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 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6.2 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7 18: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密 度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科学思维】
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科学探究】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通过刻度尺、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时候,有一个叙拉古王国,该国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王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他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你能用什么办法能帮助国王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测量不同的铝块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
项目 质量/g 体积/cm3 /(g·cm-3)
铝块1 27 10 2.7
铝块2 54 20 2.7
铝块3 81 30 2.7
铝块4 108 40 2.7
  [分析]对于同种物质,其质量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成一种正比关系。
[归纳提升]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实验]不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测量不同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
实验次数 铁块 铝块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79 10 27
2 20 158 20 54
3 30 237 30 81
4 40 316 40 108
  [归纳提升]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思考]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m V图像,找出其规律。
[分析]对于不同物质,虽然相同体积时质量不再相等,但是通过m V图像发现,对于每一种物质,m与V仍是一种正比关系,且对于不同物质,这种正比关系一般不同。
探究点2 密度
[思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提升]不同的物质m与V的比值一般不同,反映了物质的某种特性,当所有的物质均取单位体积时,其质量的大小不同就反映了不同种类的物质的一种固有的属性,这种属性就称为密度。
[小组讨论]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归纳提升]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2)公式:
(3)单位:
(4)单位换算关系:
1 g/cm3=1×103 kg/m3
[思考]阅读课本中一些常见固体(常温常压)、液体(常温常压)、气体(0 ℃,标准大气压)物质的密度,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归纳提升](1)气体的密度一般是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千分之一。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三、板书设计
第2节 密 度
1.密度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4)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1 g/cm3。
2.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教学反思◇
“密度”是本章的重点。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密度”是在学习“质量”之后而引入的物理量,它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为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