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4(浙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4(浙江)(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27 19:1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则( )
A.[-3,-1] B.(-3,-1] C.[-1,2) D.[-1,2]
2.复数的虚部是( )
A. B. C. D.1
3.如图,已知四面体为正四面体,,,分别是,中点.若用一个与直线垂直,且与四面体的每一个面都相交的平面去截该四面体,由此得到一个多边形截面,则该多边形截面面积最大值为
A. B. C. D.1
4.国际冬奥会和残奥会两个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奥运盛事.某电视台计划在奥运会期间某段时间连续播放5个广告,其中3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奥运宣传广告,要求最后播放的必须是奥运宣传广告,且2个奥运宣传广告不能相邻播放,则不同的播放方式有( )
A.120种 B.48种 C.36种 D.18种
5.过圆上的动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个切点之间的线段称为切点弦,则圆内不在任何切点弦上的点形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
A. B. C. D.
6.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24 B.-8 C.16 D.24
7.已知函数,,则图象如图的函数可能是( )
A. B. C. D.
8.如图为陕西博物馆收藏的国宝-唐-金筐宝钿团化纹金杯,杯身曲线内收,玲珑娇美,巧夺天工,是唐朝金银细作的典范之作.该杯的主体部分可以近似看作是双曲线C:的右支与直线,,围成的曲边四边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若该金杯主体部分的上口外直径为,下底外直径为,则此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2 B. C. D.3
二、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模型去拟合一组数据时,为了求出回归方程,设,将其变换后得到线性方程,则的值分别是
B.从10名男生,5名女生中随机选取4人,则其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为
C.若随机变量,则
D.在回归分析中,对一组给定的样本数据而言,若残差平方和越大,则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10.下列计算正确的选项有(  )
A.sin158°cos48°+cos22°sin48°=1
B.sin20°cos110°+cos160°sin70°=1
C.
D.
11.【多选题】已知a为常数,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则( )
A. B.
C. D.
12.已知正四面体是棱上的动点,是在平面上的投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平面
B.当时,异面直线与PA所成角是
C.当时,DE的长度最小
D.当时,直线与所成角正弦值是
三、填空题
13.已知非零向量满足,则与的夹角为__________.
14.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用表示解下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若,且则解下6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_________.
15.抛物线的焦点为,已知点,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过弦的中点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16.已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17.在中,角的对边分别,.
(1)求;
(2)若的周长为4,面积为,求.
18.在数列中,.
(Ⅰ)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9.如图,在直三棱柱,,.
(1)证明:;
(2)若三棱锥的体积为,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0.某学校组织开展了“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暨主题党日活动”.规则如下:每班派两名选手参赛,每位选手回答三个题,满分为60分,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得分.某班派了甲 乙两名同学参赛,且甲同学三题能回答正确的概率均为,乙同学三题能回答正确的概率依次为、、,两人的累计得分为班级总得分,总得分不少于50分班级将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
(1)三题答完结束后,记为乙同学的累计得分,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2)求班级获得决赛资格的概率.
21.已知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过点且与轴不重合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的周长为8.
(1)若的面积为,求直线的方程;
(2)过两点分别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是,证明:直线与交于定点.
22.已知,,函数的导函数存在.
(1)若恒成立,证明:;
(2)若.证明:当时,.注: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分别解分式不等式和指数不等式,再求交集即可.
【详解】,
,即.
所以.
故选:C
2.A
【分析】由复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复数的虚部是-1.
故选: A.
3.A
【分析】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易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可求得;根据平行关系及可得,则,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最大值.
【详解】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如下图所示:
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又,,且
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截面面积最值的求解,难点是能够将正四面体补全为正方体,从而可准确判断出截面图形的形状;求解最值的关键是能够得到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4.C
【分析】先考虑最后位置必为奥运宣传广告,再将另一奥运广告插入3个商业广告之间,最后对三个商业广告全排列,即可求解.
