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练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7 22: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1. 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
A. 酚酞   B. 圆底烧瓶
C. 锥形瓶   D. 碱式滴定管
2.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下表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碱式滴定管
B 酸 碱 酚酞 酸式滴定管
C 碱 酸 甲基橙 碱式滴定管
D 酸 碱 酚酞 碱式滴定管
3. 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1×10-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一元碱(BOH)溶液中=1×1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pH=a的HA溶液稀释10倍,其pH=a+1
B. 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B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
C. HA溶液的pH=3,BOH溶液的pH=13
D. 相同体积、相同pH的HA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Zn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4. 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为(  )
A. V(酸)=102V(碱)
B. V(碱)=102V(酸)
C. V(酸)=2V(碱)
D. V(碱)=2V(酸)
5. 用0.010 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
B. 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C. 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
D. 若滴定终止时,仰视读数,所测H2C2O4浓度偏高
6. 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可用于测溶液pH
B. ②是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
C. ③是滴定操作时手的操作
D. 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7. 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②用量筒量取25 mL待测NaOH溶液加入锥形瓶中;③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上述操作有错误的是(  )
A. ④⑥⑦   B. ①⑤⑥⑦
C. ②③⑤⑦   D. ③⑤⑦
8. (2021·盐城中学期中)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 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滴至溶液由红色刚变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定
B. 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最后加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C. 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标准盐酸,调节液面至0刻度后,进行滴定
D. 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 mL 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后进行滴定
9. (2021·启东中学期中)用10.00 mL 0.50 mol·L-1 NaOH标准液,将未知浓度的盐酸20.00 mL恰好滴定至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滴定完毕,滴定管尖嘴悬有一滴标准液,则所测的盐酸浓度偏大
B. 用量筒量取上述盐酸
C. 若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终点时,液体恰好褪色
D. 盐酸的浓度为1.00 mol·L-1
10. 下图是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10.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盐酸和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的(  )
选项 A B C D
c(HCl)/mol·L-1 0.120 0 0.040 00 0.030 00 0.090 00
c(NaOH)/mol·L-1 0.040 00 0.120 0 0.090 00 0.030 00
11.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pH=1
B. c点:V1=20
C. b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c(H+)>c(OH-)
D. a→d过程中,水电离出的c(H+)不断增大
12. 某学生欲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以酚酞试液为滴定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 排除酸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填字母),然后小心操作使尖嘴部分充满酸液。
    
a b c d
(2) 用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的盐酸溶液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盐酸溶液的浓度偏低的________(填字母)。
A. 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 滴定前盛放盐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 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最后读数时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 读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 若第一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的横线处。
   
图1 图2
滴定次数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氢氧化钠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____ ____ ____
第二次 25.00 1.00 27.30 26.30
第三次 25.00 2.00 28.08 26.08
第四次 25.00 0.22 26.34 26.12
(5)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简述滴定终点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MnO2+C2O+4H+===Mn2++2CO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 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 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 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 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 mL 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 0.020 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能”或“否”),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璃棒洗涤
B. 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E. 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14. 某同学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溶液的浓度。
   
