欧典型国家的政治制度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总统共和制
3.法国议会共和制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呈现的特点
1、继承古代政治的传统;
2、分权制衡原则;
3、法治取代人治;
4、代议制,间接民主;
5、民主范围逐渐扩大,制度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