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1(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1(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10: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单元 同步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境况 窟窿 一帆风顺 委屈求全
B.家俱 啼哭 自寻烦恼 平白无辜
C.敲诈 拖延 生性固执 与心不忍
D.习惯 拜望 虚情假意 软硬兼施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今存14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956年,关汉卿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B.《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幽魂》,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D.《窦娥冤》中用到的“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孝妇。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顷刻 (qǐng) 哥哥行(háng) 错勘贤愚(kān)
B.处决(chǔ) 瀽水(jiǎn)) 刽子手(kuài) 湛湛青天(zhàn)
C.盗跖(zhí) 埋怨(mái) 鼓三通(tòng) 亢旱三年(kàng)
D.罪愆(yán) 亲眷(juàn) 空嗟怨(jiē) 上朝取应(yìng)
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变徽 尸骸 负屈显冤 孤身只影
B.素练 餐刀 顺水推船 动地惊天
C.刑宪 亢旱 杳无音信 苌弘化璧
D.典刑 甘霖 前合后偃 披枷带索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吟(yín) 涔涔(cénɡ) 惊愕(è) 半晌(shǎnɡ)
B.纺绸(chóu) 伺候(sì) 敲诈(zhà) 弥补(mí)
C.谛听(dì) 袖襟(jīn) 昧心(mèi) 酝酿(yùn)
D.蘩漪(yī) 缜密(zhěn) 咀嚼(jǔ) 曹禺(yǔ)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藩属(pān) 棕榈(zōng lǘ) 国玺(xǐ) 繁文缛节(rù)
B.嗣位(sì) 戕害(qiāng) 蟊贼(máo) 嗜杀贪淫(shì)
C.闷热(mēn) 忏悔(qiàn) 教诲(huì) 阿谀献媚(ē)
D.浅薄(báo) 战栗(lì) 虔诚(qián) 万恶不赦(shè)
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委屈 抱应 旷日持久 一帆风顺
B.贤惠 烦燥 樟木箱 卑鄙无赖
C.怀揣 缔听 冰窟窿 勾魂摄魄
D.混账 拖延 根深蒂固 哭哭啼啼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詹姆斯·柯登一家出街散步,妻子温柔贤惠,女儿活泼可爱,其乐融融。
B.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家长们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经常和孩子谈心,这样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烦燥情绪。
C.意大利中小企业协会推出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意大利经济滞后主要与意大利银行的政策发生严重错误有关:银行的政策太混帐。
D.16日,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中国区主管在上海车展表示歉意,称事件相关经销商的销售咨格已被暂停。
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的行书风华婉转,潇洒流畅,主要取法于颜真卿、赵孟颓、潘龄皋等大家,博彩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B.周岂衣是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经济专业的学生,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文学上的天赋。
C.闲暇时,她只找些几百字上千字的短小有趣的文章来消谴,鸿篇巨制她是从来不看的。
D.如今的阻击枪的有效射程已经提升到了上千米,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科技进步促进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紊乱(wěn) 迷惘(wǎng) 痴呆(chī) 创(chuàng)痛
B.暴虐(nüè) 皮囊(náng) 罪孽(niè) 悲恸(dòng)
C.延宕(dàng) 恍惚(hū) 踌躇(chú) 鞭挞(tà)
D.陨落(yǔn) 盟誓(méng) 吮吸(shǔn) 吐露(lòu)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郁热(yù) 拖延(yán) 汗涔涔(cén) 离间(jiān)
B.樟木(zhāng) 袖襟(jīn) 窟隆(kū) 半响(shǎng)
C.弥补(mí) 敲诈(zhà) 卑鄙(bǐ) 伺候(sì)
D.江堤(dī) 昧心(mèi) 惊愕(è) 挣扎(zā)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于反复不宜卤莽
C.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莽 蟊贼 鬼计 阿谀献媚
B.词藻 嗣位 淆乱 自投罗网
C.堂皇 篡夺 戕害 繁文褥节
D.宽恕 战栗 禀赋 拾人牙惠
1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玺(xǐ)枭首(xiāo)俟机(sì) 色厉内荏(rěn)
B.宿愿(sù)揩干(kāi) 血泊(pō) 浑身解数(xiè)
C.闷热(mèn)吮吸(shǔn)觊觎(jì) 严惩不贷(chénɡ)
D.鲁莽(mǎnɡ) 破绽(zhàn)怂恿(sǒnɡ) 怙恶不悛(quān)
15.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述明确的一项是( )
A.怀念和绝情,貌似水火不相容,其实是对立的统一,形成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的心理。
B.他并不是从鲁侍萍的利益出发而谴责自己,而是从自我需要出发产生的赎罪活动。
C.真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心理真实并不等于道德的善,何况周朴园的怀念还包含着虚假的成分。
D.曹禺逝世15年,如今我们依然怀念曹禺——不仅因为我们一直沉醉于曹禺作为戏剧诗人的特殊艺术魅力中,还因为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
1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周公馆里发生的一切,对鲁侍萍来说,宛如南柯一梦,她决定带女儿离开这里,离开这让她伤心和怨恨的鬼地方。
B.为了娶那位名门望族的小姐,你们逼着我们母子俩离开周家。
C.周朴园是《雷雨》悲剧结局的“元凶”,因此《雷雨》的批判矛头也直指周朴园这个罪魁祸首。
D.戏剧是一门美轮美奂的艺术,它的美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场景的构建、变幻,音乐、舞美的巧妙配合上.
