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狗学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等5个多音字。
2. 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3. 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4. 能尝试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教学重点:
1. 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2. 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尝试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导入。
2.明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之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二、初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
通过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的方式来学习生字词及多音字。
3.用抓关键词的方法,采用填空式了解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读课文,读通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三、品读
1.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小狗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狗的委屈、可怜、无奈。),思考:从小狗与人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人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以及狗的委屈、可怜、无奈。)
2.自由读10-24自然段,然后在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小公鸡和小狗之间的对话,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思考:小公鸡对小狗的态度是怎样的?结果怎样?分角色朗读小狗与动物之间的对话。
3.先自由读第25-37自然段,指名朗读小狗与杜鹃之间的对话。思考:杜鹃对小狗的态度是怎样的?它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4.再次默读1-37自然段,思考:小狗在学习叫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遇到他们都会发生些什么?是的,小狗在学叫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点击)出现的遇到的动物小公鸡、狐狸、杜鹃和猎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狗的委屈、可怜、无奈。为后续更好地感悟角色,猜想故事、预测情节埋下伏笔。)
四、小结
1.展开想象,预测结局。
课文出示了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想象,给这条狗规划一个完整的结局,根据故事的情节和小狗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对话的写法预测一下这个结局。
小组合作要求:①挑选一种结局进行预测。
②讨论本组如何进行预测,记录预测依据。
③分角色进行预测并记录。
小结:第三种结局同样体现了童话的反复特点,情节的反复就是我们预测的一个依据。
(设计意图:故事的结尾有好多种可能,思维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是根据逻辑推测,顺向或者逆向的思维都是值得肯定的。通过小组合作,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2.对比原文,交流体验
教师读原文的三种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听后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与原文对比,感受不同,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和运用预測策略的能力。)
五、练一练
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你也可以为此文加上第四种结局,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给这条狗规划一个完整的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用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三种结局的展示,为学生续编结局引领了方向,教会了如何续编故事的正确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续编故事,感受预测故事的快乐。】
六、拓展
阅读主题丛书《月光下的小汽车》,边读边预测:
1.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2.月光下的小汽车会是什么样子?和你预测的一样吗?
(设计意图:引用“语文主题丛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去拓展阅读,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朗读、预测童话故事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爱读书、乐读书的兴趣)
七、课后作业
选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