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北京喜讯到边寨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教材分析: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郑路,马洪业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作曲家用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疆,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乐曲是多乐段单乐章结构。由引子、六个乐段、尾声组成。全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更显得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管弦乐曲力度、情绪的变化,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二、能力目标: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抓住音乐主题的典型节奏,让学生用“声势”参与欣赏,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之中。
三、情感目标: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试着分辨每个主题的情绪、力度、节奏的不同,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背景介绍
新知导入
歌曲分析
拓展延伸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背景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六七十年代,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个时期出现了一股坏势力“四人帮”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终于在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把他们清除出党了!这好消息越过高山,跨过原野,传到祖国边寨的每一个角落!
创作背景
本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
新知导入
“边寨”指的是什么地方吗?
边寨指得是我国的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那里。这首乐曲主要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1.刚才那段音乐片段(第一段)在全曲出现了几次?
2.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3.表现了什么情景?
思考
答:1.出现两次。
2.热烈、欢腾的情绪。
3.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分段欣赏——引子
思考
1.这段音乐用的是什么乐器?
2.它是在模仿什么的声音?
3.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牛角号的声音?
答:1.圆号。
2.牛角号的声音。
引子
牛角号吹响了,号声在山谷中回荡,喜讯传到山寨。这里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圆号
圆号,又称法国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
歌曲分析
第一段
管弦乐合奏
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的弦律,像是圆号带来的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山寨里顿时沸腾起来。
第二段
1.第二段与第一段相比,力度上有没有变化?
2.这段音乐中有一段旋律是反复出现的,它一共反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力度是怎么样的?
3.力度弱的地方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强的呢?
思考
1.第一段力度强,第二段力度弱。
2.反复出现了4次,力度是强弱交替。
3.弱的轻巧活泼,强的更加欢快。
答
第二段
活泼、轻快的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短笛、长笛、小提琴、木琴等乐器轮流演奏。
单簧管
双簧管
短笛
长笛
第三段
透过小提琴和中提琴轻快流畅的音乐,我们还能听到哪种打击乐的伴奏声?
思考
小提琴
中提琴
第三段
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弦律。小号在句尾作模仿,伴以清脆的木鱼和铃鼓声。音乐继续发展,热烈的情绪逐渐高涨。
小号
木鱼
铃鼓
第四段
经过一个短暂的过渡,音乐的力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
答:力度变弱。
乐曲的力度减弱,旋律变的优美舒缓,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几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独舞。
第五段
思考
1.这段音乐的力度与上段音乐产生了怎样的对比?
2.情绪又有怎样的变化?
3.这段弦律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
答:1.强烈的对比。
2.情绪更加热烈。
3.小号。
小号的音色高亢明亮,给人一种粗犷豪放的感觉,恰似一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跳起了彪悍强劲的舞蹈。
第六段
1.小号之后,紧接着出现了什么声音?
2.清脆的铃鼓旋律声代表的是谁在舞蹈?小号的旋律又代表谁在舞蹈?
思考
答:1.铃鼓和圆号的长音。
2.小姑娘,小伙子。他们像在展开一场对舞比赛一样。
牛角号音调再次响起,小提琴运用跳弓,奏出活泼、愉快的音调。
第七段
这段的主奏乐器是小号。音乐更加紧凑有力。
第八段
鼓乐齐鸣,以宏伟的音响再现第一主题,乐声辉煌灿烂,把万民欢腾的热烈情绪推到了高潮。结尾时,圆号又吹响号角音调,象征着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建设美好生活。
总结拓展
小结
这首乐曲风格统一,生动明快,热情洋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情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提高了分辨乐段和记忆旋律的能力。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