1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烦燥 规矩 贤惠 惊愕
B.窟窿 半响 纪念 吕宋烟
C.无锡 松弛 斡旋 脉膊
D.樟木 混账 敲诈 交涉
18.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咀嚼(jué)伺候(shì) 推诿(wěi)
B.涔涔(chén) 沉吟(yín)郁热(yù)
C.谛听(tí) 离间(jiàn)樟木(zhāng)
D.缜密(zhěn) 固执(zhí)弥补(mí)
19.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色(jué)楔子(xiē)应验(yīng)杳无音信(yǎo)
B.湛湛(zhàn)衔冤(xián) 烧一陌(bǎi) 前合后偃(yǎn)
C.罪愆(qiān) 亲眷(juàn)提防(tí) 错勘(kān)
D.亢旱(kàng) 盗跖(zhí)嗟怨(jiē)刽子手(kuài)
20.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后,才再次出现,这也给主人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悲哀。
B.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船地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
C.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好学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D.现代住房讲究采光与通风,但有的装修却弄巧成拙,将许多本来光线充足的房间搞得不明不暗,通风效果也大受影响。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人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作者在刻画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
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做法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平的。
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虔诚(qián) 踌躇(chú) 横暴(héng) 迂回(yū)
B.罪孽(niè) 鞭挞(dá) 迷惘(wǎng) 吝惜(lìn)
C.紊乱(wěn) 怪诞(dàn) 暴虐(nüè) 忏悔(chàn)
D.延宕(dàn) 嫁奁(lián) 吮吸(shǔn) 创痛(chuāng)
2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这个世界上,一星殒落,暗淡不了灿烂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B.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采,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C.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惘,可是绝口不肯说为了什么缘故。
D.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幻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
2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他的处女作《雷雨》是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成的。
B.他陆续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闻名中外的优秀剧作,解放后还写了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
C.《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D.四幕话剧《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以来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典型结构是四折,每折按一个宫调演唱。课文《窦娥冤》(节选)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等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
B.课文《窦娥冤》(节选)写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告别,反复叮咛,更进一步点明窦娥所受的冤屈,刻画出窦娥的善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性更强。
C.《雷雨》中周朴园四次问侍萍,从“你——你贵姓?”“你姓什么?”到“你是谁?”“哦,你,你,你是——”鲜明地显示他内心渐趋紧张。
D.《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2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非常熟悉《哈姆莱特》这部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自己就是把这当作一般推理的手段来应用
①不管他遭遇到什么,我们都可以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②就像我们无从描述自己的面孔一样
③也因为哈姆莱特的痛苦在他脑子里一转就移到了一般人身上
④因而我们几乎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它
⑤因为它最富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⑥这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我们最常想起的戏
A.④②⑥⑤③① B.②④⑤①③⑥ C.⑥②④③①⑤ D.①⑥③④⑤②
2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包裹 巢穴 围剿 食不裹腹
B.惶惑 张皇 惶恐 惊皇失措
C.召告 召见 招手 千里迢迢
D.伦常 论证 纶巾 盖棺论定
2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是很熟悉的,被列入天津市首批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的曹禺故居纪念馆已对外开放。
B.观众普遍认为,新版《雷雨》演员台词功底深厚,演戏老到,张弛有度,凸显了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他们让经典老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C.郑榕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他用了近50年左右的时间来对“周朴园”这个人物角色进行研究和总结。
D.戏剧《雷雨》中周朴园的一句“无锡是个好地方”,成了无锡对外城市形象的宣传用语。不过,这句话被译为“Wuxi is a good place”后出现在了锡城出租车的显示屏上,这引发了诸多网友和市民的关注与争议。
29.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湿潮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B.你们不能用迂回宛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神魂颠倒,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
C.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
D.为了防止万一,我已经当机立断,决定了一个办法:他必须立刻到英国去,向他们追索延荡未纳的贡物;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换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
3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手(zhuó) 半晌(xiǎng) 祈祷(qí) 刽子手(guì)
B.顷刻(qǐng) 埋怨(mái) 提防(dī) 涔涔(cén)
C.伺候(cìhou) 煞尾(shà) 尸骸(hái) 牵累(lěi)
D.罪愆(qiān) 熏陶(táo) 阡陌(qiān) 离间(jiàn)
31.下列选项中,请选出与所列典故的人物或出处完全对应的一项(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说苑》 《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3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窦娥冤》的作者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写的,剧中窦娥含冤而死,后来窦天章做了高官,替女儿报了仇。
D.关汉卿杂剧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面非常广阔,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对不幸者寄予深厚同情。
33.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34.下列典故与举出的人物或出处有关,请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汉书》 《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35.对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B.誓愿既是[滚绣球]中指天斥地的反抗精神的继续,又是她反抗精神的顶点。
C.三桩誓愿及其应验表明窦娥的案情确实冤枉,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D.誓愿是全剧的高潮,作者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36.下列对修辞格的运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合把清浊分辨”中的“清浊”是借代,代指是非。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中的“盗跖”“颜渊”是借代,代指坏人、好人。
C.“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是对比。
D.“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是拟人.
