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1-2022学年广西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1-2022学年广西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7 22: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1.(2022·广西梧州·九年级期末)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2.(2022·广西河池·九年级期末)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A.法兰西英格兰意大利 B.德意志法兰西英格兰
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D.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
3.(2022·广西梧州·九年级期末)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4.(2022·广西来宾·九年级期末)下列哪一句谚语能较好地反映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统治情况(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条条大路通罗马”
5.(2022·广西河池·九年级期末)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是指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6.(2022·广西桂林·九年级期末)随着时代的发展,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近年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该节日来源于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7.(2022·广西梧州·九年级期末)《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8.(2022·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中学九年级期末)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9.(2022·广西梧州·九年级期末)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
A.封建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商业城市
10.(2022·广西桂林·九年级期末)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 )
A.处以罚金 B.劳役地租 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
11.(2022·广西桂林·九年级期末)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12.(2022·广西防城港·九年级期末)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中世纪的欧洲并成为一名大学生,你不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
A.大学有免赋税的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B.大学课程设置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
C.学生有言论自由,可以发表与基督教会教义不一致的见解
D.学生先学习基础课程,后学习专业课程
13.(2022·广西桂林·九年级期末)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体现了大学自治地位的
A.免赋税特权 B.教育自主权 C.司法特权 D.生命安全权
14.(2022·广西梧州·九年级期末)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大学的兴起 B.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城市的复苏 D.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15.(2022·广西河池·九年级期末)12世纪大学兴起,它被称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最早兴起在
A.非洲 B.美洲 C.欧洲 D.亚洲
16.(2022·广西钦州·九年级期末)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牛津大学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其中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里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中世纪大学没有任何自治权利 D.中世纪大学不受教会控制
17.(2022·广西桂林·九年级期末)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右侧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儒家文化 B.拜占庭文化 C.印度文化 D.阿拉伯文化
18.(2022·广西桂林·九年级期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529年编成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9.(2022·广西河池·九年级期末)查士丁尼命人编纂了4部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统称为( )
A.《罗马民法大全》 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20.(2022·广西防城港·九年级期末)“他一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和恢复这种权势和荣耀。”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A.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B.创造了拜占庭文化
C.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D.对东欧文化影响巨大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有封君封臣制度,这其中一个仪式是行臣服礼,故C符合题意。东罗马帝国实行军区制;阿拉伯帝国实行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日本以前实行过幕落体制,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C正确;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中没有英格兰,排除ABD。故选C。
3.C
【详解】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C符合题意;封臣只对自己的封君负责,只承担自己封君的赋税、义务兵役,而不是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A不符合题意;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但封君封臣关系会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不能体现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以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能较好地反映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统治情况,故C符合题意;“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反映的是同态复仇法,故A不合题意;“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条条大路通罗马”与题干无关,故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与罗马有关的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加速了基督教的发展和向外传播,B项正确;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团结和统一,与古罗马征服世界无关,排除A项;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排除C项;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向外传播影响的主要是亚洲,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这一节日与基督教有关。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D
【详解】根据“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它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九世纪开始,庄园经济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居住在庄园里面,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就是庄园。A正确;手工工场、租地农场都出现于中世纪晚期,BC错误;商业城市是担负一定区域商品流通的中心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重新兴起于西欧是在10世纪。D错误。综上故选A。
10.A
【详解】根据题干“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可以得出庄园法庭处理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A项正确;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不是提供劳役,排除B项;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不是实物地租,排除C项;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不是处以刑罚,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据“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基本自给自足。封建庄园经济是随着西欧封建制确立而形成的经济实体。其基本特征是:封建主用劳役地租剥削农奴,在经济上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内部能自给自足,B项正确;商品经济发、严格禁止竞争、自耕农为主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王支持大学,但是不允许异端言论。因此不可能遇到发表基督教会教义不一致的见解,因此C符合题意。大学的自治地位体现在大学拥有免赋税的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因此A不合题意,排除A。大学的课程仍然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在专业课程中仍然设有神学课程,因此B不合题意,排除B。学生确实是先学习基础课程,后学习专业课程,因此D不合题意,排除D。综上故选C。
【点睛】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设置仍然受到基督教和影响,但是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3.C
【详解】考查点:中世纪的教育。解题思路:由材料“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可见中世纪欧洲大学自治地位突出体现为司法特权,故C符合题意;材料无关A免赋税特权或教育自主权,排除AB;材料无关生命安全权,排除D。故选C。
1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A符合题意;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的成就,不属于西欧中世纪教育,排除B;材料中说明的是大学的兴起,不是城市的复苏。排除C;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与材料中欧洲中世纪教育信息不符合,排除D。故选A。
15.C
【详解】根据材料“12世纪大学兴起,它被称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结合所学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中世纪大学兴起于此时,被称为“最美好的花朵”,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6.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主”指的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所以这枚校徽体现了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影响,B项正确;中世纪的国王并不是兼任大学的校长,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基督教对文化教育的影响,不是说明大学没有任何自治权,排除C项;大学受到教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州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因此继承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所以①处当填拜占庭文化,故选B;儒家文化没有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A;印度文化没有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C;阿拉伯文化也没有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D。
18.C
【详解】《查士丁尼法典》是公元529年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命学者杜立本等所编纂的法典,故D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于公元前449年颁布的成文法,《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排除ABD。故选C。
19.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命人编纂了4部法律文献,这就是《罗马民法大全》 ,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A项正确;《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 均是古罗马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0.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和恢复这种权势和荣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廷帝国是在395年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的,而罗马帝国曾经不仅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而且罗马文明曾经繁盛壮丽、光彩夺目,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知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