【详解】先考虑最后位置必为奥运宣传广告,有种,
另一奥运广告插入3个商业广告之间,有种;
再考虑3个商业广告的顺序,有种,故共有种.
故选:C.
5.A
【解析】作出图形,过圆上一动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计算出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可知圆内不在任何切点弦上的点形成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的内部,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如下图所示,过圆上一动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则,,,
则,且为锐角,所以,同理可得,
所以,,则为等边三角形,连接交于点,
为的角平分线,则为的中点,,
且,,
若圆内的点不在任何切点弦上,则该点到圆的圆心的距离应小于,
即圆内的这些点构成了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的内部,
因此,圆内不在任何切点弦上的点形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圆内不切点弦上的点所构成的区域,为此需要计算出圆的圆心到切点弦的距离,找出临界位置进行分析.
6.C
【分析】易得,再分别计算中的的系数与的系数再求和即可.
【详解】由题,
又中含的项为,中含的项为.
故展开式中的项为.即系数为16.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式定理求解展开式中指定项的系数,需要写成两项,分别分析含的项及其系数再求和.属于中档题.
7.D
【分析】结合函数图像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即可判断.
【详解】由图可知,该函数为奇函数,和为非奇非偶函数,故A、B不符;
当x>0时,单调递增,与图像不符,故C不符;
为奇函数,当x→+时,∵y=的增长速度快于y=lnx的增长速度,故>0且单调递减,故图像应该在x轴上方且无限靠近x轴,与图像相符.
故选:D.
8.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点,将其代入双曲线方程,即可求出,的值,再根据,即可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详解】由题意上口外直径为,下底外直径为,
由题意可知点,点,
将点,点的坐标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可得,
解得,,所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故选:C.
9.AC
【分析】对于A:根据代换的过程,直接求解;对于B:直接求出其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即可判断;对于C:利用二项分布求出方差,再求;对于D:按照残差的意义直接判断.
【详解】对于A:因为,所以.
又,,
所以,所以.
故A正确.
对于B:从10名男生,5名女生中随机选取4人,有种,至少有一名女生的选法,有,所以其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为.故B错误.
对于C:
随机变量,所以,所以.故C正确;
对于D:按照残差的意义,在回归分析中,若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故D错误.
故选:AC
10.CD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逆应用,逐一计算四个选项是否正确即得结果.
【详解】对于A,sin158°cos48°+cos22°sin48°=sin22°cos48°+cos22°sin48°=sin(22°+48°)=sin70°≠1,故A错误;
对于B,sin20°cos110°+cos160°sin70°=sin20°(﹣cos70°)+(﹣cos20°)sin70°=﹣(sin20°cos70°+cos20°sin70°)=﹣sin(20°+70°)=﹣1,故B错误;
对于C,,故C正确;
对于D,cos74°sin14°﹣sin74°cos14°=sin(14°﹣74°)=﹣sin60°,故D正确.
故选:CD.
11.BD
【分析】对于A、B:利用二次求导判断出以,得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得到,即可判断A、B;对于C、D:由得到,利用对数平均不等式得到,,即可证明出,得到,即可判断C,D.
【详解】由题意得,且定义域为,令,则,因为两个极值点,即在有两根,
由此可知,且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因为在有两根,
所以,即,解得,
因为在有两根为,所以,
又,所以,
从的正负可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A错误,B正确;
因为,所以,
即,
根据对数平均不等式得,,,
根据同向同正可乘性得,因为,所以,
因为恒成立,所以,即,
所以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睛】导数的应用主要有:
(1)利用导函数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
(2)利用导数研究原函数的单调性,求极值(最值);
(3)利用导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12.AC
【分析】A选项通过证明即可证明平面;
B选项中,直线与所成角转化为即可判断.
C选项中,证明即可.
D选项中,通过余弦定理求出,即可求出直线与所成角正弦值.