3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篡夺 脚镣 禀赋 莫名其妙
B.枭雄 松驰 破绽 败坏论常
C.战栗 辞藻 淆乱 自头罗网
D.惶惑 赌注 奉培 振彻天地
38.下列有关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劳狄斯贪婪、凶狠、狡猾、多疑,善搞阴谋,笑里藏刀,怙恶不悛,是丑恶人性的化身。
B.乔特鲁德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她是一个最恶毒的而且良心已经溃烂的淫妇,又是一个慈善和蔼的母亲。
C.哈姆莱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善于思考,另一方面他优柔寡断,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
D.雷欧提斯敢爱敢恨,但他不能明辨是非,做事缺乏理性,但性格上并不怯懦。
3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蘩漪(yī) 讹(é)传 穿凿(zuó) 忖度(cǔn duó)
B.敲诈(zhà) 内帷(wěi) 自恃(shì) 惶悚(huáng sǒng)
C.模样(mú) 轻薄(bó) 指使(zhǐ) 盥漱(guàn shù)
D.伺候(cì) 勒(lēi)死 诨名(hùn) 纨绔(wán kuà)
40.下列有关《哈姆莱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哈姆莱特善于观察,长于思考和分析,而且文武全才,有计谋,他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英雄的典型。
B.《哈姆莱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莱特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哈姆莱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悲剧的氛围。
C.哈姆莱特的出走与父亲的死,使善良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忧愤成疾,最终死去。
D.《哈姆莱特》的戏剧冲突是以交替的原则向前发展的,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两股力量交替占领上风展开较量,这种震荡变动的结果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情感交替,使观众深深地 为戏剧情节所吸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雷雨》中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萍
周冲(同时)爸。
周冲 客走了?
周朴园 (点头,转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
蘩漪 病原来不很重——回来身体好么?
周朴园 还好。——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冲儿,你看你母亲的气色比以前怎么样?
周冲 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
周朴园 (不喜欢儿子们这样答复老人家的话,沉重地,眼翻上来)谁告诉你的?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坐在沙发上)
蘩漪 (怕他又来教训)朴园,你的样子像有点瘦了似的。——矿上的罢工究竟怎么样?
周朴园 昨天早上已经复工,不成问题。
周冲 爸爸,怎么鲁大海还在这儿等着要见您呢?
周朴园 谁是鲁大海?
周冲 鲁贵的儿子。前年荐进去,这次当代表的。
周朴园 这个人!我想这个人有背景,厂方已经把他开除了。
周冲 开除!爸爸,这个人脑筋很清楚,我方才跟这个人谈了一回。代表罢工的工人并不见得就该开除。
周朴园 哼,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周冲 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并且我们这样享福,同他们争饭吃,是不对的。这不是时髦不时髦的事。
周朴园 (眼翻上来)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的多!
周冲 (被压制下去,然而)爸,我听说矿上对于这次受伤的工人不给一点抚恤金。
周朴园 (头扬起来)我认为你这次说话说得太多了。(向蘩漪)这两年他学得很像你了。(看钟)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来,嗯,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么?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冲 (犹豫地)爸爸。
周朴园 (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
周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朴园 什么?
周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周朴园 哦。
周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41.周朴园为什么认为蘩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
42.品读关于蘩漪的舞台说明,说说她的心理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的节选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窦娥冤(节选)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哪?(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哈姆莱特(节选)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
哈姆莱特 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
43.阅读《窦娥冤》和《哈姆莱特》节选部分,分别概括窦娥与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
44.王国维曾评价关汉卿的剧作“其言曲尽人情”。请以节选语段的(二煞)为例,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展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
45.相比于关汉卿《窦娥冤》的“本色派”语言风格,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内心独白则充满了诗情。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诗化表达”特点。
46.《窦娥冤》《哈姆莱特》作为中西文学史上的两朵艺术奇葩,虽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流露出相似的精神内核——对现实的批判。试析语段中窦娥与哈姆莱特的反抗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渐行渐远的村庄
乔洪涛
①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
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幸福栖居在低矮的草房里的情景。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站在窗台上雪白的鸽子熏醉,而我们的欢声笑语又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
④我想起了栖居在村庄里的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⑤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吸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⑥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⑦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感觉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⑧我疲惫已极,失落了自己纯洁的灵魂。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⑨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4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对故乡的思念这一核心,思绪万千,想到了冬夜里家人团聚的温馨、冬天里鸟儿幸福的生活、村庄夜晚的树林和蓝月亮以及离家的那年春天和妈妈告别的情景。全文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层次分明。
B.第②段中高楼里雪花间飞翔的“孤独的鸟”象征着在城市中迷失和孤独的作者,同时与下文村庄里“幸福的鸟”形成对比,突出了村庄生活的自然诗意、静谧安详。
C.文章以“渐行渐远的村庄”为题目,一是指作者的生活离村庄越来越远,二是指作者的失落的灵魂离“村庄”越来越远,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生活的渴望、怀恋以及无法回到过去的遗憾。
D.文章中作者一再提到“月亮”这一意象,月亮代表了村庄式的生活的静谧安详、温馨和谐与纯洁美好,以此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作者眺望故乡的方向时,“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修辞,写出了远离了故乡、心灵充满孤独而找不到归宿的作者看到雪花,联想到故乡,感情难以自抑。
B.作者以“孤独的鸟”比喻远离村庄的“我”(人),以鸟“找不到归程穴巢”比喻居住在高楼间的“我”(人们)找不到自己心中的“村庄”,表达自己对村庄的迷失之感。
C.文章的③④⑤段写到了鸽子、乌鸦、虫子、猫头鹰等,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这些生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更形象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