图1 图2
(1) 实验步骤
①用图1仪器________(填“A”或“B”)取待测烧碱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
②记录盛装0.100 0 mol·L-1盐酸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某时刻液面位置如图2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L。
③滴定。滴定过程中,眼睛应始终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数据记录
实验编号 烧碱待测液体积V/mL 盐酸标准液体积(消耗)V/mL
1 25.00 18.05
2 25.00 18.00
3 25.00 17.95
4 25.00 18.95
(3) 数据处理
①平均消耗的盐酸标准液的体积V=________mL。
②计算该烧碱溶液的浓度c(NaOH)=________ mol·L-1(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4) 误差分析
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未用盐酸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 装待测液前,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15. 某同学在实验室选用碘量法测定某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杂质SiO2、Cu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酸浸:取样m g,先将矿石粉碎,加入足量2 mol·L-1 H2SO4浸取,过滤后得到浸取液;
②除杂:先向浸取液中加入足量H2S溶液,过滤后加入足量酸性H2O2溶液氧化Fe2+(过量的H2S转化为S),再加入一定量MnO2固体除去过量的H2O2,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V mL滤液;
③定容:将滤液稀释至250 mL,取出25.00 mL于带塞子的锥形瓶中待用;
④转化:向25.00 mL溶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塞上塞子于暗处静置30 min;
⑤滴定:加入指示剂后,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1 mL;
⑥重复④⑤操作2次。已知:2S2O+I2===S4O+2I-
(1) ①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足量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②中加入足量 H2S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③中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取出25.00 mL 溶液。
(4) ⑤中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后,____________________。⑥中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5) 该磁铁矿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m、c、V1的代数式表示,需要化简)。
(6) 若滴定过程中溶液pH过低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写出导致这种误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②中过量的H2O2溶液未除去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若②中MnO2固体没有过滤除去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1. B 解析:在酸碱中和滴定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圆底烧瓶。
2. D 解析:若锥形瓶装入一定体积NaOH溶液(标准液),则滴定管内装H2SO4溶液,选用酸式滴定管。若锥形瓶中装入一定体积H2SO4溶液(待测液),则滴定管内装NaOH溶液,选用碱式滴定管。故选D。
3. C 解析: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中=1×10-8、Kw=c(H+)·c(OH-)=1×10-14,联立解得c(H+)=10-3 mol·L-1,HA溶液的pH=3;0.1 mol·L-1 BOH溶液中=1×1012、Kw=c(H+)·c(OH-)=1×10-14,联立解得c(OH-)=0.1 mol·L-1,BOH溶液的pH=13,C正确;0.1 mol·L-1 HA溶液的pH=3,则HA为弱酸,弱酸稀释时会继续电离出H+,则pH=a的HA溶液稀释10倍后,pH的变化值小于1,即pH7,B错误;HA溶液的pH=3,BOH溶液的pH=13,C正确;HA为弱酸,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H+,pH相等的HA溶液和盐酸中,H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HCl,则相同体积、相同pH的HA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Zn反应,HA产生的氢气多,D错误。
4. B 解析:强酸中c(H+)=10-a mol·L-1;强碱中c(OH-)==10-14+b mol·L-1=10-14+12-a mol·L-1=10-2-a mol·L-1。混合后pH=7,即n(H+)=n(OH-),V(碱)=102V(酸)。
5. B 解析:滴定终点,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不需要指示剂,A正确;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不需要碱式滴定管,B错误;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C正确;若滴定终止时,仰视读数,读取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所测H2C2O4浓度偏高,D正确。
6. D 解析:A、B、C正确;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D错误。
7. C 解析:锥形瓶盛放待测液,为防止有其他物质与标准液反应,所以锥形瓶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与否不会影响待测溶液物质的量,所以对实验有影响,①正确;量取待测液和标准液时都需要用相应的滴定管,不能用量筒,②错误;石蕊变色范围较大,不能作为指示剂,③错误;实验前滴定管需洗涤,防止残留物质对实验造成影响,④正确;酸式滴定管需要润洗,否则残留的蒸馏水稀释溶液,影响测定结果,⑤错误; 滴定过程中,需要同时控制活塞和振荡锥形瓶,即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⑥正确;滴定过程中,需要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⑦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为②③⑤⑦,故选C。
8. D 解析: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不能立即读数,需等到溶液颜色半分钟不再变化,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A错误;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最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待测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则测定的c(碱)偏大,B错误;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标准盐酸被稀释,浓度偏小,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则测定的c(碱)偏大,C错误;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9. A 解析:滴定管尖嘴悬有一滴标准液,导致消耗的V(NaOH)偏大,由c(盐酸)=可知,所测的盐酸浓度偏大,A正确;量筒的精确度最小为0.1 mL,B错误;NaOH溶液滴定盐酸,应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 s不变色,C错误;用10.00 mL 0.50 mol·L-1 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20.00 mL,则c(盐酸)==0.25 mol·L-1,D错误。
10. D 解析:由图像可知,30.00 mL NaOH溶液恰好中和10.00 mL盐酸,则3c(NaOH)=c(HCl),表中A、D组属此种情况,但A组中c(HCl)=0.120 0 mol·L-1,c(H+)=0.120 0 mol·L-1,pH<1,不符合图像;D组中c(HCl)=0.090 00 mol·L-1,pH>1,加入20.00 mL NaOH后溶液的c(H+)=(0.090 00 mol·L-1×0.010 00 L-0.030 00 mol·L-1×0.020 00 L)/(0.010 00 L+0.020 00 L)=1×10-2 mol·L-1,pH=-lg(1×10-2)=2,符合题意。故选D。
11. C 解析: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0.1 mol·L-1,pH>1,A错误。若V1=20,则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醋酸钠,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pH不为7,由此可知V1<20,B错误。b点溶质为等量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呈酸性,由电荷守恒可得c(Na+)+c(H+)=c(CH3COO-)+c(OH-),因c(H+)>c(OH-),则c(CH3COO-)>c(Na+),则c(CH3COO-)>c(Na+)>c(H+)>c(OH-),C正确。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增加,醋酸逐渐转变成醋酸钠,当V(NaOH)=20 mL时溶质为醋酸钠,因醋酸抑制水的电离,醋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V(NaOH)>20 mL后,溶质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随氢氧化钠的增加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错误。
12. (1) b (2)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 CD (4) 0 26.10 26.10
(5) 0.104 4 mol·L-1
(6) 当滴加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13. (1) 甲 当看到加入1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立即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2) 否 因为不知道容量瓶的规格
(3) BC
14. (1) ①A ②0.70 ③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滴入后,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3) ①18.00 ②0.072 0 (4) AC
15. (1) 增大矿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使Fe3O4完全浸出 使Fe3O4全部浸出,抑制Fe2+、Fe3+水解
(2) H2S+2Fe3+===S↓+2H++2Fe2+,
H2S+Cu2+===CuS↓+2H+
(3) 酸式滴定管
(4) 淀粉溶液 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30 s内不变色 减小误差
(5) (56cV1/m)%
(6) 偏高 2H++S2O===H2O+S↓+SO2↑ 偏高 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