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8 12: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抓住有关描述潮水的词句,结合重点词语生活实际,图片内容等方法来想象画面,从而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并鼓励学生把自我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潮来时潮水声音变化的语句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语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气势,从而深切体会到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的原因。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 朗读感悟 想象画面 交流探讨 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听写词语,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2.问题切入:“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二、品读课文,想象交流
1.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圈画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2.引导交流,感悟潮来前江面的平静。
(1)理解关键词“横卧”,交流,展开想象谈感受,感悟潮来前江面的宽阔、平静;
(2)结合文中描述的几种景物,想象画面,感受潮来前江面的静谧、美好。
(3)多媒体展示潮来前江面的情景。
(4)体会人们等待大潮到来时的急切心情。
3.想象交流,感悟潮来时大潮的气势。
(1)回顾潮来时作者的叙述顺序,找到表示顺序的词句。
(2)自主阅读完成表格,整体感受潮来时的过程。
(3)重点句子的交流,感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播放视频,直观感受大潮磅礴的气势。
(5)渗透阅读,写作方法。
(6)借助表格内容练习试着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4.略读潮后,感受大潮气势犹在。
(1)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2)理解“霎时,过了好久”的意思,体会潮去后大潮的气势犹在。
三、拓展延伸,了解历史
1.出示古代3位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齐读。
2.出示小资料:钱塘江观潮的历史,齐读。
3.总结: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四、解决问题,回归主题
1.解决问题“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学习,找到更多不同答案。
五、小结全文,总结方法
六、课后练习,积累运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小练笔:做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潮来前 风平浪静
观潮 潮来时 雄伟壮观 天下奇观
潮去后 余波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