D.“月亮”这一意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和对纯洁、美好的村庄的生活的向往。
49.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50.文章开头说“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而结尾又说“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有着自己的上游(源头)。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51.下列句中的括号,与文中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B.将两片粽叶重叠,卷成尖筒状,放入两大匙糯米等材料,再用筷子将其细细捣压至板结(米松了的话,容易进水,那样的粽子会失去黏黏的口感,不好吃),最后包成四角状,捆紧。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D.辛寨村(音)村长王正贵(音)说,自南昆铁路建成以来,该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50%,达到1200元人民币。
5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5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莎士比亚的剧作经几百年时光的________,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各国的舞台上,它们历久弥新,________了莎翁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不朽生命力。莎翁写戏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起伏跌宕;他的悲剧和喜剧都不是单纯的,而是错综的混合体。( )。他常布置几条线索平行而后交织,于________中展现广阔多彩的画面,总是逐步增加悬念,使读者、观众的紧张感不断增强。莎翁的戏剧语言,俏皮、华丽、精粹而丰富,从典雅的书面语言到粗俗的市井俚语,从民谣体到古诗体,无所不有。剧本中的不少台词,成了成语典故或人们经常引用的格言。比如,“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心里的瑕疵是真的污垢”。莎翁创作的三十七部戏剧,塑造了几百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一套符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面的更迭、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比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妙语连珠,有时又语无伦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位________企图重整乾坤的年轻的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5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磨洗 印证 错综复杂 单枪匹马
B.积淀 印证 错综复杂 单刀直入
C.磨洗 验证 扑朔迷离 单刀直入
D.积淀 验证 扑朔迷离 单枪匹马
5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莎翁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B.莎翁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
C.莎翁写戏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
D.莎翁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
5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思想深度与丰富性、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B.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丰富性与思想深度、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C.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思想深度、丰富性与情节生动性、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D.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思想深度、丰富性与历史内容、情节生动性完美的融合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复修起居注。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曰:“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徙成德军,时方开六塔河,宰相主其议。会地震,溱请罢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内铨①。参劾其借官曲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事下大理议。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帝知其过轻,但贬秩,知和州。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时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尝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遂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帝悼念之,诏中书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敕其妇兄护丧归。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字舍人”云。
(节选自《宋史·吕溱传》)
[注]①流内铨:宋代官署名。
5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B.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C.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D.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5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一,指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又称状元;第二、三名惯称榜眼、探花。
B.经筵,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由翰林学士等官员充任或兼任。
C.加,文中指加衔,即在原任官职上增加职衔,多为虚衔,借此享受超越官阶的优待以示荣宠。
D.舍人,可指古代随侍在权贵身边的亲近属官,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文中指显贵子弟。
5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溱忠直敢谏,不畏权贵。侬智高进犯岭南,皇帝下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擅自通报这一消息,他直言诘问;他曾上书直斥宰相陈执中,称其为奸邪之人。
B.吕溱放纵轻忽,受劾降职。他放纵不羁,怠慢事务;因和都转运使李参不和睦,被诬陷擅借官曲酿酒、违规接受馈赆,交由大理寺审议,被贬为和州知州。
C.吕溱仕途波折,政绩卓著。他历任要职,又屡遭贬谪;知开封府时,他一改前任失职无为的积弊,明察决断诉讼之事,震慑豪强奸恶之辈,颇有政绩。
D.吕溱明敏善议,持重自守。他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很受当时名流推崇;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时,接待宾客往往只有寥寥数语。
6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
(2)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
六、情景默写
6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这也从侧面烘托出杭州之美。
6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勾画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单元 同步测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境况 窟窿 一帆风顺 委屈求全
B.家俱 啼哭 自寻烦恼 平白无辜
C.敲诈 拖延 生性固执 与心不忍
D.习惯 拜望 虚情假意 软硬兼施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形的能力。
A.“委屈求全”的“屈”应为“委曲求全”。
B.“家俱”的“俱”应为“家具”,“平白无辜”的“辜”应为“故”,平白无故,意思是无缘无故。
C.“与心不忍”的“与”应为“于”。
故选D。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今存14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956年,关汉卿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B.《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幽魂》,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D.《窦娥冤》中用到的“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孝妇。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错误,第三折不是结局,是矛盾冲突的高潮。
