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7 18: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科学思维】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全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蝴蝶杯,古代饮器之一,以杯中“酒满蝶显,酒干蝶隐”的奇特视觉效果而千古流传,被世人美誉为“千金之宝”。注入酒后的蝴蝶杯为什么会显示出蝴蝶栩栩如生的画面呢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思考]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猜测凸透镜成像可能与什么有关
[提示]凸透镜成像时像的性质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归纳提升](1)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2)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阅读课本]P9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目的:改变物距,比较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3.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器材主要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
[思考]如何保证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提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思考]如何找到像的位置
[提示]点燃蜡烛,移动光屏找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确定像的位置。
[思考]图中的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
[分析]物距u=20 cm-5 cm=15 cm;像距v=55 cm-20 cm=35 cm。
4.进行实验:使蜡烛位于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调节光屏分别找到像,观察像的性质,并将对应的物距、像距及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正倒 大小 虚实
1 50 倒立、缩小、实像 13
2 40 14
3 30 15
4 20 倒立、等大、实像 20
5 15 倒立、放大、实像 30
6 14 40
7 13 50
8 10 圆形光斑(不成像) 不存在
9 8 正立、放大、虚像 像物同侧 v>u
10 5
11 3
  5.数据处理与分析:(1)u=f时不成像;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物异侧;f(2)u>f时成倒立像,uf时成实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所以2f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归纳提升](1)u>f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2)u三、板书设计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2f
u=f 不成像
u◇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在于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在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规律总结,让学生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