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亚马孙平原
东非大草原
阿拉伯半岛
西伯利亚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然景观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
气候差异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的概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
气候的特点:
① 长时间 ② 变化不大
终年炎热多雨
终年寒冷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干旱少雨
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和降水
1
4
7
10
月份
-10
0
10
20
30
气温/℃
1
4
7
10
月份
0
100
200
300
400
降水/毫米
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观察思考:依据气候图怎样分析气候特征?
读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读气温曲线图,
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
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 平均气温在23℃以上。
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应用】读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说说两地的气候差异
冷热状况 干湿状况 气候特征
A地
B地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冬季湿润
夏季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
分布在热带的气候有哪些?
分布在亚热带的气候有哪些?
分布在温带的气候有哪些?
分布在寒带的气候有哪些?
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读图观察: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观察: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赤道附近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观察: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两侧,南北纬10 -20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
稀树草原景观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读图观察: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两侧,南北纬10 -2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及内陆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景观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
读图观察: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两侧,南北纬10 -20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及内陆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景观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看图思考:热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全年炎热干燥
读图观察: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亚热带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大陆东岸(亚欧大陆东部)
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
地中海气候分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读图观察: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温带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东部
南北纬40°- 60°大陆西岸
南北纬40°- 60°大陆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莫斯科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景观
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常年受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西风,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原 因
暖湿西风
欧洲西部为何
常年温和湿润?
看图思考: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全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读图观察: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类型的分布
寒带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两极地区
(极圈以内)
地势高峻的
高原、山地
看图思考: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类型的特征
终年寒冷干燥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
亚洲没有的气候: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非洲的气候特点:
以赤道为中心,
呈南北对称分布。
(纬度因素)
1.图中A、B、C、D、E、F分别代表哪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半岛。
4. 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气候特征自西向东由 性气候向 性气候过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印度
中南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E
F
海洋
大陆
练一练
A
图中甲、乙、丙、丁、戊各代表什么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甲: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练一练
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丁: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戊: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下面是小飞同学在网上学习中收集到的
一些精美图片,其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是( )
2、下图中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练习回顾
3、热带地区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
A.终年炎热 B.年降水量都很多
C.年降水量都很少 D.气温高、降水多
4、纬度分布最高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气候 B.温带气候
C.寒带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5、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低,降水少)
(气温高,降水多)
——纬度因素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极地地区
全年寒冷干燥
为什么我国南北的景观相差这么大?
——纬度因素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
烤着暖气”
“我在南方的艳阳里
吃着雪糕”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陆因素
距海远,降水少
距海近,降水多
A
B
C
距海近,降水多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形因素
看图思考:山上山下、南坡北坡的不同景观是怎样造成的?
乞力马扎罗山
喜马拉雅山南坡
喜马拉雅山北坡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赤道雪峰”
小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冬季,陆低海高
夏季,陆高海低
气温随海拔的
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雨(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近海地区降水多
远海地区降水少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其气候寒冷。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学以致用: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热带
寒带
温带
气候和着装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寒冷 油腻
炎热 清淡
南方 大米
北方 面食
气候和饮食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和建筑
爱斯基摩人 冰屋
东南亚 竹楼
陕西 窑洞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和健康
潮湿 风湿疾病
五、全球气候变暖
气 候 变 暖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 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
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
1.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也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
面对气候问题人类应该采取的措施
(1)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3)保护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等原始森林,植树造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