故选B。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顷刻 (qǐng) 哥哥行(háng) 错勘贤愚(kān)
B.处决(chǔ) 瀽水(jiǎn)) 刽子手(kuài) 湛湛青天(zhàn)
C.盗跖(zhí) 埋怨(mái) 鼓三通(tòng) 亢旱三年(kàng)
D.罪愆(yán) 亲眷(juàn) 空嗟怨(jiē) 上朝取应(yìng)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课内需掌握汉字字音的能力。
B.“刽”应读guì;
C.“埋”应读mán;
D.“愆”应读qiān。
故选A。
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变徽 尸骸 负屈显冤 孤身只影
B.素练 餐刀 顺水推船 动地惊天
C.刑宪 亢旱 杳无音信 苌弘化璧
D.典刑 甘霖 前合后偃 披枷带索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课内需掌握字词字形的能力。
A.“变徽”应是“变徵”,是古代音律的一种;“负屈显冤”的“显”应是为“衔”,指含冤;
C.“苌弘化璧”的“璧”应是“碧”,指鲜血化为碧玉;
D.“披枷带索”的“索”应是“锁”,指枷锁。
故选B。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吟(yín) 涔涔(cénɡ) 惊愕(è) 半晌(shǎnɡ)
B.纺绸(chóu) 伺候(sì) 敲诈(zhà) 弥补(mí)
C.谛听(dì) 袖襟(jīn) 昧心(mèi) 酝酿(yùn)
D.蘩漪(yī) 缜密(zhěn) 咀嚼(jǔ) 曹禺(yǔ)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A项字音的能力。
A.“涔涔(cénɡ)读作“cén”。
B.“伺候(sì)”读作“cì”。
D.“曹禺(yǔ)”读作“yú”。
故选C。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藩属(pān) 棕榈(zōng lǘ) 国玺(xǐ) 繁文缛节(rù)
B.嗣位(sì) 戕害(qiāng) 蟊贼(máo) 嗜杀贪淫(shì)
C.闷热(mēn) 忏悔(qiàn) 教诲(huì) 阿谀献媚(ē)
D.浅薄(báo) 战栗(lì) 虔诚(qián) 万恶不赦(shè)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藩”应读“fān”;
C项,“忏”应读“chàn”;
D项,“薄”应读“bó”。
故选B。
【点睛】
1、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2、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如“言简意赅”的“赅”就不读形旁的“亥”的音。3、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善用排除法。4、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委屈 抱应 旷日持久 一帆风顺
B.贤惠 烦燥 樟木箱 卑鄙无赖
C.怀揣 缔听 冰窟窿 勾魂摄魄
D.混账 拖延 根深蒂固 哭哭啼啼
【答案】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抱—报;
B项,燥—躁;
C项,缔—谛。
故选D。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詹姆斯·柯登一家出街散步,妻子温柔贤惠,女儿活泼可爱,其乐融融。
B.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家长们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经常和孩子谈心,这样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烦燥情绪。
C.意大利中小企业协会推出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意大利经济滞后主要与意大利银行的政策发生严重错误有关:银行的政策太混帐。
D.16日,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中国区主管在上海车展表示歉意,称事件相关经销商的销售咨格已被暂停。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B项,“烦燥”应为“烦躁”;
C项,“混帐”应为“混账”;
D项,“咨格”应为“资格”。
故选A。
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的行书风华婉转,潇洒流畅,主要取法于颜真卿、赵孟颓、潘龄皋等大家,博彩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B.周岂衣是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经济专业的学生,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文学上的天赋。
C.闲暇时,她只找些几百字上千字的短小有趣的文章来消谴,鸿篇巨制她是从来不看的。
D.如今的阻击枪的有效射程已经提升到了上千米,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科技进步促进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平时要注意积累常用字的字形写法,注意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字形。
A项,“博彩众长”错,应为博采众长。
C项,“消谴”错,应为消遣。
D项,“阻击枪”错,应为狙击枪。
故选B。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紊乱(wěn) 迷惘(wǎng) 痴呆(chī) 创(chuàng)痛
B.暴虐(nüè) 皮囊(náng) 罪孽(niè) 悲恸(dòng)
C.延宕(dàng) 恍惚(hū) 踌躇(chú) 鞭挞(tà)
D.陨落(yǔn) 盟誓(méng) 吮吸(shǔn) 吐露(lòu)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及理解其含义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读音及含义,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创(chuàng)痛”错。应为创(chuāng)痛
B项,“悲恸(dòng)”错,应为悲恸(tòng)
D项,“吐露(lòu)”错,应为吐露(lù)
故选C。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郁热(yù) 拖延(yán) 汗涔涔(cén) 离间(jiān)
B.樟木(zhāng) 袖襟(jīn) 窟隆(kū) 半响(shǎng)
C.弥补(mí) 敲诈(zhà) 卑鄙(bǐ) 伺候(sì)
D.江堤(dī) 昧心(mèi) 惊愕(è) 挣扎(zā)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离间(jiān)”中的“间”应读“(jiàn)”;
C项,“伺候(sì)”中的“伺”应读“(cì)”;
D项,“挣扎(zā)”中的“扎”应读“(zhá)”。
故选B。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于反复不宜卤莽
C.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把词代入原句中分析。
A项,“学者”的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项,“反复”的古义:书信往返。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翻悔;(不利的情况)重新出现;重复的情况;
C项,“上报”的古义:回信。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
D项,古今都是“认为”的意思。
故选D。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莽 蟊贼 鬼计 阿谀献媚
B.词藻 嗣位 淆乱 自投罗网
C.堂皇 篡夺 戕害 繁文褥节
D.宽恕 战栗 禀赋 拾人牙惠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项“鬼计”应为“诡计”;C项“繁文褥节”应为“繁文缛节”;D项“拾人牙惠”应为“拾人牙慧”。故选B。
1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玺(xǐ)枭首(xiāo)俟机(sì) 色厉内荏(rěn)
B.宿愿(sù)揩干(kāi) 血泊(pō) 浑身解数(xiè)
C.闷热(mèn)吮吸(shǔn)觊觎(jì) 严惩不贷(chénɡ)
D.鲁莽(mǎnɡ) 破绽(zhàn)怂恿(sǒnɡ) 怙恶不悛(quān)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C项,“闷”应读mēn。故选C。
15.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述明确的一项是( )
A.怀念和绝情,貌似水火不相容,其实是对立的统一,形成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的心理。
B.他并不是从鲁侍萍的利益出发而谴责自己,而是从自我需要出发产生的赎罪活动。
C.真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心理真实并不等于道德的善,何况周朴园的怀念还包含着虚假的成分。
D.曹禺逝世15年,如今我们依然怀念曹禺——不仅因为我们一直沉醉于曹禺作为戏剧诗人的特殊艺术魅力中,还因为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项,搭配不当,“周朴园对待鲁侍萍感情的心理”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心理”改为“前后不一”。B项,搭配不当, “他是……活动”,主宾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可把“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调换。故选C。