【详解】对于A,当时,如图所示,
是等边三角形,故有,而,,又, ,
平面, A正确.
对于B,当时,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即=,B错误.
对于C,当时,如图所示,
设正四面体边长为,则,,,
在直角中,,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满足,故,的长度最小,C正确.
对于D,延长交于,连接,直线与所成角即为,,
在中,由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由由余弦定理得:,
故,D错误.
故选:AC
13.
【分析】直接把两边同时平方化简即得解.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与的夹角为.
故答案为:
14.64
【分析】根据已知递推公式,利用代入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64
15.
【分析】设,,根据中位线定理以及抛物线定义可得,在中,由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可得,即可求得的最大值.
【详解】设,,作垂直抛物线的准线于点,垂直抛物线的准线于点.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由余弦定理得.又,∴,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16.18
【分析】根据配凑原式,使得相乘可得一个常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求解.
【详解】
(当且仅当,即,解得或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18
17.(1)
(2)
【分析】(1)利用、和诱导公式、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进行化简,再结合角的范围进行求解;
(2)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得到关于的方程组进行求解.
【详解】(1)解:因为,
所以,
即,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又,故,
所以,即;
(2)解:由余弦定理,得,
即,又,
所以,

整理得,
由面积为,即,
所以,.
18.(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
【分析】(Ⅰ)由化简可得,,进而可得,即可证明结果;
(Ⅱ)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Ⅰ),
,
,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当时,,满足此式,故.
(Ⅱ)当时,,成立,
假设,时,成立,
则当时,,
.
只需证明即可.
,
,
,
时,成立,
综上所述,恒成立.
【点睛】方法点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般是两步一结论,(1)证明当时命题成立;(2)假设时命题成立,再证明当时,命题成立(3)下结论.
19.(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结合直三棱柱性质,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即可证明;(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然后利用面面夹角的向量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连接,如下图:
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可知,,
因为,,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因为,则四边形为正方形,
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2)由(1)得平面,从而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故,即.
以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令,则,即,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令,则,,即,
设平面与平面夹角为,
则,
故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20.(1)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分;
(2).
【分析】(1)先分析出的可能取值,分别求出对应的概率,写出分布列;
(2)分析出班级获得决赛资格为,
(1)
由题意可得:的可能取值为:0,10,20,30.




所以分布列为:
0 10 20 30
分.
(2)
记为甲同学的累计得分
.
而;

所以班级获得决赛资格的概率:.
21.(1)或;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求出椭圆的方程,设出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解作答.
(2)利用特殊位置探究直线与交点坐标,再就一般情况结合向量共线推理作答.
【详解】(1)因的周长为8,由椭圆定义得,即,而半焦距,又,则,椭圆的方程为,
依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由消去x并整理得,
设,,则,,

因此,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
(2)由(1)知,,则,,设直线与交点为,
则,,
而,,则,,
两式相加得:,而,
则,因此,两式相减得:
,而,则,即,
所以直线与交于定点.
【点睛】方法点睛:定点问题常见的方法:(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点,再证明这个点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
22.(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要证明:,即证明:.记,对求导,可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则.
(2)记,由(1)知,要证明 ,即证明.再分别讨论和时,即可证明.
(1)
要证明:,即证明:.
记,由,得在上单调递减.
于是由,得,得证.
(2)
由,记,
则,当,,,,
所以,则由(1)知,.
下面,我们只需说明,即.
由于,记,则单调递减.
又,则.故.
于是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
,所以在上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①当时,,
又,则.
②当时,先证明:.由于在上单调递减,则
.
再证明:当时,,即证明:.
记,,故,得证!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的证明,属于难题.不等式证明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主要方法有两个,一是比较简单的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两边作差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即可;二是较为综合的不等式证明,要观察不等式特点,结合已解答的问题把要证的不等式变形,并运用已证结论先行放缩,然后再化简或者进一步利用导数证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