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专题3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课时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专题3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课时练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7 22: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立即停止
B.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继续加入该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变
C. K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D. 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2. 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sp(FeS)=6.3×10-18,Ksp(CuS)=6.3×10-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B. 同温度下,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Ksp(FeS)变小
C.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FeS
D.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和Hg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3. 某温度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点对应的Ksp(Ag2SO4)等于c点对应的Ksp(Ag2SO4)
B. 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a点对应的溶液变为b点对应的溶液
C. 该温度下,Ksp(Ag2SO4)=1.6×10-5
D. 0.02 mol·L-1 AgNO3溶液与0.2 mol·L-1 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4. (2021·南通中学期中)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gCl的溶解量、Ksp均减小
B. AgCl的溶解量、Ksp均不变
C. AgCl的溶解量减小、Ksp不变
D. AgCl的溶解量不变、Ksp减小
5. 25 ℃时,在含有PbI2晶体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PbI2(s) Pb2+(aq)+2I-(aq),加入KI固体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PbI2质量增大
B. PbI2的溶度积常数不变
C. 溶液中Pb2+的浓度不变
D. 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
6. 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1 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③>⑤>②>①
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0.1 mol·L-1 MgCl2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②取少量①中浊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③将①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H4Cl溶液,沉淀溶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①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2+
B. ①中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
C. 实验②和③均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
D. NH4Cl溶液中的NH可能是④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8. 已知Ca(OH)2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OH)2(s) Ca2+(aq)+2OH-(aq) 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粉末能增大Ca2+浓度 ③恒温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④加热溶液,溶液的pH升高 ⑤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
A. ①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⑤⑥
9. 除了酸以外,某些盐也能溶解沉淀。利用下表三种试剂进行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分散质 Mg(OH)2 HCl NH4Cl
备注 悬浊液 1 mol·L-1 1 mol·L-1
A. 向①中加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物质的“不溶性”是相对的
B. 分别向少量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等体积②③均能快速彻底溶解
C. 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Mg(OH)2(s)+2NH(aq) Mg2+(aq)+2NH3·H2O(aq)
D. 向①中加入②,c(OH-)减小,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10. 已知25 ℃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 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 Ksp(AgI)11. CaSO4有很多用途,如制豆腐就用到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4)。CaSO4微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形成CaSO4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CaSO4(s) Ca2+(aq)+SO(aq),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能使溶液中c(Ca2+)增大的是(  )
A. 降温   B. 加入CaSO4
C. 加入BaCl2   D. 加水
12.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Ksp[Cu(OH)2]B. d点代表的溶液中Fe(OH)3已过饱和、Cu(OH)2未饱和
C.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 b、c两点代表的Fe(OH)3、Cu(OH)2溶解度相等
13. 根据题目提供的溶度积数据进行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 t ℃时,在Ca(NO3)2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后过滤,若测得滤液中c(CO)=10-3 mol·L-1,则Ca2+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填“是”或“否”)。[已知c(Ca2+)≤10-5 mol·L-1时可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
(2) 已知25 ℃时,Ksp[Mg(OH)2]=5.6×10-12;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
pH <8.0 8.0~9.6 >9.6
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5℃时,在Mg(OH)2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
(3) 向50 mL 0.018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盐酸,生成沉淀。已知该温度下AgCl的Ksp=1.0×10-10,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请计算:
①完全沉淀后,溶液中c(Ag+)=________________。
②完全沉淀后,溶液的pH=________。
③如果向完全沉淀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0 mL 0.001 mol·L-1盐酸,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填“是”或“否”)。
14. 已知25 ℃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Ksp(AgI)=8.5×10-17。