1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周公馆里发生的一切,对鲁侍萍来说,宛如南柯一梦,她决定带女儿离开这里,离开这让她伤心和怨恨的鬼地方。
B.为了娶那位名门望族的小姐,你们逼着我们母子俩离开周家。
C.周朴园是《雷雨》悲剧结局的“元凶”,因此《雷雨》的批判矛头也直指周朴园这个罪魁祸首。
D.戏剧是一门美轮美奂的艺术,它的美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场景的构建、变幻,音乐、舞美的巧妙配合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A项,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B项,名门望族:指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C项,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目,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D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的美好漂亮。此处用错对象。故选D。
1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烦燥 规矩 贤惠 惊愕
B.窟窿 半响 纪念 吕宋烟
C.无锡 松弛 斡旋 脉膊
D.樟木 混账 敲诈 交涉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项,“燥”应写作“躁”;B项,“响”因写作“晌”;C项,“膊”应写作“搏”。故选D。
18.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咀嚼(jué)伺候(shì) 推诿(wěi)
B.涔涔(chén) 沉吟(yín)郁热(yù)
C.谛听(tí) 离间(jiàn)樟木(zhāng)
D.缜密(zhěn) 固执(zhí)弥补(mí)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伺”应读“cì”;B项,“涔”应读“cén”;C项,“谛”应读“dì”。故选D。
19.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色(jué)楔子(xiē)应验(yīng)杳无音信(yǎo)
B.湛湛(zhàn)衔冤(xián) 烧一陌(bǎi) 前合后偃(yǎn)
C.罪愆(qiān) 亲眷(juàn)提防(tí) 错勘(kān)
D.亢旱(kàng) 盗跖(zhí)嗟怨(jiē)刽子手(kuài)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应验”的“应”读为“yìng”;C项,“提防”的“提”读为“dī”;D项,“刽子手”的“刽”应读“guì”。故选B。
20.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后,才再次出现,这也给主人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悲哀。
B.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船地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
C.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好学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D.现代住房讲究采光与通风,但有的装修却弄巧成拙,将许多本来光线充足的房间搞得不明不暗,通风效果也大受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不明不暗:事实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指不怎么明显,也不怎么秘密。句中是“房间”,此处用错对象。杳无音信:没有一点音信。水水推船: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欺软怕硬: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故选D。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人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作者在刻画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
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做法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平的。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把“可以使我们”改为“我们可以”。
B.表意不明,应把“完全重复的”放在后边修饰“爱情故事”,即“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完全重复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概念分类不当,有交叉现象。
故选D。
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虔诚(qián) 踌躇(chú) 横暴(héng) 迂回(yū)
B.罪孽(niè) 鞭挞(dá) 迷惘(wǎng) 吝惜(lìn)
C.紊乱(wěn) 怪诞(dàn) 暴虐(nüè) 忏悔(chàn)
D.延宕(dàn) 嫁奁(lián) 吮吸(shǔn) 创痛(chuāng)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横”应读hèng,“横暴”强横凶暴,所以“横”为“强横”,读“hèng”。
B.“挞”应读tà,形声字,本义:用鞭子或棍子打。
D.“宕”应读dàng,,意思为“拖延,放纵”。
故选C。
2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这个世界上,一星殒落,暗淡不了灿烂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B.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采,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C.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惘,可是绝口不肯说为了什么缘故。
D.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幻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A.“殒落”的“殒错,应为“陨”,“陨”坠落;“殒”丧失,可组词“殒身”;“暗淡”的“暗”错,应为“黯”。
B.“光采”的“采”错,应为“彩”,“光彩”颜色和光泽。
D.“变幻”的“幻”错,应为“换”,“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故选C。
2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他的处女作《雷雨》是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成的。
B.他陆续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闻名中外的优秀剧作,解放后还写了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
C.《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D.四幕话剧《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以来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周冲……是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表述错误,有拔高之嫌,周冲是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中有反抗精神的,有进步、民主思想的青年,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
故选D。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典型结构是四折,每折按一个宫调演唱。课文《窦娥冤》(节选)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等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
B.课文《窦娥冤》(节选)写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告别,反复叮咛,更进一步点明窦娥所受的冤屈,刻画出窦娥的善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性更强。
C.《雷雨》中周朴园四次问侍萍,从“你——你贵姓?”“你姓什么?”到“你是谁?”“哦,你,你,你是——”鲜明地显示他内心渐趋紧张。
D.《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
D.“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错误,哈姆莱特应该是“丹麦”王子。
故选D。
2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非常熟悉《哈姆莱特》这部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自己就是把这当作一般推理的手段来应用
①不管他遭遇到什么,我们都可以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②就像我们无从描述自己的面孔一样
③也因为哈姆莱特的痛苦在他脑子里一转就移到了一般人身上
④因而我们几乎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它
⑤因为它最富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⑥这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我们最常想起的戏
