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分)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为期六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图1为神舟十三号返回主要阶段示意图。图2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分队成功执行本次搜索返回舱任务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对载人飞船和地面指挥系统通讯联系干扰最大的是( )
A.星际物质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深厚云层
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线路中( )
A.①至②点,有若干个电离层 B.②至③点,大气密度逐渐变小
C.③点大气形成地球生命保护伞 D.④点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早春,华北地区农民利用人造烟幕预防“倒春寒”对果树的伤害,其原理是人造烟幕使(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4.同一地区“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高处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下图为某摄影师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前拍摄到的彩虹。完成下面小题。
5.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 )
A.软流层 B.对流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
6.雨后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折射作用
下图为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8.下图符合实验模拟的原理的是( )
A. B. C. D.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昆明
10.图示西部地区年等太阳辐射总量线分布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植被 D.地形
11.图中数值最低的地区,其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海拔较低,太阳辐射强 B.深居内陆,多晴天
C.纬度较低,日照时间长 D.盆地地形,晴天少
2019年3月中旬,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再次被雾霾笼罩,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地面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雾霾的出现,引起图中②③环节的变化是( )
A.②③都减弱 B.②③都增强 C.②减弱,③增强 D.②增强,③减弱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每年七月“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成为拉萨一道美丽的气候风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拉萨“白天阳光灿烂”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B.纬度较高,夏季白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C.工业污染较少,空气洁净 D.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
15.拉萨7月份多“夜间瓢泼大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带,水汽较多 B.夜晚谷风强烈,谷底气流沿坡爬升而出现降水
C.山谷多盛行上升气流,降温剧烈 D.夜晚山风强烈,谷底气流辐合上升而出现降水
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a、b、c、d四点,气压可能相同的是( )
A.a、b B.b、c C.b、d D.c、d
17.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甲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下图是某杂志刊登的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的景观图,杂志上写着“簇拥在半山腰间的朵朵白云,像凝固了一样,经久不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此时天气最可能为( )
A.晴、无风 B.雨、大风 C.晴、大风 D.雨、无风
20.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A. B.
C. D.
21.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
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 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沿海区域最显著的大气现象就是有规律的陆风和海风变化。大连市金州区位于大连市中心位置,东临黄海,西濒渤海。下图为大连市金州区某日近地面风场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起飞后飘移的风向为偏西风。释放氢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4时 B.17时 C.12时 D.8时
23.据图推测,此时的季节是( )
A.初春 B.盛夏 C.深秋 D.寒冬
24.图示23时( )
A.陆风代替海风 B.海风厚度最大 C.海风势力较强 D.陆风逐渐减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大气能从b获得能量
C.CO2增多,c对地面失热的补偿较少 D.冰雪地面,a转化为b的转化率增加
26.下列能源类型属于太阳辐射能且最为清洁的是( )
A.天然气 B.地热能 C.风能 D.潮汐能
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地球磁场捕获,轰击地球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可以观测到的除太阳、月球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分别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28.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身能够发光 B.大气反射作用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地面反射作用强
2020年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家航天局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此次任务中连续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的首次——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采样返回等重大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30.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0分)
31.读下图“大气垂直分层”和右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层(填图1中数字)。
(2)图1中②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____。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图2中对应名称),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填图2中对应名称)增强,大气对地面的____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3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A比B的温度____(高或低)。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风(风向),地面A与B之间吹____风(风向)。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白天或夜晚)
33.通过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可以比较各地气压的高低,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实况。下图为某日亚洲东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试画出丙丁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图中甲区域出现了6级以上大风。试判断甲地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比较丙、丁两地该日气温昼夜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发明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集中、极具隐蔽性的火灶,深受野外单兵和户外生存者的喜爱。德克塔火洞由燃烧室和进气道两部分构成,进气道呈倾斜状,底部与燃烧室连接,洞口朝向来风的方向,下图示意德克塔火洞剖面。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德克塔火洞燃烧效率高的原因。
(2)德克塔火洞对于野外单兵活动隐蔽性好,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C
7.A 8.B
9.D 10.D 11.D
12.A 13.C
14.B 15.B
16.C 17.A 18.B
19.A 20.C 21.A
22.D 23.B 24.A
25.B 26.C
27.A 28.B
29.D 30.C
31.(1)③
(2)臭氧吸收紫外线
(3)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保温效果
32.(1) 高 高
(2) 顺 南 西北
(3)夜晚
33.(1)绘图如下:
(2)风向:偏南风。原因:甲区域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甲区域位于海洋,海洋表面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3)气温昼夜变化的差异:丙地气温昼夜变化大于丁地。主要原因: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距海较远,气温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弱(或气候的大陆性强),丁地濒临海洋,海洋对其气温的调节作用强;该日,丙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丁地受低压控制,云量较大。
34.(1)乙处为燃烧室,空气遇热上升,气压降低;气流从气压较高的甲处流向乙处;洞口朝向来风的方向,外部新鲜空气及时补充,带来充足氧气。
(2)燃烧充分、烟少,不易被发现;燃烧室位于地下,能较好地隐藏火光;燃烧系统封闭,控火容易、灭火方便,掩埋后不易留下燃烧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