(1) 25 ℃时,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中,c(Cl-)=________________,向其中加入NaCl固体,溶解平衡________,溶度积常数________。
(2) 25 ℃时,氯化银的饱和溶液和铬酸银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________更难溶。
(3) 25 ℃时,取一定量含有I-、C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和AgI同时沉淀时,溶液中=________。
(4) 将等体积的4×10-3 mol·L-1 AgNO3溶液和4×10-3 mol·L-1 K2CrO4溶液混合,________(填“有”或“没有”)Ag2CrO4沉淀产生。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1. B 解析: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同,A错误;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已经达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限度,溶液为饱和溶液,再加入该难溶电解质会以沉淀的形式存在,对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无影响,B正确;K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C错误;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因为在NaCl溶液中氯离子对氯化银的溶解起到抑制作用,D错误。
2. D 解析:由于FeS的Ksp大,且FeS与CuS的Ksp表达式是相同类型的,因此FeS的溶解度比CuS的大,A错误; Ksp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它只与温度有关,B错误;先达到CuS的Ksp,先出现CuS沉淀,C错误;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3. B 解析:温度恒定时,曲线上任意点的Ksp都相等,A正确;a点对应Ag2SO4的不饱和溶液,但蒸发可以使溶液中的c(Ag+)、c(SO)都变大,故不能实现由a点对应的溶液变到b点对应的溶液,B错误;由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知:Ksp(Ag2SO4)=c2(Ag+)·c(SO)=(1×10-2)2×16×10-2=1.6×10-5,C正确;0.02 mol·L-1的AgNO3溶液与0.2 mol·L-1 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2(Ag+)·c(SO)=0.012×0.1=1×10-54. C 解析:在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当加入少量稀盐酸时,c(Cl-)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溶解的氯化银质量减小;AgCl的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AgCl的Ksp不变,C正确。
5. C 解析:加入少量 KI 固体,I-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 PbI2质量增大,A正确;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 Ksp 不变,B正确;加入少量KI固体,I-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Pb2+的浓度减小,C错误;加入少量KI固体,I-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D正确。
6. B 解析:AgCl(s) Ag+(aq)+Cl-(aq),由于c(Ag+)·c(Cl-)=Ksp,溶液中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①c(Cl-)=0.01 mol·L-1;②c(Cl-)=0.04 mol·L-1;③c(Cl-)=0.03 mol·L-1;④c(Ag+)=c(Cl-)=0 mol·L-1;⑤c(Ag+)=0.05 mol·L-1。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7. C 解析:将①中所得浊液氢氧化镁过滤,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s) Mg2+(aq)+2OH-(aq),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2+,A、B正确;实验②中是因为剩余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不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C错误;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加氯化铵,铵根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沉淀溶解,D正确。
8. A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①正确;加入Na2CO3粉末,CO会与Ca2+结合生成更难溶的CaCO3,Ca2+浓度减小,②错误;恒温条件下,Ksp不变,加入CaO后,虽然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但溶液仍为Ca(OH)2的饱和溶液,Ca2+和OH-的浓度都不变,pH不变,③错误;加热溶液,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OH-浓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④错误;加入Na2CO3溶液,该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OH)2固体转化为CaCO3固体,固体质量增加,⑤正确;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OH)2固体质量增加,⑥错误。
9. B 解析:Mg(OH)2是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有少量的溶解,而且电离出OH-,溶液显弱碱性,所以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A正确。Mg(OH)2 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反应较快;Mg(OH)2沉淀电离出来的OH-与NH4Cl电离的铵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反应较慢,B错误。NH能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生成弱电解质NH3·H2O,所以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Mg(OH)2(s)+2NH(aq) Mg2+(aq)+2NH3·H2O(aq),C正确。在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所以向①中加入②,c(OH-)减小,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
10. D 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无关,由于温度不变,所以AgCl的Ksp不变,A错误;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Ag++Cl-===AgCl↓,由于加入的两种溶液的浓度及体积未知,不知道是否恰好反应,因此不能确定反应后的溶液中c(Ag+)和c(Cl-)大小关系,B错误;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Qc=c(Ag+)·c(Cl-)=Ksp时,达到溶解平衡,没有AgCl沉淀析出,只有当c(Ag+)·c(Cl-)>Ksp时,才会有AgCl沉淀析出,C错误;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11. C 解析:降温会使CaSO4的溶解平衡左移,溶液中c(Ca2+)减小,A错误;加入CaSO4,因为原混合物为CaSO4的饱和溶液,所以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因而c(Ca2+)不变,B错误;加入BaCl2,Ba2+会与SO结合生成BaSO4沉淀,使CaSO4的溶解平衡右移,c(Ca2+)增大,C正确;加水,会促进CaSO4的溶解,但是c(Ca2+)减小,D错误。
12. B 解析:对于Fe(OH)3,Ksp[Fe(OH)3]=c(Fe3+)·c3(OH-),对于Cu(OH)2,Ksp[Cu(OH)2]=c(Cu2+)·c2(OH-),当控制金属阳离子浓度相同时,根据图像,Fe3+溶液的pH小于Cu2+溶液的pH,说明前者溶液中c(OH-)小于后者,所以Ksp[Cu(OH)2]>Ksp[Fe(OH)3],A错误;d点溶液中,c(Fe3+)大于该pH下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c(Fe3+),则Q>Ksp[Fe(OH)3],说明Fe(OH)3已过饱和,同理,c(Cu2+)小于该pH下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c(Cu2+),则Q13. (1) 是 (2) 蓝色
(3) ①1.0×10-7 mol·L-1 ②2 ③否
14. (1) 1.3×10-5mol·L-1 左移 不变
(2) Ag2CrO4>AgCl AgCl
(3) 4.7×10-7 (4)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