A.④②⑥⑤③① B.②④⑤①③⑥ C.⑥②④③①⑤ D.①⑥③④⑤②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语段主要说明《哈姆莱特》这个戏是人们常想到的一部剧作,因为这个戏富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更因为哈姆莱特身上体现的性格常在我们身上出现。
④与空格前构成因果关系,②解说进一步解说④“不知道怎样评论它”的原因,且照应了前文的“熟悉”;⑤③由“因为……也因为……”紧密相连,应是解说⑥“经常想起”的原因;①的“引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和空格后的“一般推理的手段”紧密衔接。
故正确排序为:④②⑥⑤③①
故选A。
2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包裹 巢穴 围剿 食不裹腹
B.惶惑 张皇 惶恐 惊皇失措
C.召告 召见 招手 千里迢迢
D.伦常 论证 纶巾 盖棺论定
【答案】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
B项,“惊皇失措”应为“惊惶失措”;
C项,“召告”应为“昭告”。
故选D。
2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是很熟悉的,被列入天津市首批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的曹禺故居纪念馆已对外开放。
B.观众普遍认为,新版《雷雨》演员台词功底深厚,演戏老到,张弛有度,凸显了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他们让经典老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C.郑榕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他用了近50年左右的时间来对“周朴园”这个人物角色进行研究和总结。
D.戏剧《雷雨》中周朴园的一句“无锡是个好地方”,成了无锡对外城市形象的宣传用语。不过,这句话被译为“Wuxi is a good place”后出现在了锡城出租车的显示屏上,这引发了诸多网友和市民的关注与争议。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改为“我们对曹禺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
B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凸显了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的主语应该是“新版《雷雨》”,而非“演员”。
C项,成分赘余,应改为“他用了近50年的时间”或“他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
故选D。
29.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湿潮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B.你们不能用迂回宛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神魂颠倒,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
C.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
D.为了防止万一,我已经当机立断,决定了一个办法:他必须立刻到英国去,向他们追索延荡未纳的贡物;也许他到海外各国游历一趟以后,时时变换的环境,可以替他排解去这一桩使他神思恍惚的心事。
【答案】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烦燥”应为“烦躁”。
B项,“宛转”应为“婉转”。
D项,“延荡”应为“延宕”。
故选C。
【点睛】
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考查的许多词语出自课本,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
3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手(zhuó) 半晌(xiǎng) 祈祷(qí) 刽子手(guì)
B.顷刻(qǐng) 埋怨(mái) 提防(dī) 涔涔(cén)
C.伺候(cìhou) 煞尾(shà) 尸骸(hái) 牵累(lěi)
D.罪愆(qiān) 熏陶(táo) 阡陌(qiān) 离间(jiàn)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读音应该是:半晌(shǎng);
B项,正确读音为:埋怨(mán);
C项,正确读音为:煞尾(shā);
故选D。
【点睛】
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考查的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31.下列选项中,请选出与所列典故的人物或出处完全对应的一项(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说苑》 《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东海孝妇”,出自《列女传》和《汉书·于定国传》,讲述的是东海一个孝妇的故事,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而孝妇却由此入狱,并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杀死。这就排除A。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望帝啼鹃”,出自《禽经·杜鹃》,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他为蜀国治理水患立下大功,急流勇退后禅位给臣子,自己则退隐居住在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到春天时昼夜不停地悲鸣,其啼声非常的凄切,直到口中吐血为止。排除BD。
“飞霜六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亢旱三年”本源自“东海曾经孝妇冤——亢旱三年”这一典故。
故选C。
3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窦娥冤》的作者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写的,剧中窦娥含冤而死,后来窦天章做了高官,替女儿报了仇。
D.关汉卿杂剧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面非常广阔,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对不幸者寄予深厚同情。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重复赘余,只能保留一处;
B.成分残缺,滥用介词“让”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删除句首的“让”字;
C.句式杂糅,“……的作者是……写的”杂糅,应该删去“的作者”或者“写的”。
故选D。
33.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答案】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有误,我国音乐分为七声: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叫“调”,统称“宫调”。“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才是曲牌名。
故选B。
34.下列典故与举出的人物或出处有关,请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汉书》 《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东海孝妇”: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社宇的称号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
“飞霜六月”:指战国时人邹衍对燕惠王忠心耿耿,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表示冤狱。
“亢早三年”:是窦娥在行刑前立下的第三个誓愿:“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表达了她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反抗精神。
故选C。
35.对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B.誓愿既是[滚绣球]中指天斥地的反抗精神的继续,又是她反抗精神的顶点。
C.三桩誓愿及其应验表明窦娥的案情确实冤枉,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D.誓愿是全剧的高潮,作者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选项设题角度浅层和深层两种理解,也包括手法运用和人物性格等方面。把选项内容与文本加以比对分析判断正误。
C项,“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错误,应为“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故选C。
【点睛】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第三折剧情梗概是:窦娥被押赴刑场,她怒斥天地鬼神,与婆婆诀别诉说冤情,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两桩誓愿当场实现。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三桩誓愿又是第三折的高潮。
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作品中却实现了,又是那样合情合理,无丝毫的牵强之感。这归功于作者使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正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才使得窦娥之冤现出了感天动地的艺术魅力。
三桩誓愿:
1.血溅白练
窦娥:“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粘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委实”就是确确实实。血溅白练就是“示冤”让在场的人都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六月飞雪。
窦娥:“如今是三伏天,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掩埋了窦娥尸首。”窦娥“二煞”中还唱到:“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丝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这里再次希望老天发出征兆——天降瑞雪。“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动上苍让“六出冰花滚丝绵——还是天降瑞雪——昭示千古奇冤,冲天怨气,以警告统治者。
3.亢旱三年。
窦娥:“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36.下列对修辞格的运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合把清浊分辨”中的“清浊”是借代,代指是非。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中的“盗跖”“颜渊”是借代,代指坏人、好人。
C.“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是对比。
D.“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是拟人.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对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积累,如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排比等,作答时要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A项,“‘清浊’是借代”错误,应该是借喻。这里用“清浊”比喻是非曲直,不同类有相似点。
故选A。
3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篡夺 脚镣 禀赋 莫名其妙
B.枭雄 松驰 破绽 败坏论常
C.战栗 辞藻 淆乱 自头罗网
D.惶惑 赌注 奉培 振彻天地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B项,“松驰”应为“松弛”, 意思是减低紧张程度或减小压力。“败坏论常”应为“败坏伦常”,意思是指损坏破坏伦理纲常;
C项,“自头罗网”应为“自投罗网”,意思是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D项,“奉培”应为“奉陪”,意思是以诚恳的敬意,来陪伴别人共度时光。“振彻天地”应为“震彻天地”,意思是响透全世界。比喻一个人的声望很高。
故选A。
38.下列有关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劳狄斯贪婪、凶狠、狡猾、多疑,善搞阴谋,笑里藏刀,怙恶不悛,是丑恶人性的化身。
B.乔特鲁德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她是一个最恶毒的而且良心已经溃烂的淫妇,又是一个慈善和蔼的母亲。
C.哈姆莱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善于思考,另一方面他优柔寡断,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
D.雷欧提斯敢爱敢恨,但他不能明辨是非,做事缺乏理性,但性格上并不怯懦。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然后根据情节,分析因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仔细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本题,
B项,“她是一个最恶毒的而且良心已经溃烂的淫妇”的说法有误,属于过度解读。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不久就嫁给他弟弟,表明其薄情寡义的一面,但这不能说明“她是一个最恶毒的而且良心已经溃烂的淫妇”。
故选B。
3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蘩漪(yī) 讹(é)传 穿凿(zuó) 忖度(cǔn duó)
B.敲诈(zhà) 内帷(wěi) 自恃(shì) 惶悚(huáng sǒng)
C.模样(mú) 轻薄(bó) 指使(zhǐ) 盥漱(guàn shù)
D.伺候(cì) 勒(lēi)死 诨名(hùn) 纨绔(wán kuà)
【答案】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把握查多音字、形声字、生僻字的读音的能力。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词语读音。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项,“穿凿”的“凿”读音改为“záo”;
B项,“内帷”的“帷”读音改为“wéi”;
D项,“纨绔”的“绔”读音改为“kù”。
故选C。
【点睛】
考查字音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40.下列有关《哈姆莱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哈姆莱特善于观察,长于思考和分析,而且文武全才,有计谋,他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英雄的典型。
B.《哈姆莱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莱特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哈姆莱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悲剧的氛围。
C.哈姆莱特的出走与父亲的死,使善良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忧愤成疾,最终死去。
D.《哈姆莱特》的戏剧冲突是以交替的原则向前发展的,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两股力量交替占领上风展开较量,这种震荡变动的结果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情感交替,使观众深深地 为戏剧情节所吸引。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该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力,现在的考查上升到鉴赏的程度,无形中加大了难度。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浏览选项,把握选项考查的具体角度,并有针对地分析。本题针对《哈姆雷特》设题,要求选出“有关《哈姆莱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C项,“忧愤成疾,最终死去”错误,哈姆莱特的出走与父亲的死,使善良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她终日游荡,采花、唱 歌,有一天,她想把花冠戴上枝梢,身下的树枝断了,她落入河中溺水而亡。
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雷雨》中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萍
周冲(同时)爸。
周冲 客走了?
周朴园 (点头,转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
蘩漪 病原来不很重——回来身体好么?
周朴园 还好。——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冲儿,你看你母亲的气色比以前怎么样?
周冲 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
周朴园 (不喜欢儿子们这样答复老人家的话,沉重地,眼翻上来)谁告诉你的?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坐在沙发上)
蘩漪 (怕他又来教训)朴园,你的样子像有点瘦了似的。——矿上的罢工究竟怎么样?
周朴园 昨天早上已经复工,不成问题。
周冲 爸爸,怎么鲁大海还在这儿等着要见您呢?
周朴园 谁是鲁大海?
周冲 鲁贵的儿子。前年荐进去,这次当代表的。
周朴园 这个人!我想这个人有背景,厂方已经把他开除了。
周冲 开除!爸爸,这个人脑筋很清楚,我方才跟这个人谈了一回。代表罢工的工人并不见得就该开除。
周朴园 哼,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周冲 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并且我们这样享福,同他们争饭吃,是不对的。这不是时髦不时髦的事。
周朴园 (眼翻上来)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的多!
周冲 (被压制下去,然而)爸,我听说矿上对于这次受伤的工人不给一点抚恤金。
周朴园 (头扬起来)我认为你这次说话说得太多了。(向蘩漪)这两年他学得很像你了。(看钟)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来,嗯,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么?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冲 (犹豫地)爸爸。
周朴园 (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
周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朴园 什么?
周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周朴园 哦。
周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